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1043 战车歼灭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43 战车歼灭战(1 / 3)

日军南治战车旅团与八路军的装甲部队的交锋,最终的战局走向出乎了各方的预料。

小鬼子是很有一些谨慎严密在身上的。

当初先是一支队的所谓装甲兵团,在鬼子的眼皮子底下迅速的崛起,随后在奇袭大同,又打穿鲁西鲁中的作战中,八路军的这支装甲部队也是彻底的暴露在了日军的视野之中。

鬼子对于八路军的这支装甲部队也做了相当详尽的情报侦查。

并判断出了八路军的这支所谓机动部队大概拥有的机械化作战车辆的数量,以及车辆的种类,配属的火炮强度等等。

只是,出于中日战争爆发以来,八路军在装备水平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劲。

鬼子先入为主的认为,这支所谓的八路军机动部队装甲作战车辆是有限的,也只敢进行一些小偷小摸的袭扰行动罢了。

大同被奇袭,是因为这支部队打了26师团一个措手不及,趁着26师团主力南下之际发起的突袭。

至于鲁中鲁西被打穿,也是因为鲁中鲁西一带并没有什么日军的装甲精锐。

这才让八路军的这支机动部队猖狂了一路。

不少日军军官们傲慢的认为,一旦八路军的这支所谓机动部队,所谓装甲作战部队,与大日本帝国的战车部队撞上,顷刻间就会被摧毁。

绝不可能有第二种结果。

日军终究是低估了八路军这两年来在装备水平上飞速的发展。

更低估了八路军太行直属的快速反应部队,尤其是精锐装甲部队迅速积累的战斗力。

鬼子哪里会知道,八路军这大半年以来,尤其是一支队,还有李云龙率领的新二团,一直在重点打造精锐装甲部队。

为此,在根据地展开的装甲兵训练是如火如荼。

所有的装甲兵成员都是从一支队,从新二团,从新一团甚至是整个太行八路军部队里面抽调出来的精锐老兵。

基本上还都是有文化底蕴的。

有不少老兵是从一支队开设的一些文化课学习班毕业。

在随后的训练中,大家对于装甲兵作战的理论掌握的也是相当迅速。

至于实际的装甲兵训练,孔捷更是下足了血本,根本就不玩那些什么花里胡哨的。

大家训练的环境比当初中央军训练装甲兵部队的时候还要好得多。

战士们可以直接拿训练坦克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为了早日掌握扎实的装甲兵作战经验,将士们甚至是吃喝拉撒都不离坦克附近。

大家争分夺秒的增强驾驶坦克的经验,同时训练各种协同战术,比如步坦协同战术,炮坦协同战术,以及坦克与坦克,坦克与机动部队之间的各类协同战术。

从这个角度甚至可以说,将士们等着眼下与鬼子的精锐装甲部队作战的机会,不知道等了多久了。

双方的决战爆发之后,将士们是卯足了力气。

这么多年一直被鬼子的坦克欺负。

现在终于是风水轮流转了。

改装的战车,增强的火炮,熟练的驾驶技术,精湛的协同战术。

将士们驾驶着属于八路军自己的各式战车与装甲车辆,在蒙西地区平坦开阔的高原地形上纵情的驰骋征战。

……

“第五中队告急,请求火速增援!”

“第六轻型战车中队请求战术指导!”

“第一战车搜索大队遭到八路军装甲主力的进攻,已是伤亡惨重。”

“长官!”

“长官……”

一道道糟糕的消息接踵而至,老鬼子南南治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堂堂大日本帝国的战车旅团呀!

与八路军这样一支,曾经还是叫花子一般队伍的装甲部队的交锋之日,竟是一触即溃。

兵败如同山倒!

一切来的让老鬼子南治猝不及防。

此时,整个南治战车集群的兵力并非集中一处,往前推的整整六日时间里,在一路追击那些袭扰的八路军小股装甲兵部队的过程中。

日军的战车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被牵着鼻子分散开。

等到南治察觉的时候为时已晚。

该死的八路又在战斗爆发之后,第一时间掐断了南治战车集群联系各个分部战车的运输队。

彻底断绝了日军战车的燃油供应。

当八路军一方改装的战车,以及凶猛的火炮实力彻底展开之后,被打的几乎抬不起头来的小鬼子们意识到形势的逆转,倒也老老实实的开始撤退。

原本不可一世的追击者,很快就成了狼狈的,慌不择路的逃窜者。

只是随即的情形与日军追击八路军方装甲部队的情形并不相同。

鬼子追击八路军逃窜的装甲部队的时候,八路军一方的装甲部队跑得飞快,还能时不时的在沿途设下陷阱坑小鬼子一把。

眼下,双方的角色对调过来之后。

在八路军一方的装甲车辆火速追击之中,日军一方燃油几乎快要耗尽的各战车,很快便在不断的撤退之中,将最后的燃油消耗见底。

“中队长阁下,我们的战车快要没有燃油了!!!”

还在逃亡途中,这糟糕的消息传来。

那带队的日军中型战车中队的鬼子中队长,立在一辆九七改中型指挥战车的顶部,回首就能看见不远处依旧在追击的八路军方的战车。

他意识到不妙。

往前推了整整六日的时间,帝国的战车一路追击八路军方逃窜的装甲车辆,追击的太过深入了。

战线一口气拉了甚至几百公里。

整个蒙西地区又多是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形,特别适合战车部队作战。

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