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武侠修真>大明第一贡生> 第300章 破鼓万人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0章 破鼓万人捶(2 / 3)

要给大明上贡。

“……贡品的清单都列下来,其中有马匹五百匹,还有牛羊牲口皮毛等,表明这都是身为臣子应当上贡的礼物,不求朝廷任何的赏赐,只求大明能在大同等处重开马市……”

唐寅现在是张周麾下的文职,有什么文书之类的,由他传达。

因为阳和口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城塞,这里本来官最大的只是阳和卫指挥使宋宪,在王守仁和朱晖相继带兵走之后,留守的兵马以张周为首,麾下一下就冷清下来,除了唐寅也就剩下要跟张周一起开矿的张鹤龄。

“挺好,挺好。”张鹤龄坐在一边,翘着二郎腿,一脸自在之色道。

张周道:“开马市就是跟草原部族互通有无,现在我们需要他们的什么?战马?还是牛羊?想开市就让他们出兵,打赢了听他们的!负责免谈。”

“嘿!”

张鹤龄道,“张制台,这种事好像不是你来定的吧?那怎么也要……陛下定。”

张鹤龄是非常支持开市的。

因为开市之后他就有利可图,难得来西北当副总兵,有了权力才有资格以权谋私。

张周懒得理他,名义上是由皇帝和大臣商议后决定,但他张周对皇帝的提议可至关重要,只要他张周不支持开西北马市,那估计就算朝廷上下也基本不用讨论了,皇帝一定听他张周的。

“下一份。”张周对旁边的唐寅道。

唐寅拿出

“啪!”张鹤龄一拍桌子。

房间里的张周和唐寅都在瞄着他。

你个二货没事在这闹什么动静呢?让你来旁听一下而已,倒显得你比别人都激动?

张鹤龄振奋道:“火筛投靠大明,咱这场仗没白打。”

“咳咳。”张周清了清嗓子道,“寿宁侯,请搞清楚,这场仗是如今大同巡抚王伯安打出来的,别咱咱的。”

张鹤龄抗议道:“说得好像你我都没功劳一般?张制台,你这拆台的本事可真是……”

突然之间,张鹤龄也觉得很无力。

明明自己已经很嚣张跋扈了,但遇到更跋扈的张周,他还一点办法都没有,心里那叫一个气啊。

但脸上还不能表现出来,因为还要跟着张周一起开矿发财,哪能得罪这位随便就能测出矿脉的牛逼人物?再说了,张周是上司而他是下级,他还想跟着张周混军功呢。

张鹤龄

“不过。”唐寅道,“火筛提出,大明要将威宁海周遭的草场都赐给他,并释放他的族人,作为回报,他将会相助于大明在威宁海等地筑城,建立草原的卫所。并年年交税上贡,他也希望得到大明兵马的庇护,以保证其族人可以不受鞑靼各部族的报复。”

“呵呵。”

张周听了不由在笑。

张鹤龄问道:“开这么多条件,你是想一并给他否了,让他无条件来归顺是吧?”

张周笑道:“没有,我只是觉得,火筛总算是开始识时务,他知道自己现在于鞑靼内部混不下去,需要找强大的靠山为他撑腰。”

“切!”张鹤龄道,“你把人家的婆娘孩子,还有父母族人全都给抓到大明来,不归顺他也得归了?”

张周指了指唐寅道:“伯虎,你怎么看?”

“我?”

唐寅只当着张周和张鹤龄的面,都稍显怯场,但他还是做了分析,“这应该是跟之前所获悉,鞑靼内部兼并之战暂缓有关。火筛部族实力大减,而他之前占据了太多的草场,其余部族不会放过他。”

都是最浅显层面的事情,张周也不觉得唐寅进步有多大。

但至少唐寅现在也开始学会分析了。

“破鼓万人捶,谁让他之前不识趣。”张周道,“涉及此等事,我们也都做不得主,交给陛下来定。我身为宣大总制,西北军务也归我节制,必要的意见还是要提的,伯虎你帮我草拟……”

“我?”

唐寅心想,你要上奏自己写便是了,怎么还让我帮你拟?

张鹤龄笑呵呵道:“不然让你在西北干嘛?吃白饭吗?给张制台干活就麻溜的,等你草拟完了过去找本侯喝酒,本侯带了几坛好酒来!张制台,我就不请你了,知道你公务繁忙。”

“嗯。”

张周点头。

唐寅这是出门遇“贵人”,别人没欣赏他唐寅,反倒是大明的蛀虫寿宁侯张鹤龄,开始对他青睐有加了。

连张鹤龄都开始结交文臣……张周似乎也觉得,这大明的世道是开始变了。

……

……

京城内。

有关草原形势的变化,也是最先传到京师的,与张周和王守仁一眼就看出火筛要遭殃不同,朱祐樘这边的四个司礼监太监,则一个人都没瞧出来。

草原的情报是在下午传到京师的,皇帝也没召见大臣。

乍听来,朱祐樘也有些不悦。

怎么秉宽帮大明取得这么一场大捷,反而让鞑靼内部放下成见,他们反而要联手一致对大明了?

那这场仗到底是打得对,还是画蛇添足呢?

萧敬在旁边提了一句:“陛下,鞑靼都已撤出河套之地,料想集结犯境之事,应该不会在当下发生。”

萧敬没把话说满。

他只是从战局分析,既然西北取得威宁海大捷之后,达延部都已经吓得撤出河套之地了,说他们放下成见是为了攻打大明……这就有点牵强,当然也不能确定鞑靼人是否是缓兵之计,所以他才会提出,不会是当下。

以后来不来另说。

戴义也笑道:“是啊陛下,如今有张先生坐镇西北,鞑靼自生忌惮。”

“嗯。”朱祐樘这才满意点头。

韦彬于一旁说道:“但令鞑靼内部和解,未能形成内斗之局,也实在可惜。”

朱祐樘摇头道:“正因为鞑靼内部和解,他们不和的隐患仍旧在,互相形成制衡,对大明未来储备兵马粮草,才是好事。若是他们真的完成兼并,那时优势在谁,还两说。”

“是,陛下英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