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朴当即下令道:“即派人将瞎征押回朝廷,同时降服青塘周边诸部,寻找高地,让宋军适应气疫,只要没有气疫之患,哪怕阿里骨联合吐蕃诸部也不足为惧。”
姚雄重重的点头。
随着宋军奇袭青塘,攻占青塘城,俘虏青塘太子瞎征。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吐蕃诸部、西夏和辽国。
一时之间,天下皆惊。
…………………………
“宋军进攻青塘?”
兴庆府距离青塘最近,小梁太后最先得到宋军的消息,顿时难以置信。
嵬名阿吴禀报道:“启禀太后,河湟之地诸羌部落来报,种朴率领宋军趁着黄河冰封,突然渡过黄河,奇袭陇朱黑城,横扫河湟谷地,青塘城危在旦夕。”
西夏也是西北强国,诸羌自然和西夏关系莫逆,青塘发生如此巨变,自然
“怎么可能?如今可是酷寒的冬季,宋军就不怕雪灾!”仁多保忠不敢相信道。
西夏诸将不由皱眉,他们最为震惊的并非是宋军攻打青塘,而是宋军冬季出兵。
胡天八月即飞雪!
在西北,酷寒是行军作战最大的敌人,当年李元昊攻打大宋连战连胜,最后却因为一场大雪而损失惨重,小梁太后攻打大宋,也曾因为突然天降大雪,而大败而归。
而如今宋军竟在酷寒的冬季,冒雪进攻青塘,简直是邪门至极,有违兵法。
嵬名阿吴苦涩道:“如果不出微臣所料,宋军冬季用兵最大的依仗就是拐子马所穿的甲!”
“甲!”
西夏上下不由哗然,甲防御力不如铁甲,更别说和冷锻甲相比。
西夏武器装备优良,得知宋军拐子马使用甲,根本不以为然,认为其不过是宋军为了弥补战马劣势投机取巧罢了,却没有想到甲竟然在冬季作战发挥如此大的优势。
“宋军能够奇袭青塘,日后会不会也借用此招冬季度过黄河袭击西夏。”小梁太后担忧道。
“青塘自然不比西夏,西夏城高墙厚,武器精良,自然不是缺少铁器的青塘兵马能比,若是宋军来攻,定然让宋军有去无回。”嵬名阿吴傲然道。
小梁太后这才稍微放心。
“启禀太后,青塘急报,青塘城陷落,阿里骨逃回吐蕃腹地,太子瞎征被俘!”忽然,梁乙逋匆匆而来道。
“宋军竟然有如此战力!”
西夏众臣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梁乙逋不由苦笑,他和阿里骨联姻就是将女儿嫁给瞎征,如今宋军俘虏了瞎征,将他的计划全部打乱。
“如今更重要的是,青塘被破,我西夏如何应对!”嵬名阿吴皱眉道。
小梁太后冷声道:“宋军突然攻打青塘,定然是为了平夏城之战,青塘和西夏联合一事,如今青塘有难,如果西夏出兵相助,正好可以报一箭之仇,又可以将青塘彻底向西夏靠拢。”
关于攻打大宋,青塘一直蛇鼠两端,西夏势大的时候,青塘则会趁机捞好处,大宋强大的时候,青塘则倒向大宋。
如今大宋出兵攻打青塘,定然可以让青塘彻底倒向西夏这边。
“太后英明!”
梁乙逋拱手道。
青塘乃是他的盟友,他自然倾向于西夏出兵。
嵬名阿吴却连忙劝阻道:“太后不可,冬季用兵乃是大忌,我军并无甲,恐怕难以抵御严寒。”
仁多保忠也苦笑道:“我军刚刚大败,损失惨重,恐怕难以成军,而且宋军并未攻打西夏,如果西夏出兵,恐怕有违两国和约,恐怕无法向辽国交代。”
平夏城之战,西夏大败,辽国为了西夏牵制宋国,这才勉强促成和约,若是西夏主动进攻大宋,那就等于再次撕毁和约,恐怕一下子再次得罪宋辽两国。
小梁太后顿时气急败坏,辽国或许并不看重青塘,然而对于西夏来说,青塘却是重中之重。
如果宋军占据了青塘,西夏将会腹背受敌,处境将会雪上加霜。
“不过,辽国毕竟不希望看到大宋过于强大,太后应当立即派遣使者前往辽国,和辽国一起向大宋施压,让其放归瞎征,退出青塘。”梁乙逋提议道。
嵬名阿吴接着道:“如今阿里骨退回吐蕃腹地,定然暗中谋求反攻,如今我西夏不能出兵,何不将五百冷锻甲交付阿里骨,再助青塘一臂之力。”
梁乙逋愤然的看向嵬名阿吴,当初嵬名阿吴为了牵制于他,故意卡住冷锻甲,如今梁家嫡女联姻的青塘太子瞎征已经被宋军俘虏,五百冷锻甲交付青塘,对他亦无任何好处。
“准!”小梁太后当下大手一挥道。
当下,西夏两手准备,一边用武器盔甲支援青塘,另一方面,立即向辽国报告宋军出兵的军情。
当辽帝耶律洪基接到西夏急报的时候,已经是元宵过后了。
“宋军攻打青塘!”
耶律洪基看到这个急报,不由眉头一皱。
青塘的死活对他来说无关轻重,真正让他关心的则是宋军冬季作战的依仗。
“甲?”耶律洪基眉头一皱。
辽国地处北方,冬季极为严寒,根本无法征战,而宋军竟然开创了冬季作战的先河,怎能不让他为之侧目。
“这应该就是邪医范正的杰作!”耶律延禧肯定道。
自从邪医范正横空出世,几乎所有的不合常理之事,皆是出自于其之手。
“大辽也应该有自己的甲!”耶律洪基道。
“可是西夏情报上显示,甲的防御力并不如铁甲!”耶律延禧皱眉道。
“有失必有得,单单冬季作战这一项就足以让辽国受用无穷,大宋装备甲以防备辽国,却不知辽国同样需要甲来震慑更耐苦寒的女真等部落。”耶律洪基忧心忡忡的看向东北和西北之地。
在辽国的东西两侧,西北蒙兀部和东北的女真部落正在不断强大,作为草原的霸主,辽国自然格外重视这两个部落的威胁,毕竟契丹当初就是如此壮大的。
“孙儿明白!”
耶律延禧微微点头道:“关于西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