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盘算着东非的实力,越盘算越发觉拿东非没有什么好办法,体量虽说不大,但是放在非洲一亩三分地上却是巨无霸一般的存在。
毕竟除了开普敦和北非,非洲再也找不到一个能和东非比拼白人人口的势力,而且东非这个国家的还是德意志人组成的,虽然不是很纯,可是文明认同天然偏向德意志。
这对于英国意味着什么?一个德国就够英国头疼的,那加上奥匈帝国,德意志人的影响力足以改变整个世界世界,如果再让东非充当这两个工业强国的原材料供应基地,那英国的霸主位置就会受到极大威胁。
本杰明一想到这里,面色凝重的说道:“东非不是一般的国家,对于这种独占非洲几百万平方公里的私人殖民公司,严重破坏了区域的和平和稳定,作为世界秩序的维护者,我们不能继续放任东非无序发展下去,必须重拳出击!”
本杰明明确的将东非定义成英属东印度公司那样的私人殖民集团,英属东印度公司的辉煌是霸占了印度,可印度殖民地也才三百万平方公里,东非王国确是印度面积的二倍还多(英国政府这么认为),东非王国可能土地没有印度那么优越,人口也没有印度丰富,但是如此大国土面积的国家,迟早有一天人口会堆积上去,成为足够影响世界格局的力量,不说影响世界格局,现在西印度洋的格局就已经改变了。
本杰明接着严肃道:“我们可以在世界其他区域寻找打手,对付那些我们很难克服的潜在敌人,实现战略均衡,但是非洲请问有能和东非对应的对手么?”
“而且,东非王国的野心远远不止如此,他们还在扩张之中,大西洋东岸的已经出现他们的身影,西南非洲即将落入东非手中,而非洲还有广阔的内陆地区大有可为,现在东非的国土是七百万平方公里,明天可能就是上千万平方公里,以后是不是要独霸非洲?”
说到这里本杰明自己都忽然发现自己对东非产生了一丝恐惧,不过他又试图冷静下来。
财政大臣说道:“首相阁下,或许情况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严重,东非的土地面积虽然大,但是我认为东非的潜力顶多就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一个级别,我们本身也在非洲有殖民地存在,而且条件绝对比非洲优越的多,一个黄金海岸,一个开普敦都是非洲价值最好的土地,但是说实话,现在这两块殖民地的对大英帝国的重要性显然在整个体系中并不突出,尤其是经济价值并不算高,所以东非想要发展起来光有土地可不行,在非洲发展绝对是举步维艰的难度。”
财政大臣收没收东非的钱先不说,主要原因还是现在政府实在没钱了,海军这个吞金兽的经费每年都节节攀升,加上经济危机下政府支出本来就大,再者说现在英国在南亚地区的开支就占了很大的精力,现在俄国人越来越不老实,大有想突破封锁的迹象,俄国可不是东非那种能不能发展起来都要打问号的国家,而是一个真真有实力打破英国霸权的威胁,这个威胁甚至在德意志人之上。
闭关锁国的效果就体现在这里,东非可以透过窗口窥探世界的动向,而其他国家就对东非两眼一摸黑,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不了解东非,极少数在东非投资的奥地利商人对东非就有清晰的认知,但是他们并没有四处宣扬,因为东非的经济体制在他们看来太过大逆不道,完全和资本主义经济背道而驰,而且他们也害怕奥地利政府有样学样,把东非那一套学过去。
话锋一转道:“但是,越是如此我们越不能对东非的存在视而不见,不能再给帝国增加新的挑战者,你们都想一想办法,我们该如何把东非扼杀在摇篮之中?”
东非海军实力不错,但是英国完全放在眼里,仅靠印度的皇家海军力量,就有能力把东非死死的限制住,沙俄就不同了,沙俄的战略方向是陆地,而那恰好是英国软肋。
本杰明的话这让众人有些犯难,东非的弱点是什么呢?让恩斯特来说那就是贸易,把东非本土对外贸易斩断,那东非才是真难受。
可是英国人陷入了思想误区,东非有对外贸易么?答案肯定有,问题是东非的贸易体系更像是德奥贸易的延伸物,是依托两国贸易体系,伪装成德意志资本对外输出的,所以英国人能感受到德奥尤其是德国商品的竞争,对东非确实没有什么感觉。
嗯,东非的成分确实复杂,封建,君主,专制,农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垄断资本,什么都集齐了。这也是无奈选择,专制君主按照历史进程,那就应该扔进历史垃圾堆,但是恩斯特的屁股不能歪,那就只能从其他制度里都抄袭一点,最后东非就成了四不像。
外交大臣适时的问道:“东非是一个很封闭的国家,完全就是德奥两国的傀儡,和世界市场也不接轨,甚至有时完全感觉不到东非这个国家的存在,他们也没有和我国有外交往来,这种感觉就像没有被我们强行打开国门之前的远东帝国一样?可是东非的统治者是黑兴根王室,纯正的德意志贵族,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干?经营殖民地,那就必须考虑成本问题,黑兴根王室难道真想只在非洲建立一个中世纪的封建君主国!”
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谁也不知道东非这种国家的最终诉求是什么,那就只能找和东非最相似的远东做类比,本杰明假设东非是想和以前远东帝国一样,搞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这么一想,两者还真有许多共同点,包括人种上的共同点。
本杰明:“如果东非真是远东那种油盐不进的封闭国家,那就只能用武力来解决掉东非,逼迫他们开放!”
东非的经济体制是相当复杂的,不过这个经济体制中君主无疑是最大的获益者,其次是东非的贵族和官僚群体,最后是平民,偏偏就是没有资本家的位置,而且这个模式貌似被东非应用的还不错,所以他们心照不宣不把东非的国情说出去,万一哈布斯堡家族也这么搞,那谁受的了!而且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就比如经济危机中奥匈帝国的铁路国有化。
本杰明感慨道:“竞争者越来越多,帝国的地位维持成本也就越来越高,真是分身乏力!”
“现在沙俄改革已经完成,亚历山大二世也是雄主,沙俄的威胁明显应该放在
当然,反过来说,也可以把东非描述成中世纪的农奴制国家,问题在于农奴制也不是奥地利商人们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