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奋斗在盛唐> 第895章:琉璃与玻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5章:琉璃与玻璃(2 / 2)

鬼了呢。

中国的玻璃器皿也是一样,纯碱、石英砂子和石灰石在中国都能找到。

但是,中国的石英砂和西方的石英砂有很大不同。

中国的石英砂大多是陆相沉积,其纯度在九成左右。而西方的石英砂大多是海相沉积,其纯度在九成九以上。

这样,同样的技术造出来的玻璃,中国的就远不如西方的晶莹剔透。而失去了晶莹剔透这个优势,中国产的玻璃,就竞争不过五彩斑斓的琉璃了。

之所以,当初大月氏商人能造出五彩玻璃,而后来却造不出来,可能是,他们偶然间得到了一些纯度极高的石英砂,后来却再也找不着了。

现在,崔耕要解决的就是原料的问题。

石灰石自不必谈,到处都有。

碱也好说,草木灰水可代替。另外,邓州桐柏县是中国最大的天然碱产地,去长安东西市上找找,应该有卖的。实在不行,派人去邓州走一趟也就是了。

关键是海相沉积的石英砂。

崔耕

知道两个产地,一个是北戴河附近,一个是海南岛附近。找海相石英砂倒是不怎么困难,只要找那种纯白的沙滩就成。

北戴河知道具体位置,按说是最佳选择。可惜现在,同俄特勤和阙特勤正在大战,不断有突厥的散兵游勇进入大唐境内,北戴河附近道路不靖,不是一条良好的商道。

那也就只能打海南岛的主意了。从长安到海南岛距离颇远,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也得七日左右。从海南岛大规模的运石英砂回来,没有两个月根本不可能。再加上找石英砂的时间,这事儿起码得三个月。

……

……

崔耕刚把人派去海南岛没几天,王元宝又急急忙忙地找到了他,道:“大哥,您的玻璃,能不能早点制出来啊?”

“嗯?怎么了?你们杨家难道就没有琉璃的存货?支撑个一年半载的,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本来是有存货的,但是,存货都是在长安城。就在我们发现配方不见之前,那批存货已经人买走了。杨家现存的琉璃,仅仅能用不到两个月了。”

崔耕眉头耸动,摸着下巴道:“这个临淄王,还真是算无遗策啊。他把琉璃买走,杨家又没有新的琉璃填充。时间长了,杨家的销售网络,不就全被他接收了吗?”

“谁说不是呢?还请大哥快想想办法啊。”

“对了,杨崇义家吹琉璃的工匠怎么样了?有没有被拐走?”

王元宝苦笑道:“大哥神机妙算,有三个人偷偷逃走了。”

“还好,咱们剩下三个能吹制玻璃的工匠,至少在吹玻璃上,咱们不吃亏。”崔耕沉吟道:“看来,现在这事儿的关键,就在于在一个多月内,把玻璃造出来了……但是,该到哪去找合适的石英砂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