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胖子去摇人的这段时间,沈乔把剩下的都一一分装打包好了,一份一份地摆在放在院子的桌子上,高高一堆,不过她也没准备全部卖了,给家里人也留了满满一小盆。
远远地,院子外面传来孩子的嬉闹声,隐隐约约还听到什么“骗人”,“狗”的字眼。
沈乔抬头望去,好家伙,这是村里的小孩都过来了吗?这么一大帮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帮派的呢。
走在前面的是几个年龄大一点的男孩子,走的过程中彼此还在拌嘴,自家小胖子的声音尤为响亮:“我要骗你们我就是狗!”
好嘛,原来不是她幻听啊。
待他们走得近了,沈乔才注意到后面还有一群挂着鼻涕的小小孩子,男孩女孩都有,一个个真挚的脸上挂着两个迷茫的大眼睛。
沈家辉进院没看到美食,只是刚才走之前还是光秃秃的桌子上,现在已经摆满了纸密封包好的东西。他走上前耸动着鼻子细闻了一下,立马指着桌子说道。
“看吧,这些就是。”
沈乔看着沈家辉小狗一样闻东西的模样,有些哭笑不得,走过来拿了一包薯条把纸打开,让大家看到薯条的样子,然后她让沈家辉一人给发一根尝尝。
“怎么样,好吃吧,我没骗你们吧。”
小胖子给别人的时候也不忘往自己嘴里塞,很快嘴里就鼓鼓囊囊的,等到走了一圈回来,一包里面只剩下几根了,还不忘对着那一帮小孩得意地昂着下巴。
“好好吃,那我要一包。”
二虎子果然是真兄弟,在吃了一根再次索要第二根却被好兄弟无情拒绝后也不恼,手在自己的裤兜里掏啊掏,掏了半天抓出来一把小钢镚。
“乔姐姐,沈家辉说我买的话可以给我半价,只要8分钱是吗?”
“给7分钱就行。”
沈乔看着同样吨位的小胖子,还是个长相颇有喜感的小胖子,也不计较之前他合伙自家弟弟对自己不礼貌的事情了,从他手里接过七分钱,给他挑了一个相对分量看着大一些的薯条。
“乔姐姐,这叫什么呀,怎么这么好吃?”
“这叫薯条,是外国的美食哦。”
“哇塞,原来这是外国的东西,怪不得这么好吃,我要赶紧拿回去给我爸妈尝尝。”二虎子说完也没来得及跟他们说声再见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沈乔看着飞奔的身影,心下感慨,这小胖子还挺孝顺,又看了一眼在旁边吃得美滋滋,连兄弟跑了都没注意的沈家辉,又叹气地摇了摇头。
“乔,乔姐姐,我只有2分钱,可以买薯条吗,给我一点点也行。”
一个怯懦软萌的声音拉回了沈乔的思绪,她低头看着虚握着拳头伸到自己眼前的小女孩,微笑地回应。
“当然可以啦~”
沈乔知道农村里大部分的小孩子零花钱都是很少的,甚至有些是没有的,能像二虎子那样一下子掏出七八分钱的小孩子更是少之又少。想必在这个村子里,能被这么惯着豪横花钱的也就只剩下二虎子和自家这个小胖子弟弟了吧。
不过她也不是慈善家,2分钱能卖给一个孩子,却没办法卖给全村的孩子,院子里还有那么十好几个孩子正眼也不眨地盯着这边呢。
“不过,2分钱只能买2分钱的量哦,没办法给你一大包哦。”沈乔语气温柔,又重新拿了一个包装纸装了2分钱的量,不过她偷偷多塞了一小把。
等到小女孩开心地接过去后,沈乔直起腰对着剩下的小孩子说道:“你们能出多少钱就出多少钱,哪怕只有一分钱我也卖给你们,不过你们要确保这个钱是你们爸爸妈妈给你们花的,千万不能拿不能动的钱来买哈。”
都是邻里邻居的,万一是小孩子用偷来的钱来买,那到时候家长来闹岂不是很不愉快,沈乔只好先提醒一下。
等到在场的十几个小孩子都点着头七嘴八舌的:
“这是我奶奶给我的,我一直没舍得用。”
“这是我的压岁钱。”
“这是我卖鸡蛋妈妈奖励我的。”
……
“好好好,只要是自己的就行,那就排队来买吧。”
挣小孩子的钱是最头疼也是最容易的,沈乔摸了摸鼻子有些心虚,不知道自己算不算诱惑小孩子消费。
“来,你的3分钱的量。”
“给你,你的1分钱的。”
“你的2分钱的。”
……
因为每个小孩子能给的钱有限,所以在家人的帮助下,沈乔又手忙脚乱地把原来的大包拆分成小包,一份份地递了出去。等院子里的小朋友越来越少的时候,桌子上的量也由原来的小土包变成了一两包。
“你要多少钱的呀?”
沈乔看着院子里仅剩最后一个的小女孩,哦,不对,准确地来说应该是两个,小女孩的背上还有一个正流着口水的婴儿。
小女孩还未开口,沈家辉就抢答:“姐,她没钱买的,她家里人肯定舍不得给她钱。”
沈乔看着眼前瘦弱的小女孩,整个人干巴巴的,仿佛一场大一点的风就能把她刮倒。沈乔搜索着脑海里的记忆,可是实在调不出任何一点有关这个小女孩的信息,还是沈娟上来给她解了围。
“没事,这是沈乔姐姐请你吃的,你快拿着回家吧。”
沈娟把桌子上的一小包递给了她,摸了摸她的脑袋,让她赶快拿回家,以免冷了不好吃。
等小女孩道谢跑远后,沈娟才说了其中的缘由。
“这小姑娘也是个可怜的,她爸张大强是我们村有名的懒汉,又爱打媳妇,这小孩的妈被打跑后。
不过张大强家里还是有点小钱的,很快又找了一个女人。只是有后妈就有后爹,刚开始这后妈对小燕还行,时间长了,天天奴役着小丫头做饭洗衣服的。最近有了新的娃娃,又让小丫头天天背着带着。
平时就只给她一口稀饭喝着不饿死就行,只有孩子的奶奶会稍微心疼这孩子,给口饱饭,但多余的老太太也不愿意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