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木材生产,分为五道工序,伐木、打枝、集材、装车、清林。
以前是纯人工伐木,锯手使用锉的十分锋利的弯把子锯或者大肚子锯。
六十年代中期,全局开始推广使用油锯,一般使用的就是国产的051型油锯。
盛希平曾经听父亲提起过,刚开始用油锯的时候,那些老锯手使不惯。
于是就在伐木的时候,把油锯打着火,用一根细绳把锯机的油门拉筋拴好固定。
让油锯以不大不小的声音叫唤着,然后锯手依旧用弯把子锯伐大树。
后来领导深入现场考察新技术推广情况的时候,才发现了这里面的秘密。
之后,领导要求,必须要使用油锯,并且安排人检查。
无奈之下,这些老锯手才开始接受新技术。
当年的那一批老锯手,现在差不多都跟盛连成那个岁数了。
有的已经升职,成了工队长、生产调度、生产场长,也有的已经从事清闲点儿的工种。
比如说看拖拉机库、给工队烧炉子烧炕等,再不然,就是提前退休。
如今林场的伐木工,多数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前川林场目前有集材拖拉机四台、绞盘机两台。
按照每个工队配两台集材拖拉机、一台绞盘机的话,目前四个工队根本不够分。
所以只能一部分采取流水作业,一部分采取归楞作业。
知青队不属于正式编制,只能是编外补充人员。
往年,知青人少,都是混编入其他工队,有老手带着干活。
今年不一样,知青队人太多了,只能单独成立工队,就跟以前的外委承包一样,独立核算,干的多挣的多。
正式工队的机械都不够用,自然就轮不到知青队。
林场只给知青队配备了一台油锯伐木,其余的集材、归楞等,全都是人工。
伐木工人,也就是油锯手,都需要经过培训考核。
合格的人,取得相应资质后,才可以上岗作业。
尽管盛希平等人都会操作油锯,但他们不是林场正式职工,也没有取得相关资质,是不可以操作油锯伐木的,必须林场配备锯手。
可盛希平怎么也没想到,林场给知青队配备的锯手,竟然是李大壮。
这人干活,跟他爹一样,也是出了名的能磨洋工。
按照正常的生产程序,伐木工要根据生产股给出的伐区作业示意图,按划定的集材主道逐步推进,与其他工序必须保持七十米的安全距离。
这就要求,伐木工要比其他工序提前三天进入山场作业,才能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
可是李大壮这人干活,真的是不太好。
干一会儿活,就坐下来抽烟儿,要不然就是跟别人聊天。
三天的工夫,作业区刚刚采伐出没多远,照着他这么干活的话,今年知青队还怎么挣钱啊?
“希平,这怎么办?
李大壮干活磨洋工,照他这么干的话,再有三天,能留出安全距离就算不错了。
这个工作进度太慢了,咱们挣不着钱啊。”
王建设、陈维国等人,找到了盛希平,商议对策。
“我感觉,他就是故意的,故意慢腾腾干活,让咱们没法快点儿进行下个工序。”
王建设瞥了眼远处又坐下来抽烟的李大壮,小声在盛希平耳边嘀咕。
盛希平当然明白,李大壮这是故意找事儿。
估计是李大壮猜出来,他家炕被鼓了的元凶是谁,但是他没证据。
所以就用这个办法,给知青队添堵,让知青队挣不着钱。
其实,锯手比其他工种危险,挣的工资实际上不比其他工种高。
但是锯手有个优势,就是时间自由。
有的锯手会把几天的采伐量一起都干出来,然后腾出时间,多休息或者干别的,比如说打猎之类。
工队里,最容易闹矛盾的就是锯手和拖拉机手。
很多时候,锯手经常会多伐木头,一下子就锯够拖拉机好几天的工作量。
然后锯手走了,或是打猎,或是去林子里用炮绑在松树上崩松子,也就是搞副业挣钱。
而拖拉机这边呢,则是要把锯手伐倒的树全部拖出来。
万一赶上这中间下大雪的话,山里雪大,一场雪过后,沟满壕平,根本就看不出伐倒的木头在哪里,很容易就漏掉。
一旦漏掉了木头,等明年雪化的时候,验收不过关,就得扣拖拉机司机的工资。
所以,拖拉机司机和锯手,经常会因为这些闹矛盾,甚至打起来。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锯手干活速度很快。
李大壮能通过锯手的考核,就证明他的技术是过关的,然而此刻他干活这么慢,很明显就是故意的。
“这才刚刚开始,不好跟他闹。
这样,你跟军子一起,都给李大壮当助手。
你试着催他干活,让他快一点儿。
要是他还这么磨洋工,我就去找生产调度,让他换人。”
盛希平暂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关键是他们这些人都没有锯手资格,场里不会让他们伐木,只能给锯手当助手。
王建设也没招儿,只能照着盛希平说的去办。
于是,王建设跟张志军俩人,一起给李大壮当助手。
一般伐木,都是由锯手和助手两人搭档。
伐木工在伐“迎门树”的时候,助手要根据树倒的方向,先在“应伐木”的反方向两侧各四十五度角,用斧子打出两条三米长一米宽的安全道。
以备树“叫楂”的时候,两人能及时撤到安全距离之外。
同时,锯手的助手,进山时还要负责背油锯,拿混合汽油、零件等工作。
树放倒之后,助手还要根据树种,进行打枝作业。
等到冬季大雪没过人的大腿叉之后,工队还会再给锯手安排一个“撮树根”的人。
就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