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一片丹心你自己知道,我只劝你一句,莫要为了蝇头小利,就目光短浅、到处树敌,以免日后获罪,连累家族!”卫绍光咬牙道。
卫绍祖冷笑道:“树什么敌,你还不是怕我把你的靠山给得罪了,人家不搭理你了!
你真以为那肖翰是真心要提拔你啊,他还不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党羽,得了个差事就傻傻捧在手里当个宝,殊不知你不过是他挑中的一个马前卒罢了!”
“我自好好做差事,不像你好高骛远,你就不怕皇上怪罪你吗?”卫绍光看得清楚,皇上很看重肖翰大人,卫绍祖这样做,皇上心里肯定不快!
“我是对事不对人,皇上怎么会怪罪我?肖翰就算厌恶我,他也不敢在此时给我穿小鞋的。”
卫绍祖想起自己的杰作,十分得意。
没错,京城的流言,就是卫绍祖自己传的。
他早对肖翰青眼卫绍光,无视自己而心存怨怼了。
那日便趁机会讽刺了肖翰几句,只是回到家便清醒过来。
马上就是大察了,肖翰作为吏部尚书,大察的实际管理者,对于此次考核有绝对的话语权,自己在此时得罪了他,对方怕是借大察的机会来整治他的。
卫绍祖后悔不迭,想着破解之法,有人便给他支了个招,让他把这件事传出去,广而告之,肖翰碍于名声,便不敢轻举妄动了。
卫绍祖听了满心欢喜,立即叫人去办,不过一两日,连京城方圆几十里外的人都知道了,肖翰若是想在大察里做手脚对付他,那光是舆论就够他喝一壶的了。
所以卫绍祖笃定,肖翰是不敢轻易把他怎么样的!
肖翰此时也从121的监控里得知,那煽动舆论的人是卫绍祖指使的,他并不意外。
只是那给他出主意的人,却是刑部给事中王铭远。
此人行事低调,在同僚中口碑也不错,但他有一个身份,让肖翰格外在意。
那就是他是当朝内阁首辅、徐东来的门生。
徐东来是个沉默寡言之人,见谁都是笑呵呵,鲜少跟人红脸,俨然一副老好人的做派。
只是不知这老好人的面孔后,竟藏着另一副面孔。
幕后主使是徐东来,肖翰大概知道他针对自己的原因。
内阁是个讲究论资排辈的地方,首辅,次辅,大学士一二三,一个一个,排着队晋升。
梅瑞河做首辅时,徐东来就是次辅。
现在梅瑞河没了,轮到徐东来做首辅了。
只是当初皇帝信任他,有意提拔他做首辅,但肖翰以自己资历浅,婉拒了。
后来皇帝还是破格让他进了内阁,直接升做次辅,政事上也多向他询问意见,使得内阁首辅形同虚设。
这倒是给肖翰提了个醒,对他不满的恐怕徐东来一人了,大学士刘芳心里估计也有疙瘩,毕竟他是直接插队插在人家前头的,对方就算不恨他,也很难没有想法。
知道了幕后主使,肖翰心里一点也不轻松。
对于徐东来的想法,他觉得无可厚非,但涉及自己,他肯定是不会让步的。
他又不是圣父!
得给对方一点眼色瞧瞧,不然以后那些言官有样学样,都跑来学卫绍祖,那他就没安生日子了!
就在这个关口,梅绩一家人被接到了京城,皇帝吩咐徐景,把他们都安置在诏狱,好生看管。
梅绩的爹娘听到梅绩投降鞑靼的消息,惊恐万分。
梅父根本不敢相信,当场就急晕了过去,醒来后就担心朝廷会发落他们,正急得团团转的时候,锦衣卫来人了。
锦衣卫的大名,大庆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梅家被带到京城,惊慌不已,就怕皇帝震怒之下,将他们一家都杀了。
不过到了诏狱后,锦衣卫只是把他们关了起来,住的牢室也是干净整洁,一应生活都有人照料,一点也不像要问罪的样子。
难道朝廷是把他们带到这里控制起来?
想到这里,梅父心里稍稍安定了些,他是不信儿子会叛国投敌的,锦衣卫这么对他一家,看来皇上并没有大怒,此事还有回旋的余地,太好了。
想通了这点,梅父便安慰了家里的女眷。
“你们别担心,看样子,朝廷暂时不会动我们,等到绩儿回来,我们就能沉冤昭雪的。”
梅母泪流满面,抬起头希冀地问道:“老爷,绩儿真的还能回来吗?”
“是啊,公公,官人他......”梅顾氏搂着儿子女儿,泣不成声道。
“放心,绩儿你们还不了解吗,他忠肝义胆,断不会投降蛮夷的!
此事中间一定有隐情,现在朝廷没有杀我们,就说明上头有人也知道,正在查,等查清楚了,就能放我们出去了。”
“太好了,太好了,绩儿没有投敌,太好了。”梅母总算找到了一丝慰藉,破涕为笑道。
肖翰决定暂时按兵不动,有人却尝到了甜头,暗地里决定憋个大招。
几日后,又一次朝会。
元明帝再一次按下了几个御史要求严惩梅家的决议,众人看到了皇帝的心意,纷纷偃旗息鼓,不再提起。
“众卿可还有事要奏,没有那便退朝吧!”元明帝准备散朝。
忽然听得一人高声道:“皇上,微臣有本奏。”
元明帝转头看去,皱起了眉头,无他,因为说话的人正是卫绍祖。
百官们一见是卫绍祖,心头不知怎的,感觉要有大事发生了。
“你有何事要说啊?”元明帝有些不悦道。
卫绍祖颇为兴奋道:“启奏皇上,微臣要弹劾吏部尚书肖翰。”
平地一声惊雷响起,声振寰宇。
又如一颗炸弹被扔进深水里,瞬间激起千层浪花。
元明帝看了肖翰一眼,见他没什么表情,也便没开口。
卫绍祖以为皇帝默认了,便递上一本折子,自顾自地说道:“皇上,微臣要弹劾肖大人收受贿赂,以公谋私。”
一谈收受贿赂,朝臣中有不少都亮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