沿工事,此刻却只用了十五秒左右。 如此短暂的时间,前一刻还被炮轰笼罩的鬼子,依旧沉浸在独立团猛烈的炮火之中,炮火的回音似乎还在山林间回荡,他们甚至下意识的以为,炮轰还没有结束。 日军在山体构筑的三线防御工事所用的战壕,每条战壕相隔三十米左右,近乎环形的战壕,曲线长度超过两百米,周边还配合着一些散兵坑,半地下机枪工事,和相互连接的坑道。 三支作战大组,和尚率领的第一作战大组,负责鬼子重点防守的一线防御工事。 一排长率领的第二作战大组,负责日军的第二道防御工事。 二排长率领的第三作战小组,则是负责鬼子的最后一道防御工事。 按照战斗前和尚下达的作战安排,考虑到日军的第三线工事离得最远,第三作战小组要赶到三线防御工事,这其中有一个时间差。谷蓂 所以,当第三作战小组的枪声响起之后,第二作战小组和第一作战小组,才能紧接着发起进攻。 而在这之前的短暂时间内,第一第二作战小组的战士们,会像一条长龙一般甩直尾巴,将各支战术小组分开排列在鬼子战壕的外围。 以确保对战壕里的鬼子突然开启的打击,可以全面、同时地进行。 夜,十一点零五分四十六秒。 在二排长的率领下,警卫连第三作战大组,迅速抵达鬼子构筑的三线防御工事的战壕外侧。 各战术作战小组迅速就位之后,战斗一触即发。 战术作战小组的投弹手,率先扯掉燃烧弹的引线,接着将燃烧弹丢进战壕。 这燃烧弹自然是独立团修械所的杰作,利用燃烧瓶的原理,少量的炸药加上大量的燃烧剂,外加上一道简单的发火引信,燃烧弹投掷出去之后,炸药爆炸,将燃烧剂抛散到四面八方,接着引发大火。 再加上这些燃烧剂的燃烧温度高,附着能力强。 不管是土面、枪械还是人体,粘着就着火,炸药抛洒过后,还一烧一大片。 迅速就位的投弹手战士们,这一下子就丢下去十五六支燃烧弹,在两百多米的环形战壕里爆炸后,燃烧剂迅速燃烧起来。 突如其来的进攻,迅速燃烧起来的火焰,很快波及到战壕里的一些鬼子。 仅凭这些火焰,自然不能立马将鬼子杀死,鬼子若是有时间,甚至可以利用周围的土壤将身上的火焰扑灭。 但战士们想要的,不过是借助燃烧弹的火焰,迅速地探查清楚,黑夜下战壕里的鬼子所在的位置罢了。 迅速燃烧起来的十几处火焰,驱散了战壕里的黑暗。 战士们一眼扫过去,可以看到这些鬼子才从炮弹的轰鸣声中回神,正从猫耳洞工事中爬出来,一个个正要往战壕的侧面匍匐呢! 这迅速映入眼帘的大片的鬼子,直接刺激了战士们的神经,散弹枪手哪会犹豫,燃烧弹的火焰照亮了战壕,黑影绰绰下,手持双管散弹枪的战士直接开火。 砰—— 砰—— 这比起步枪的声响来说,格外暴烈的枪声骤然响起。 像是小口径的炸弹在枪口炸响。 当初研制着散弹枪的时候,修械所的军工战士们表示,散弹枪的装弹效率太低,近距离作战中打上一枪,根本来不及换上第二发弹丸,所以就发明了这双管散弹枪,算是增大了散弹枪的容弹量。 出现在战壕里的鬼子数量较为密集,用近距离喷射的散弹枪再合适不过,散弹枪手突然开火,喷出的大量的弹丸,像是泼墨一般打出。 迎面的鬼子,甭管是一个两个,还是三个四个,甚至是七个八个,闻声即中,闻声即倒。 高速射出的弹丸,密密麻麻地镶嵌在被打中的鬼子的肉体里,有的是门面,有的是胸口,还有的是腹部,乍一看,简直像是人形马蜂窝。 被散弹枪命中的鬼子,在栽倒之后,倒是没有立即死亡,可遭受的痛苦却比直接死亡更加的恐怖。 感受着被弹丸打成满蜂窝的局部躯体,一阵一阵传来的剧痛,很快便会剥夺掉鬼子最后的生机。 就算是没死,鬼子基本上也丧失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这正是散弹枪作为近战之王的恐怖所在。 近距离作战中,弹丸的覆盖面积大,命中率高,致死率强。 如此近距离的泼墨打击,更是可以直接拉平战士们与鬼子的军事素养差距。 就算是一个才训练不久的民兵,照样可以一枪下去,撂倒四五个鬼子。 特别是眼前的作战环境,简直再没有比这更为适用的情况了。 鬼子就在战壕里猫着,才从各处猫耳洞防炮工事里爬出来,燃烧弹的照明下,将战壕里鬼子的分布照的是一清二楚。 贴近的打击,散弹枪射手就在战壕的顶端站着,离了战壕里的鬼子绝对不会超过五米。 一枪喷射下去,但凡是被散弹枪的弹丸散射面积覆盖的鬼子,没有能幸免的。 先后喷射的散弹枪可不止一把,每把双管散弹枪有两发弹药,能够连开两枪,负责对付鬼子每一线战壕工事的有十五支战术小组,共有十五把散弹枪,这就是三十发散弹枪的弹药。 砰砰—— 战术小组的散弹枪战士们,以散弹枪近距离喷射战壕内的鬼子的时候,其他的小组成员可还没有闲着,投过燃烧弹的投弹手,紧接着开始投掷腰上挂着的手榴弹。 迅速丢完手榴弹之后,直接拔出腰间的驳壳枪,充当手枪手。 左右手各持一把驳壳枪的手枪手,以连续的射击补充火力,消灭战壕内的鬼子。 散弹枪的两发弹药打空之后,散弹枪射手毫不犹豫地暂时丢弃散弹枪,直接拔出腰间的两把提前压过子弹的驳壳枪,顺势蹭开保险。 两把手枪在从腰间拔出,利用皮带、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