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自小与太子妃相熟,说是一句手帕之交也不过分,更未想到对方如此算计于她。
李谆因是假皇太孙,事发之后,恢复真实身份,同亲生父母一般,同贬为庶人,一干姬妾随他同入皇陵。
李训由杨家护送重返京城,入大殿拜见皇帝、皇后、太子妃,一家团圆。
皇帝考究了李训的文武才华后,颇是满意,择日封为储君。
皇后、太子妃则忙着为皇太孙挑选太孙妃、侧妃。
归来的李训,无论是容貌、才学,无一不是上乘,尤其是他的书法丹青、武功,得了琬琰的真传,满朝没有不夸赞的。只他的书法丹青一出,收割了满朝九成的文臣,还有一些则是嫉妒,这是当场留下墨宝,想说人家是哄骗都不能,皇家要出一个大才子了。
皇帝很是得意,这是他孙儿,虽然流落在外,但确实是个人物。
“杜爱卿,杜爱卿……”
大学士痴迷太孙的书画,简直就像是久渴之人逢甘霖。
有人提醒时,他才回过味儿,抱拳道:“启禀皇上,朕有一女,现有十七岁,发愿定要嫁个大才子……”
皇帝道:“上次皇后与太子妃有意,是你说你女儿正在议亲,怎么现在没议了?”
“议……议亲了,没合上八字,又黄了……”杜大人结结巴巴,上次是怕皇家妇难做,可现下一看储君这才华,看字如看人,能有此书画的储君配得上自家女儿。好歹得把话给圆上,上次本就是随口扯来的谎话。
皇帝得意了,我孙儿好,你们以前瞧不上,以为在外头不学无术,以前吴王使坏,败坏他的名声,现在见识到了,一个个不当纨绔,倒捧成才子了。
李训抱拳道:“祖父,今儿出来时,答应了祖母陪她用午膳。”
皇帝看着外头的日头,“去吧。”
李训在皇后宫见到了长成少女的崔诗若。
皇后说午后要小憩,留了两个年轻人说话。
李训道:“诗若妹妹,我要娶亲了,你虽好,但心太软,做不得正妃,但可为侧妃。你若有心,我与祖父那里为你争取侧妃之位,也会尽力护你一生;若你无心,我便求情,让祖父封你做郡主,风风光光嫁离皇宫。”
让她做侧妃?
崔诗若知李训的性子,只是这一世他的命运早和前世不同,她瞧过他的字,得过仙人指点就是不同,可以说他是一个真英雄、伟男儿,文冶武功必将不俗。
她从未想过嫁给除他以外的人,可是嫁给他又真是她所求。
“训表哥,可容我思量几日。”
“三日如何,你若应,我娶你为侧妻,可允你与正妃同日嫁入东宫;你若不应,往后我视你如妹。”
“诗若多谢训表哥,诗若斗胆,能否请训表哥与皇上求情,放了我姑母。姑父与孙氏所行之事,我姑母原不知情……”
“你姑母的事,我已经求过皇祖父,皇祖父已令人传旨崔家,让崔家派人将你姑母接回崔家养老。”
“多谢训表哥!”
崔诗若的心乱极了,她很矛盾,一面想嫁给更完美的李训,一面又不想做宫里的女人。
小薇近来听到的都是宫女们如何夸赞皇太孙的绝世才华,皇太孙写诗了,皇太孙画了一幅什么样儿的画,就没有她们不议论的,也至小薇也将皇太孙当成神仙般的人物。
崔诗若让小薇出宫传信,崔家父祖回了信,让她同意太孙殿下求娶,说即便是侧妃,这也是莫大的荣耀,如此连杜大学士都巴巴地要将女儿嫁给殿下。
崔诗若、杨宝珠、王采月三女同嫁皇太孙殿下。
王采月祖父是鲁国公,父亲又是兵部尚书,被封为正妃。
杨宝珠是太子妃娘家杨氏的嫡女,在崔诗若的前世,嫁给李训的是庶女宝钏,李训成为储君后,杨家觉得嫁庶女给他不够看,将珍若明珠的杨宝珠嫁给了他。此次则是皇后的意思,说太子妃糊涂,自己的儿子被人换了都不知道,无论是她本人,还是身边人都不够细致,但凡她自己立起来,或是用的人可靠也不会出现这种事。
因着皇后瞧不上太子妃,杨宝珠也未能成为正妃,只得了一个侧妃位。
崔诗若的出身、身份与那二位比,实在比不上,崔家就是书香门第,连爵位都没一个,她所仰仗的不过是在皇后身边生活两载,得过皇后教导。
李训大婚,先是去两位侧妃那儿坐了一会儿,说了几句暖心话,这才到王采月寝宫,他是个重规矩的人,行事滴水不漏,再因人年轻,长得俊,兼具文才武功,不到半个月,就将三个女人迷得眼里、心里只他一个人。
琬琰以为三个女人会争风吃醋,可三个女人却在李训的说项下,做下约定,无论她们如何斗,不能伤及后辈子女,只要她们做得好,他可以只与她们三个生活一辈子,绝无他心,李训希望他们能效仿娥皇女英和平共处。
琬琰从来不知道,这小子哄女人的手段了得。这几日给正妃绘了一幅画,回头就给杨宝珠写一首情诗,到了崔诗若那里便是一幅饱含深情的对联,玩得直溜。
时间一长,书法字画归了正妃,情诗归了杨宝珠,对联、下棋便归了崔诗若,谁也不吃亏。
琬琰曾说,明君与好丈夫难以共存,可李训做到了,因后宅三妻相处和睦,他兑践诺言,六年后皇帝驾崩,他登基之后,再未添置后宫。
王采月封为“皇后”赐封号“圣”;杨宝珠得封“贵妃”,还特意赐了个封号“珍”意为珍爱、珍贵,人称“珍贵妃”;崔诗若因才华过人,封号“华”,位同淑妃,又称华淑妃。
三个妻子唯王皇后一个接一个地生儿子,杨、崔二人前头生的都是公主,王皇后连生三个皇子后,杨宝珠生了一个四皇子,崔诗若生了一个五皇子。
李训长子封太子,另四个儿子先各封郡王,成人后晋封亲王爵,一生励精图治,他将自己的武功、文学传给了五个儿子。
五皇子从文,杨宝珠之子与二皇子从武,三皇子因自幼体弱,极好风花雪月,偏读书不如老五,却也有几分才华本事。
才华横溢的圣朝第三位皇帝,开启了盛世,这里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