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是平常道:“你我本无冤仇,就比拳脚吧,如此也能最大限度的不伤和气!”
他其实对卓凌风的剑法也很是忌惮,可他的身份注定自己,有些话不能说。否则一个示弱怯战的说头,那是跑不了了。
既然徒弟提出来了,他卓凌风又大方的紧,当即顺水推舟。
卓凌风也不在意,他学的可不只是剑法。将手中长剑往下一按,剑鞘已悄然插入青石地板,凝声道:“请吧!”
余沧海本来还想拿个一派宗师的架子,不想先出手,可这时谁都知道,自己不敢比剑法,若还装身份,就没了意义。
当下也不再推辞,道声:“有僭了!”
话音刚落,他那矮小的身子,竟自横飞而起,右掌劈出,风声虎虎。
可他扑去的人却不是卓凌风,而是站于一侧的林震南夫妇。
这一手着实出乎众人意料。
余沧海出招快如闪电,势如雷霆。
林震南夫妇远在一丈开外,便觉劲风扑面,衣发飘拂,俱有一种泰山压顶之感。
在余沧海掌风笼罩之下,两人想要脱身抵挡实非所能。
众人更被他这一击之威所惊,有人变色,有人喝彩,有人担心。
林震南夫妇觉的自己性命危殆之际,一道黑影斜刺里飞掠而来。
卓凌风在余沧海纵起之时,身形一闪,悄然滑向林家夫妇身侧,朝余沧海拍出一掌。
照理说,这时正值余沧海对林震南夫妇发动攻势之际,要想在电光石光之间撤力转向,抵挡卓凌风的掌力,那是难如登天。
可余沧海自知卓凌风毕竟年纪,武功或许很高,但实战经验必有欠缺。
故而假意扑向林震南夫妇,看似拍出一掌,实则蕴力不吐。就是要引得卓凌风为二人解围,而后乘机杀手突出,一举垫定胜局。
余沧海刚觉身侧掌声划空袭来,一只手就按上了自己掌心,饶是他心中早有对策,心下也不由一凛:“他怎来得这生快法?”
他头也不侧,掌心吐力,身形猛地向后一仰,左腿向上空踢。
那矮小的身形竟借着对方一抵之力、自己出腿之势,仿若风车般凌空翻转,跃上了高空。身在空中,身子一沉,头上脚下,左掌先发,右掌随出,已使出“摧心掌”中的一式“摧心断肠”,拍向卓凌风顶门。
方才他佯攻林震南夫妇的招式,固是妙不可言。
但此刻这一招借力踢纵,跃起出招,攻守兼备,更是武林罕见之妙招!
不但变化精微,内蕴后招,时间、部位拿捏之准,俱是妙到毫巅。
林平之见余沧海连续三招,互不相关而又一气呵成,竟似行云流水般的畅快。
若非亲见,浑不相信世上竟有武功如此高强之人!
他要对付的要不是自家人,几乎都要忍不住拍手叫起好来。
像林平之这种武学修为不到的人,也只看到了余沧海姿势好看,可卓凌风体会到的是其威力惊人。
余沧海虽在半空就挥掌猛击,可力自掌生之际,已距卓凌风不足六尺,掌力未至,一股疾风袭下,就激的卓凌风头皮发麻,可见其劲道。
数百年前,武林中有一武学宝典名曰《九阴真经》。
其中载有两种外门神功“摧心掌”与“九阴九骨爪”,号称杀人割草不闻声。
“黑风双煞”靠此二技,杀的江湖血流成河,端的威名赫赫!
青城派的“摧心掌”具体来历,几不可考。
可余沧海的摧心掌与九阴真经中的摧心掌,本就是同一种功夫。
而且他勤修苦练几十年,造诣精深,出掌隔肉碎心,无伤无痕。比之昔日梅超风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再辅以青城派“鹤唳九宵神功”摧动,威力自然非同小可。
但见卓凌风很是昂扬,喝声:“来得好!”两腿左弓右仆,耸肩略作蛙状,喉中“咕”的一声,双掌朝着对方掌力,迎击而上。
这一掌声威炫赫异常,势若奔雷,与之前出掌相救林震南夫妇大为不同。
正是昔年天下五绝之一“西毒”欧阳锋的成名绝技:蛤蟆功。
蛤蟆之为物,先在土中久藏,积蓄精力,出土后不须多食。
蛤蟆功也是先行长期厚积功力,临时使出来时势不可挡,并非临时发力。
当年西毒欧阳锋施展此功时,纵然内力强于他甚多之人,也不能与之以力硬拼。
“北丐”洪七公一代宗师,武学由外而内,自成一家,又身怀丐帮嫡传绝技“降龙十八掌”,也不敢硬接欧阳锋的掌力。
只能绕着圈子打,不让他将力蓄足,此功之威力,仅以刚猛而论,实谓天下掌功
故而蛤蟆功最重要的就是积劲蓄力之道,是以内功的修习艰难无比,练得稍有不对,不免身受重伤,甚或吐血身亡。
昔年欧阳克作为欧阳锋的亲生儿子,未得传授,就是为此。
当年欧阳锋传授神雕大侠杨过之时,只因他心情激动,加之神智迷糊,不分轻重,竟毫不顾忌的教了这个义子。
也幸好杨过当时武功并无根柢,只是牢牢记住了入门口诀,不能领会其中要紧意思,并未深刻修习,无形中也是规避了很大风险。
可他后来武功大成,身怀多位高手传承,自出机杼创出一十七路“黯然销魂掌”。
那时他的武学境界早已到了一法通、万法皆明的境界,世间武学在他眼里,再无奥秘可言。
念及“蛤蟆功”曾在他幼年之时,为他在桃岛抵挡大小武、重阳宫收拾鹿清笃、古墓中迎战李莫愁,又不忍义父绝学就此失传,便也将之刻在了古墓石壁上。
古墓几位传人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皆未曾修习,反倒便宜了卓凌风。
这一节,旁人自是不知。
余沧海施展“摧心掌”凌空下击,眼见卓凌风挺身而立,不做闪避,竟然要与他硬碰,这正是自己目的,不由暗自窃喜:“年轻人有点本事,果然都有狂傲的毛病!”
但一见他的姿势,再听“咕”的一声,不禁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