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翠只是个侍女,十八九岁,一看就心思单纯。
姜维七拐八绕,旁敲侧击,很快就问了个八九不离十。
原来,自己跟诸葛果之间,还有一段婚约!
这事,还得从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说起。
第一次北伐结束后,诸葛亮带姜维觐见刘禅,回成都短住了一个月。
在这期间,气宇轩昂、满腹才学的姜维,是以“弟子”的身份住在丞相府中。
正是这短短的一个月,丞相府中的一位少女,对他动了爱慕之心。
那位少女,正是诸葛果。
其实,诸葛亮,并非只有诸葛瞻一个儿子。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二十五岁的诸葛亮与黄月英成亲,两年后出山辅佐刘备,之后一直东征西讨。
直到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入川之时,诸葛亮的膝下也没有一儿半女。
在这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时代,诸葛瑾就把自己的次子诸葛乔,过继给了诸葛亮。
一年后,诸葛果呱呱坠地,夫妻俩自然是喜不胜收。
但很快就发现,诸葛果体弱多病,很难养大。
由于战乱频繁居无定所,夫妻俩一番合计,就把年幼的诸葛果送往乘烟观,托付给一位道人照料。
在那清心寡欲的道观里,诸葛果的身体,竟然一天天地好转了。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趁着诸葛亮引兵南征,爱女心切的黄月英,终于把诸葛果接回了丞相府。
这一年,诸葛果十三岁。
她第一次在丞相府见到姜维,是在建兴六年(公元228年)。
那时她十六岁,正是春心荡漾的年纪。
经常躲在暗处,悄悄观察姜维的一举一动。
独自一人的时候,要么抿嘴偷笑,要么黯然伤神。
女儿的反常,没有逃过黄月英的眼睛。
知道了女儿的心思,黄月英就试探着提起两人的婚事。
没想到,遭到诸葛亮的坚决反对——诸葛果仍然体弱,可能无法生育。
然而,黄月英并未死心。
趁着入宫贺春的机会,向吴太后提起了这件事。
既然是丞相夫人提起,吴太后没有多想,当场就赐了婚,还赏赐了丰厚的嫁妆。
事已至此,诸葛亮也没辙了。
他嘴里没有反对,心里却有些芥蒂。
自那以后,诸葛亮只回过一次过成都,既没让姜维随行,也没跟姜维提过赐婚的事。
诸葛亮的意思,可能是让时间冲淡一切——如果姜维娶了妻室,赐婚之事就不了了之了。
因为,这个时代是“一夫一妻多妾”的礼制,黄月英再怎么喜欢姜维,总不能让女儿做妾吧!
诸葛亮没料到的是,直到九年后的今天,姜维仍然没有娶妻。
而诸葛果,仍对姜维念念不忘。
或许是冥冥中的安排,或者是救下魏延后历史的改变,姜维第一次看到诸葛果,就喜欢上了这个娇弱的女子。
可能,这也算不上喜欢,只是想帮她熬红糖水,想帮她揉揉肚子。
诸葛果的病,肯定是疟疾。
青蒿素,绝对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可是,成都城中那么多的病患,为何使用了青蒿却没效果?
难道,要把青蒿中的青蒿素提取出来?
这个时代,连一口铁锅都没有,更别说提炼青蒿素的器具和药剂了。
正在苦思,绿萝捧着空碗出来:“翠姐,小姐神志不清,无法下咽,喝多少就吐多少,呛得实在难受……”
“喝不下也得喝!再去打一碗来!”
“诺!”
绿萝没敢迟疑,匆匆前去取药。
姜维稍加犹豫,跟了上去。
熬汤药的锅釜,应该是陶瓷材料,没什么问题。
目光一转,注意到萝筐中颜色泛黄的“野草”。
嗅了嗅,尝了尝,味道奇苦。
“这就是青蒿?难道不是黄蒿?”
“回将军,这确实是青蒿。”绿萝往釜底加了把柴,解释道:“现在是秋冬季节,正是青蒿枯萎的时候,十分难寻。
“得知小姐患了病,陛下令向将军跑了好几个县,好不容易才弄到一筐。”
“哦……”
这么说来,青蒿应该没弄错。
颜色泛黄,不会影响青蒿素的含量吧?
后世的屠呦呦教授,就是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性命,诺贝尔医学奖当之无愧。
然而,她在实验器材齐备的情况下,仍然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才成功提取出青蒿素。
如今这情况,唉……
绿萝又在往釜底添柴,盯着红灿灿的火苗,姜维终于发现不对劲。
温度!温度!
据说,青蒿素很容易受温度的影响。
据说,屠呦呦教授是用沸点三十多度的乙醚,在常温下提取的!
温度!一定是温度!
诸葛果每次服下的汤药,都是像普通的中药那样,用沸水熬了许久!
青蒿素都被高温破坏了,能起效才怪!
“不,青蒿不能这样熬!”
姜维厉声大喝,把绿萝狠吓了一跳,弱弱地抬起头,“将军……医官都是这么熬的……”
“不,不能这样熬。”姜维抓起一把青蒿,眉头微皱,“把它剁碎,用擀面杖榨汁,越多越好。”
“将军……”
绿萝有些迟疑,身后却传来小翠的声音,“就按将军说的办,试一试吧!”
确实,事到如今,只能试一试了。
姜维表面上自信满满,心里却没底。
这个时代既找不到乙醚,也没有其它合适的溶剂,不可能在常温下提取青蒿素。
思来想去,只能用榨汁的办法试一试。
本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