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走出来道:“陛下,以张周为兵部左侍郎,尚可。但他既不理部堂之事,不知以何人来理?以其兼兵部事,着手于翰林院事,为妥。”
意思是。
兵部左侍郎就兵部左侍郎吧,我们不反对了,但问题是他这个左侍郎最好就是个兼职,陛下不是说让他继续在翰林院当侍读学士,给太子上课?那就以那个为他的正职。
朱祐樘一听就有点上火。
如果是个兼职,还用他兼兵部左侍郎?西北的时候就兼上兵部尚书、左都御史了!
回朝给他个左侍郎,当然是让他当正牌的。
侍读学士是正职的,太常寺卿也是正职的,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同样是正职,而且兵部左侍郎也一定是正职!朕跟你们说的,就是既要也要,否则还跟你们说什么?
朱祐樘道:“刘阁老莫不是认为,他不能胜任是吗?”
刘健道:“陛下,老臣不解其意,既以其为兵部左侍郎,何以不由他来打理兵部部堂事?”
大明的规则,各部的主要部堂事务,都是由左侍郎来负责的,尚书更多是一种统筹全局的作用,大事问尚书,小事基本由左侍郎就做主了,侍郎分左右,也是要跟个主次。
朱祐樘先前毕竟已经明言,不用张周来打理兵部的部堂事,所以刘健才会提出,以其为兼职。
朱祐樘冷冷道:“朕只是顾念他,他无法常驻于兵部公廨之内,才会将部堂事移交于他人,并不代表他不能胜此任。且以其在各边镇的威望,由其来协调和统筹,是为最佳人选!至于兵部左侍郎王宗彝……”
“臣在。”王宗彝终于走出来,感觉自己就跟透明的一样。
明明职位上有个人,就生生把我给替换,是不是太不顾我面子?
朱祐樘道:“以你为工部左侍郎,提督易州山厂。就这样罢!”
在场人面面相觑。
提督易州山厂,意思是负责为朝廷筹措柴炭,在嘉靖之前多是以一人兼工部尚书或工部侍郎来打理此事,相当于一个兼差,冷灶里的残羹剩饭,没人愿意去的……以至于到嘉靖之后,都是以工部郎中打理,后来更是以工部主事来负责,也足见这差事有多不受人待见。
而现在王宗彝明明是正牌的兵部左侍郎,却直接被调去提督易州山厂,那就跟被冷落雪藏没什么区别。
皇帝大概就像是在说“册封皇后,打入冷宫”,王宗彝的心境瞬间如跌入冰窖。
“兵部事,朕只是想找个有能力的来打理。因此……希望诸位卿家能理解于朕。”
在场大臣一听。
大概皇帝是觉得把王宗彝踹下冰窖还不够解气,再往里面丢几个大冰块,让他快速上冻。
有能力的来打理,那意思是王宗彝没能力呗?
王宗彝脸色青红一片,虽然都是左侍郎,但他这个工部左侍郎才是真的兼职,提督易州山厂是不可能打理工部部堂之事的,也就是说以后他要守着那些柴炭过日子了……就算是让我回去继续当工部右侍郎也好啊,这怎么还带把人往死里整呢?
……
……
朱祐樘态度坚决,以至于在场大臣都不知该用什么方法去反对。
别说是兵部左侍郎职位上有人,就算是出缺了,也该以廷推的方式来决定下一任的人选,而皇帝此举近乎是靠一人之力把张周推上此职位。
偏偏……就连刘健等内阁成员,都不好出来反对。
在此事上,兵部尚书马文升更是直接开天窗,没出来说任何一句话。
给人的印象是,皇帝提前已经把马文升给搞定了,但实际情况是,皇帝提前压根就没跟马文升打过任何招呼。
“诸位,此事便如此定下!”
朱祐樘态度坚定,“其实朕在秉宽回京之前,就提过,要为其安排官职,诸位当时也是没有提出过异议的。如果仅因为朕给他兵部左侍郎的职位,就要对他有何成见的话,朕觉得,那些人是没有顾全大局。”
扣帽子?
大臣皆都不做声。
武勋那边则在幸灾乐祸。
让你们文臣一个劲提醒皇帝,让张秉宽当莱国公呢,那是你们眼瘸,没看出来皇帝用张秉宽,就是为了针对你们文臣擅权的,我们武勋又没招谁惹谁,之前都被你们欺压着!皇帝怎可能把我们当假想敌?
“眼下朕还有一件事要提,便是辽东巡抚的人选。先前让你们各自参详,可有何人选?”
朱祐樘不再跟这群大臣商议如何去给张周安排官职,改而直接谈更直接的边镇巡抚人选。
马文升终于走出来道:“兵部推举于南京太常寺卿,杨一清。”
皇帝不是喜欢用新人吗?
那我们传统文官势力,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按部就班,总要拿出一些有能耐的人竞争一下,就如之前在翰林学士人选上推出杨廷和、梁储一样,这也是为适应潮流。
“还有呢?”朱祐樘问道。
吏部尚书屠滽道:“且有前大同巡抚洪汉。”
一新一老,一个有能力一个有经验,可说是相得益彰。
就在众大臣以为新任的辽东巡抚就要从二人中推举时,通政使司左通政沈禄走出来道:“臣推举陕西道监察御史陆完。”
“嗯?”
众人用不解的目光望过去。
这种时候有你沈禄什么事?你出来凑热闹就算了,推举出来的……这是个什么人?
朱祐樘道:“好,若诸位没什么意见的话,那就从此三人中选出新任巡抚辽东之人选,这两日就定下。退朝吧!”
皇帝也懒得再跟大臣商议别的事情。
他也没直接决定让陆完来当辽东巡抚,在张周的问题上,君臣的关系闹得很僵,皇帝也要给彼此一点余地,虽然朱祐樘在用陆完的事情上也非常之坚定,但他现在还是要给大臣一种一切都按照规矩来的假象。
……
……
朝议解散。
跟以往众大臣出了朝堂,皆都义愤填膺去议论朝事不同,这次众大臣相对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