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系束水流域,山势陡峭,落差很大。 而南麓坡度较小,主要是黄河流域,低矮平缓,由于山上河水的下切,形成了大面积的台塬地貌。 这台塬地貌非常奇特,不像平原那么坦荡平平,也不是崖壁那么遮遮掩掩。 由于流水冲击的原因,形成了四边陡峭,顶上较平的独特地势。 换而言之,倒是有点儿像当初山崎大队覆灭的地区——李家坡山岗的情况。 老鬼子内田信也的临时随军大队指挥部,跟随在内田大队的中后方。 在四团中线主力后撤之后,内田信也下令继续追击,内田大队主力又向前推进了两百多米。 接着前沿观察哨就把消息传来: “大队长阁下,前方再次遭到八路军部队的阻击,他们占据了高坡固守,似乎要在这里和咱们展开决战。” “纳尼?” 内田信也多少有些诧异。 尽管他也很清楚,这八路军继续后撤下去,迟早会被自己逼迫到黄河北岸背水一战。 多半不会使自己至于险地,而会在抵达黄河北岸之前展开反击。 但是,这八路的反击所来之快,却出乎了内田信也的预料。 登上前方观察哨的某处高地之后,内田信也举起望远镜,朝着不远处耸起的顶部平,四周陡峭的高地望去。 随即便发现眼前这处高地的地势之独特。 “中部隆起的高地足有几十米高,东西南三面都是相当陡峭的崖壁,主力部队根本无法从上面展开进攻。” “只有我们正对着的北面坡度较缓,但抵达高地的缓坡明显有些狭窄。如此看来,即便是发起进攻,我军也只能以一个中队一个中队的规模展开。” 分析到这里,内田信也的嘴角挂起了笑容。 “有点儿意思,如此一来,八路坚守眼前的高地,即便我军更多援兵抵达,由于北面缓坡狭窄,八路可以在顶面上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展开反攻。” “对方的八路军指挥官的确是个战术的高手。” 一旁的鬼子参谋则是出于谨慎地分析了一句: “大队长阁下,眼前的高地对于八路军而言,的确是易守难攻的绝佳天险地势,但是一旦咱们堵住北向的缓坡,八路岂不是会被困死在高地上?” “所以我猜测或许在东西南某个方向,肯定有撤离的小路,是八路提前为自己准备好的退路。” “另外,八路为何突然坚守眼前的高地,不再后撤?” “会不会是个陷阱?他们是想借助眼前的高地固守,等待左右翼阵地的八路将我军彻底合围?” 内田信也问道:“你的意思是,八路的目的并不在于眼前的反扫荡作战,而是想一举覆灭我关东军大队?” 鬼子参谋并不否认地点了点头。 内田信也笑了,“你的担心未免多余,八路各方部队正在不同的方向阻击我军扫荡部队的推进。 八路眼前的战线近似一条直线,而眼前我们是率先突破了一个点。 难道八路可以放弃其他方向的防守阵地而不顾,来合围覆灭我部不成?” 分析到这里,内田信也的嘴角满是讽刺。 “果真如此的话,八路就正中了我的计策。” “一旦我部推进,将八路整条防御战线上的兵力吸引过来,合围我部。 那么从更外围的方向来讲,我军扫荡主力,完全可以借助我部拖住八路军主力,再次形成大合围。” “如此一来,八路主力虽然包围了我部,我大日本帝国部队同样可以从更外围将整个八路主力团团围困。” “届时我部再以中间开花战术向外突进,联合外部主力前后夹击。” “你觉得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八路还能有活路不成?” 信誓旦旦的内田信也分析的其实非常精妙。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 内田大队可以顶住独立四团的围攻,坚持到日军扫荡主力将独立四团从外部再次合围。 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从不缺乏与敌拼杀之勇气的老鬼子内田信也,对此信心十足。 “两个小时,最多只需要坚守两个小时,区区八路军部队而已,简直太过轻松。” 内田信也继续道:“所以接下来,哪怕是将计就计,让八路相信我们的确是中了他们的圈套,我内田大队的确是来送死来了。 我部也该立刻向眼前八路驻守的高地展开进攻。” “通知前方部队,配合侦察部队突进,摸清状况之后,立刻确定进攻部署。” “嗨!” …… “团长,日军的侦察部队和前方部队已经尝试进攻了。” “咱们就在这无名坡高地上摆了一个连,这兵力会不会太少了些?” 四团临时指挥部。 有干部忧心忡忡地说道。 王怀宝对此却是信心十足,“足够了,咱们在这高地上摆的一个连,不是为了消灭敌人,而是为了将日军阻击在高地北坡下面。” 眼前的作战情形似乎似曾相识。 这让王怀宝想起了当初覆灭山崎大队的战局。 “你们还记得在前年年底,百团大战结束之后,日军山崎大队误打误撞摸到咱们兵工厂所在的一线天的战斗吧?” 干部们纷纷点头,也想起了当时覆灭山崎大队的情形。 王怀宝道:“当时咱们老团长有先见之明,提前派了警卫连,由和尚带队过去。” “后来,和尚先是率领警卫连炸了一线天。 接着把鬼子引到李家坡。 在李家坡高地上,和尚一个连,硬生生的挡住了山崎大队几个小时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