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宋盼儿打着哈欠,怀揣着美好希望,寄出了《小狗还乡》的第一部,还有两个短篇投稿。
宋盼儿昨晚一晚上没睡,写了整整一夜。
陪着她没睡的还有丁敏。
听着宋盼儿床铺偶尔传出来,纸张翻动的声音,她好奇的百爪挠心,翻身打滚了一晚上。
总算熬到了第二天,趁着宋盼儿不在寝室,她偷偷跑到宋盼儿的床铺前,到处翻了翻,从枕头下面拿出了个作文本。
“这是什么玩意?小狗还乡第二部?这是啥?”丁敏翻着作文本,嘀嘀咕咕的读着。
“盼盼回到故乡后,虽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与好朋友钱多多的分离,让它...”
“放下!”
刚寄完信回来的宋盼儿,正好撞见丁敏在偷看她的稿子。不由得一声怒喝。
正在偷看的丁敏被吓得一抖,猛地抬头撞到了床栏杆上。
“哎呦~我的头...”
“丁敏,谁许你乱动我的东西了?”宋盼儿一把抢过丁敏手中的稿子,冷冷的质问道。
“有什么了不起的?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谁稀罕看似的!”丁敏无理搅三分,甩手走了。
宋盼儿看着手中的稿子,翻了两下,还好,自己只是写了个开头,以后可不能这么随便放在明处了。
宋盼儿也没想着去告诉老师,毕竟开学这几天就能看出来,丁敏家和班主任应该是有些私交的,无用功就不用做了。
把稿子放进了书包里,宋盼儿背走了。
正值周末放假,三三两两的同学,拎着些小零食从校门外走进来,与宋盼儿擦身而过,那烤鸡架的香气直冲宋盼儿的鼻子。
宋盼儿吸了吸鼻子,颠了一下书包,目光坚定的去了学校后面的家属楼。
铁路中学成立于一九六八年,前身是铁路局职工托育班。
早期为了解决铁路工人家属的住房问题,铁路局在这附近,建了一大片的职工家属楼。
后来铁路局搬迁,学校扩建,大部分职工楼被拆迁,只留下一个铁路家园小区,作为新学校的家属楼。
小区周围,各种生活配套设施非常完善。铁路医院、铁路商场,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活动广场。
宋盼儿绕着小区转了一圈,很是满意,打定主意,要在铁路家园里买一个房子。
以后自己就可以不用住宿舍,奶奶每天摆摊也不用来回坐车折腾了。
这时候房产中介很少,要想买房,除了去售楼处买新房,再就是熟人介绍。
宋盼儿哪里也没去,直接找到了小广场,凑到几个聊的很热闹的老太太旁边,笑了笑,搭话道:
“奶奶们好,在这晒阳讷?”
“嗯!你哪家的小闺女?看着眼生啊!”
正中间一个戴着眼镜的老太太,爽利的接过话。
“是眼生,真没见过!哎!你们说,是不是比那钙片广告那小孩长得好看?”
“确实,比电视上的好看!”
“你看那小鼻子小眼睛,真水灵。”
......
“孩子,你不是这家属院的吧?”
几个老太太七嘴八舌的,宋盼儿张了几次嘴,都没接上话。总算,戴眼镜的老太太开口了,把话题扯了回来。
宋盼儿赶忙张口,“奶奶,我现在还不是家属院的,但是我看咱家属院环境啊、人啊都挺好的,想着问问您,这小区里有没有卖房子的,我也想住这块。”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宋盼儿先给这帮老太太,戴了个高帽儿。
“那你可真有眼光,我们这家属院那才好呢!前几天...”
旁边的老太太又开始把话题往偏了扯,宋盼儿忙接过话,“是呀!我转了一圈,是真好,奶奶们,咱小区有没有卖房子的人家啊?我想买。”
“卖房子的可不多,这么好的小区,可没听说谁想要搬走。”戴个小礼帽的老太太最爱说话儿,一听宋盼儿说要买房子,立马就接上话了。
“确实没听谁说卖房子”其他老太太也附和着。
“诶!那个王清华是不是要退休了?她不得搬去和她儿子住啊?她房子不卖啊?”
戴眼镜的老太太突然想到这茬事,就说了出来。
“诶!你别说,她还真有可能卖房子,她儿子在京市,她不是经常炫耀京市房子有电梯么?还真有可能搬去和她儿子住。”
宋盼儿本来都不抱希望了,听到这话,心又活动了起来。
“奶奶,您能帮我打听打听不?我真挺喜欢咱们小区的。”宋盼儿看着戴眼镜的老太太,满脸恳求。
“中,反正也是坐这里唠闲嗑,我跟你走这一趟,去问问王婆子去,姐几个,你们先唠着,我一会就回来。”老太太站了起来,拍拍屁股,爽快的说着。
“去吧,去吧,快点回来,一会回来晚了,毛嗑都没了。”
“就你们几个老帮菜,加一起拢共没几颗牙,能嗑多快?”
“哈哈,没牙也不耽误吃。”
和几个老太太调笑了几句后,戴眼镜的老太太领着宋盼儿走了。
路上,这个乐于助人的老太太,嘴也没闲着,一直在给宋盼儿说这小区的人有多好,住着有多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