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始死后马上赶来送葬呢?这必是有人从中传了信的!传递消息而出,找到杨真,而后杨真到达灵宝县,这么一个来回最多七天时间吧?也就是说杨真所在的地方与弘农之间,最长也就三天半的路程!当我怀疑到太穹真人就是杨真的时候,我便解开了这个秘密!”
谷从秋言道:“太穹真人是太宵真人名义上的师弟,也住在华山。华山与弘农之间不到两百里,一天走个六十里,七天时间打个回来是绰绰有余呀。只是……这是谁传的信?杨真是怎么得到的杨始的死讯呢?”
杨光禄应道:“是我叔……杨终告诉他的。杨终一直都知
道单徒将杨真带去了哪里。我爹杨始死后,他派人向华山秘密送出了一份讣告,我看见了。当时我还知他为何要向华山派送讣告。”
刘永铭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因为杨终交换了孩子的原故,所以杨终一直是此事的知情人,杨始不太可能会瞒着他,毕竟杨真是杨始终名义上的孩子,二人若不商议,杨终不好对外人解释杨真失踪之事,或说在外寄于哪位先生家中求学也是可以的。杨真来祭奠、送葬之时,一定就潜在了杨家人之中吧?”
太穹真人哼了一声说道:“即是知道了,又何必多问。”
“我不是问你。我是在问杨掌柜。杨掌柜,当时那条狗也跟来了,并且还跟随了一路去了齐国。我很好奇,当时杨家家里多了一人一狗,你们就没发现吗?”
杨光禄应道:“一开始并不知晓,还以为只是个马夫。”
“我还以为你们只带着亲眷走呢。”
“行礼颇多,搬搬抬抬总是需要人的,马车的也需要马夫来赶。也好在杨家丁口兴旺,还算是能招得齐人。当然了,事前他们并不清楚,走的时候才与他们说的。”
“夜宿于野我能理解。但这么多人是怎么出的关的?没有路引呀?”
杨光禄应道:“路引在我爹还活着的时候他便已经弄到了。又因家私颇多,细软数十箱,言之货物,缴足厘税即可通关。弘农杨家是世家,每月皆有往齐国的商队,而家中大部份的人在过关前全部化装成了护卫之类,守关之将关不起疑。”
刘永铭又问道:“所以当时不只有杨家那二十余口人?”
“当然不止。除去杨氏族人,过关者足有七、八十人。我只杀杨家人,并没有牵连杀死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