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
泽水镇。
一户人家。
“兄长快点啊,选拔都快开始了,你还没弄好?”
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年郎正对着里屋一个还在换甲的壮汉喊道。
“别催我了,我刚下班,已经在赶了。”
外屋一张木椅上,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好笑的看着这一幕,摇了摇头,继续做起了手上的针线活。
“二郎别催大郎了,他已经很急了。”
“你们呐,跟你们那阿爷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都是急性子,这次民兵选拔是大事,不会一两天就结束的。”
被叫做二郎的少年挠了挠头对着自己的娘亲笑了笑。
妇人笑了笑,将钱袋塞进了大郎典风的怀里。
“给,你阿爷的留下的抚恤金,加上这些年的粮饷,一共七十多枚白龙,都带走吧,你跟大郎一人二十,剩下的三十多枚都给在山院的三郎,为娘如此分配你们没意见吧。”
“入!”
二郎原本还有些兴奋的脸一下子僵住了,愣在原地:“娘娘我不要,你自己留着多买些吃的,而且我跟大哥都去参军了,三郎又在进学,家里也需要几个帮衬的人。
“典雷,男,十七岁,辽宁泽水镇六组,英武祠后人。”
两兄弟对视了一眼,语气坚定。
“奋勉!”
根据铭牌登记人员在户籍部上查找,只用了一小会就翻到了两兄弟的信息。
“这三十六枚白龙我们带去给雨弟,那些交给头,让他帮忙请些愿意做工心善的人照顾阿娘,没问题吧。”
民兵张启不配甲,有需求可以自己添置,草原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制造皮甲的皮革。
“诺!”
典雷接住钱袋咧嘴一笑:“我没问题大哥。”
“奋勉!”
典家两兄弟连忙跟上。
“甲组十六,甲组十七,你们阿爷入了英武祠,你们有少许优待,那就是去选拔最难的甲组,有没有问题?”
典风点头:“镇里前几天就下发了文书,现在有愿想加入虎贲鹰击两军的民兵多半是都来了,那可是自君上来到这片土地之前就组建起的军队,精锐中的精锐。”
随后从下方的一个篓子里取出两枚黝黑的木牌递给了他们。
派了好一会队,典家兄弟也算是来到了报名处了。
两兄弟并肩往里走着,典雷开口说道。
两人从脖子上取下自己的铭牌,交给了报名处的登记人员。
“嗯,走,选拔去,这次一定要选上!为阿爷报仇!”
“孩儿不孝!”
身后,一群年轻的民兵艳羡的看着他们,但也没人说些什么,因为他们知道,这两人要去参加的事难度最高的甲组选拔,而能进到甲组的,那必然是家中有入了英武祠的烈士。
一旁跟着兄弟两一起走到前面报名处的一个年轻民兵也回头说道。
“典风,男,十九岁,辽宁泽水镇六组,英武祠后人。”
“嗯,报仇!”
被称作大郎的壮汉在妇人面前跪倒,磕了几个响头。
“打匈奴,打扶余,打肃慎,打鲜卑乌桓,周边的地盘可都是鹰击将军跟虎贲将军两人跟着君上一点点的打下来的,谁不想进去啊。”
登记人员坐了回去,拿着纸笔开始登记,登记前他又问了一次:“我看了你们家的信息,你们还有一个幼弟今年才十三岁,你们确定要入伍?”
走出院子,典风将怀里的钱袋提溜了出来,从里面倒出了三十六枚白龙,然后将剩下的扔给了自己的弟弟。
二郎说着,大郎也从里屋走了出来。
“你啊。”
当他看到英武祠后人的描述时,站起身敬了一个军礼,两兄弟回礼,他们知道,这礼不是给他们行的,而是给他们的阿爷。
“嘿嘿,我这不是怕待会人多嘛。”
两兄弟点头。
“你们啊,军阵多风险,你们那个运气好的阿爷先一步去了神国,入了英武祠,娘不拦着你们,该去就去,给君上牵马提刀是你们的福分。”
“那好,阿吉!带他们两去甲组!”
“孩儿不孝!”
“人真多啊,下辖村的民兵都过来了吧。”
还没到校场呢,校场外就已经是乌泱泱的一片了。
原本,辽宁城十六镇,每镇十六村,每村五百至千户,但随着源源不断的汉朝流民跟匈奴俘虏被吸纳进来,于去年开始了村所加制。
而泽水镇因为周边的几个大泽被陆续抽干,增加了面积,所以又被添了七个村进去,成为了辽宁城下辖的一个大镇。
两兄弟同时伸手接过,朗声回道。
泽水镇,辽宁城十六镇之一,下辖还有二十三个村落,在十六镇中也算得上是一个大镇。
“跟我来。”
二郎典雷也跟着自己的兄长典风跪了下来碰碰几个响头磕了下去。
登记员身侧,一名英姿挺拔的卫士走了出来拱手应道。
“是啊娘,听雷弟的,孩儿不孝,要去搏一个更好的前程了,还请阿娘原谅孩儿的自私。”
妇人拍了拍典风的肩膀,轻声说道。
妇人伸手虚指了一下二郎,笑了笑,起身走进另一间里屋,从里面拿出了一个钱袋。
“你们兄弟三人用的都是君上赐予的姓氏,可莫要丢人。”
登记员见状,叹了口气不在劝阻,提笔将两人的信息登记。
身上穿着一件跟自己弟弟一样的皮甲,都是他阿爷在世的时候托人给他两做的。
“是极是极。”
等两兄弟离开,妇人眼角滑出几滴泪痕,连忙用袖子擦了擦,生怕自己的两个儿子回转时看到。
典风,典雷两人再次叩首,起身与妇人辞别。
阿吉看了两人,然后往校场东侧走去。
“没有问题!”
“走吧,时间可不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