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机公司出来,孙卫民没有先回招待所,而是去了趟邮电局,给盛启晖拍了封电报,大略写了与韩经理的会面过程。
一天后,盛启晖收到了电报。
看完电报,他心里大致有了数,豫省农机公司这边看起来没啥问题。
就看他们能订多少台插秧机了。
孙卫民在外面奔波了一个多月,赶在小年回了滨江。
一回来,他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匆匆跑去找盛启晖。
不巧盛启晖在乡下,去了村办工厂。
他又一路赶到工厂,把签下的一沓订单拿给盛启晖和杨今普看。
“喏,这次签的全部订单。豫省一共订了五千台插秧机,冀省和东江省各两千台。”
杨今普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订单拿过来反复看了好几遍,才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加起来有九千台了?这么多!”
他本来以为能有个一千多台就很好了,没承想一下子卖出去九千台。
盛启晖也把订单拿过来看,但他明显没有杨今普那么震惊。
这个结果事先他想到过,不过九千台的数据的确比他所预期的还要好很多。
“挺不错的。就是咱们得操心下一个问题,目前手头的原材料只够两千台,剩下的七千台怎么解决原材料的问题。”
杨今普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刚才还欢欣不已的心情,一下子被打回原形。
“无论如何也得解决这些原材料,我看这样吧,我再去找公社那边,让他们出面跟物资局说一说,咋样也得解决了咱们的原材料问题。”
盛启晖点头,“你去公社问,我这边也想想办法,咱们两头努力吧,否则错失这么大的一笔订单,就太可惜了。”
回到滨江,盛启晖没回家,而是去了佟浩的单位。
盛启晖放假整天都有空闲时间,佟浩还是苦逼的上班族,白天要上班。
盛启晖到了佟浩所在的冶金工业局,佟浩正在忙碌中。
年底了,正是他最忙的时候,需要填写的材料一大堆。
看到盛启晖来找自己,佟浩挺惊喜。
“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平时可根本看不到人影,咱俩都多久没见了。”
“这一年实在太忙了。”
“忙啥呢?你现在是大学生了,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还能忙啥?”
“我选修了两个专业,一学期要上十几门课,课程表排得满满当当。”
“嘶!”佟浩倒吸一口凉气,“你怎么这么想不开,选修两个专业?能学的过来吗?”
佟浩好歹也是上过大学的人,虽然是工农兵大学生,学习的深度比现在差远了,管理的也松散,但毕竟是读过大学的,知道一门专业的课程量。
想到修了两个专业,一学期十几门课,佟浩光是想想就觉得脑袋要大了。
盛启晖平静道:“自己选的课,咋样也得完成。而且大一课程比较简单,学起来还算轻松。但是下学期该大二了,要开始学很多专业课,到时不知会怎么样。”
都是专业课盛启晖也不怕,以目前90%电量带给自己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学好大二的课程完全不在话下。
“大一课程简单?”
佟浩再次倒吸一口凉气,越发感觉到了自己这个学渣和盛启晖这个学霸之间的差距。
“对了,今天过来找你,是想问问你能不能帮着拿到一吨钢材的批条。”
“钢材?你要钢材批条干啥?”
佟浩不明所以,忽地他似乎想到了什么,“难不成你上学之余,还在机械厂兼职采购?那么大一个厂子,还需要你这个大学生来采购原材料?”
佟浩惊呆了。
盛启晖笑道:“想什么呢,我不是为了机械厂来的。其实是我同别人合办了一间工厂。”
盛启晖将自己和杨安村合办工厂的事,一五一十同佟浩说了一遍。
听到最后,佟浩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
“你跟人合办工厂?”
高中时候,佟浩和盛启晖在一个班,那个时候两人关系还不错。
佟浩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那时候沉默安静的一个人,多年过去竟会变得如此特立独行、跌破众人眼镜。
在佟浩看来,村办工厂可不是啥正经厂子,真正的工厂都得是像机械厂、钢铁厂那样的国营大厂才对。
一家村办工厂,咋样说也摆不上台面来。
佟浩不知道盛启晖是怎么想的,好好的一个滨江大学高材生,毕业后有着大好前途,怎么就跑去乡下办啥村办工厂了呢?
“嗯,改革开放,国家要想发展经济,就得鼓励办厂。我跟他们办的这间厂子,正好能借上改革的东风。”
盛启晖道。
佟浩不明白,“你一个滨江大学的高材生,毕业的时候肯定会分到机关单位或者机械厂去当工程师,稳稳当当的上班不好吗?办厂子万一被打成资本主义的尾巴,以后被割了可怎么办?”
佟浩的担忧也是这个年代很多保守老百姓的担忧。
毕竟刚经历过那动荡的几年,大家被吓怕了,即便上边出政策鼓励,大家还是畏缩不前,谁都不敢冒这个头,就怕一朝回到解放前。
盛启晖知道未来的走势,自然不会担心这个问题。
“放心吧,最近的报纸社论我都看过,上面态度很明确,就是要盘活经济,以后工作重心都放在经济发展上。过去那种情况不会再出现了。”
“我还是有点替你担心,反正你自己多注意点。”
“我明白的,谢谢了。”
知道佟浩是关心自己,怕自己出事。
后面的话题又回到一吨钢材上面。
“一吨钢材不算太多。钢铁厂那边的领导我也熟,想来要一张批条不难。不过马上就要春节了,节前这事估计不好办,等到节后行不行?”
“可以的。不过节后我们很快就要开始生产,能尽早拿到批条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