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
趁着潘晓志沉默的间隙,罗长辉连忙接话道:“目前我们研究所正在全力研究5纳米芯片工艺,只是在某些技术上很存在些欠缺,要是徐院能去给我们指导下情况应该能好很多。”心里很想要让徐昀继续负责光电技术研究所光刻机项目。
“你不是觉得徐昀很快会放弃医药和基因工程,那等他回来再说这事吧。”
侯盛昌端起茶杯嘴角噙着笑容看向罗长辉,有种要把人心里看毛的感觉。
罗长辉刚才说是那样说,可真正去思考这个问题他反倒不敢肯定了。
如果换做他或者院里其他人,在事业巅峰期的时候突然迈入全新的领域,并且要从头开始学习搞论文研究参与项目。
恐怕大家都很难做到。
哪怕真有人这么选,极大概率也不会在新领域做出惊人的成就。
偏偏徐昀就是那最大的变数。
每次想到徐昀在项目研究中所带来的奇迹,就仿佛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
关键徐昀还有着相同的例子。
将潘晓志和罗长辉两人的神情变化看在眼里,侯盛昌随即放下茶杯,突然语重心长的说道:“徐昀是难得一见的人才,他帮助院里解决了很多难题让我们的科技层次有了大幅度提升,但不要忘记你们也是科学院最优秀的院士。”
“如果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某个人身上,那还需要其他人做什么。”
“永远记住每个项目的成功背后,都缺少不了整个团队的辛勤付出。”
侯盛昌这番话无疑是让人振聋发聩,潘晓志和罗长辉听后只觉得内心羞愧。
在徐昀没有入职科学院前,他们也都是国家重点项目的负责人。
学科带头人。
在国产量子计算机和极紫外光刻机研究上,不断突破原有技术向着全球领先进发。
后来徐昀研究出极紫外光刻机和祖冲之三号,让他们下意识把希望全放在了徐昀身上,以至于都忽略了自身拥有的责任。
想清楚这点后,两人明显反应了过来,纷纷开口向侯盛昌表态。
“院长你说的对,我们两个老人不能把压力全放在徐昀的身上,就算没有徐昀的我们也会全力搞好项目。”
“没错院长。”
侯盛昌看着两人的表现,脸上虽波澜不惊,心里却暗自松了口气。
想着总算暂时解决了徐昀这次的事情。
不过考虑到眼下这两个重点项目的情况,最后他还是多提了两句。
“虽说徐昀目前在京州市学习新知识,但也不是没有半点时间,你们如果在项目上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技术性问题,可以去找徐昀互相交流。”
侯盛昌这句话无疑又给了两人一个惊喜,原本阴霾的情绪瞬间消散。
接下来的时间,侯盛昌目送潘晓志和罗长辉离开。
直到身影彻底从视野中消失,才听他有些感慨的自言自语道:“你会再一次创造奇迹让大家震惊吗,还真是令人期待啊!”
……
……
对于科学院方面召开的会议内容徐昀并不知道,不过后面潘晓志等人打来的电话,其内容让他颇为感到诧异和奇怪。
本来他还以为自己暂时停止研究去学新内容,会让潘晓志心生不满。
结果对方不但让他放心学习,还表示项目上有问题的话会亲自过去请教。
针对这点徐昀自然不会有异议,从心里来说他也希望潘晓志能对祖冲之三号实现优化升级,若有什么问题的话他肯定知无不言。
而回到京州市后,徐昀并没有立刻前往生物科研实验室跟着丁玮和周丽华参与项目。
依旧学习那些由人工智能整理出来的相关教材和文献资料。
只有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才会去请教。
这种回归学生时代几乎三点一线的生活状态,也使得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京大学子视野中。
其中见面次数最多的便是图书馆。
为此不少学生赶在没课的时候还特意预约座位,想要和徐昀偶遇。
尤其还以新生居多。
毕竟老生有的当过徐昀学弟,有的听过徐昀讲课。
今年刚入校的新生,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科学院院士。
虽然不知道徐院士为什么不去研究项目,整天和学生一样泡在图书馆里学习,但面对这种来之不易的线下见面机会又岂会错过。
不过见自己的偶像归见自己的偶像,大家在图书馆里表现的还是比较克制。
除某些胆子大的学生主动过去请教题外,大多数人都是偷偷拍张照片,或者在去吃饭的时候要签名合影。
徐昀比他们大不了几岁,并且也是从这个年龄段过来的。
所以很清楚大家心里的想法。
基本上正常的请求他都不会拒绝,丝毫没有表现出什么教授院士架子。
但随着发布到网上的照片越来越多,有眼尖的网友发现徐昀看的书都是医药基因方面,和其所擅长的领域完全不同。
加上最近一直没有参与新的项目研究,让大家不由得分析猜测起来。
并很快想到了之前发生过的事情。
“徐院士脾气也太好了吧,居然没有一点架子,后悔没有考上京州大学。”
“请问不是京大的也可以去偶遇吗?”
“话说徐院士之前不是在负责量子计算机吗,怎么这段时间看的全是医药和基因工程,他对这方面掌握的知识应该比较薄弱吧。”
“院士才更要时刻充实自己,不学习怎么能保证自己的进步。”
“这种感觉让我怎么那么熟悉,该不会徐神又打算来次学术跨界吧?”
“上回徐神从数学界跨到材料界,这次是打算进军医学界了吗,这简直就是全属性拉满的六边形院士啊!”
“感觉这种事有一次就算了,在某个领域持续深耕让技术升级也挺好,不管怎么说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很难全部掌握并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