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本初也出列道:“启禀皇上,臣以为臣大人所言甚是。
北狄自辛亥首领起,就同我朝交好,二十年来边境安逸,只有延续和亲政策,才是长治久安的治国之策。”
也有武将看不过去了,站出来高声道:“皇上,周边部落交好是一回事,可北狄欺人太甚。
我怏怏大庆,愿意和亲于他们就是恩赐,他们还敢故意挑衅,分明是没把大庆放在眼里,若一味忍让,只会让他们觉得我中原羸弱,以后定是变本加厉。”
“皇上,周将军说的对,不能答应北狄人。”
“如今大庆,西北有鞑靼虎视眈眈,东南又有倭寇骚扰,闽南还有逆党未剿灭,若是再贸然跟北狄开战,只怕瞬间就会烽烟四起,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不错,那蛮夷不足为据,但要先将内忧除去,方才能腾出手来,多线作战,耗费巨大,国库恐难以支撑。”
“那钱不留着打仗,难道留着和亲,白送给北狄人啊!”
“倭寇在东南早就不足为据了,去岁鞑靼人来犯沙州,反被常将军大败之,就算届时来犯,一时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为何要受气于一个北狄!”
主站主和的两派,吵成一团。
元明帝扶额,想战吧,主和派的话也有道理,想和又咽不下这口气。
为难之际,元明帝不由得看向了肖翰。
肖翰也在观察,感受到皇帝的目光,起身行礼道:“启禀皇上,臣以为与北狄之战,不能避免。”
“北狄同鞑靼一样,都是以放牧为生。他们没有城池保存和交易物品,过度依赖自然,一旦遇上天灾人祸,游牧经济就会遭受重大打击,便会本能想转嫁损失,劫掠中原,这是由民族本身的经济形态决定的。
即便是一时议和,也改变不了两者对立的本质。”
元明帝听了连连点头,拍着座椅道:“先生这话,深得朕心。”
主和派一看肖翰说这话,一时都有些犹豫了。
须臾,徐东来出列道:“启禀皇上,臣有话要说。”
元明帝道:“徐爱卿但说无妨。”
徐东来道:“大国之威,不可不立。然战争亦不可轻易开启,事前要经过周密的计划和准备。
肖大人主战,不知相应的准备,都有了吗?”
“军需钱粮,谁人统帅?谁人出战?作战的计划可有?”
“若是闽南逆党趁机联合鞑靼再次作乱,朝中可有相应的计划应对?”
徐东来的话说得铿锵有力,言罢便看着肖翰。
肖翰微微一笑,颔首道:“徐大人不必着急,我并非主张即刻开战。”
“戎狄人擅长骑射,不管是鞑靼还是北狄,他们的骑兵作战能力,都要胜于我们。
要想与他们全面开战,就必须先训练强化我们自己的骑兵军队。
好在现在高产良种已推广至南方,百姓普及度极高,粮食方面可暂时不用忧虑。”
元明帝想想也是,中原军队在骑兵方面确实不如北方那些蛮子。
常誉他们也就是占着守城的地利,想要大规模野外作战取得胜利的,少之又少,去年若不是梅绩诈降,也不可能重创鞑靼。
“那这国书?”
罗国栋出列道:“启禀皇上,臣以为这都是北狄的挑衅之言,不必理会,和亲之事,自然该是我们大庆说了算。”
嫁不嫁公主,送多少嫁妆,都该是他们做决定,北狄算个屁!
元明帝道:“罗卿说的是。”
之后便散了朝。
皇帝召了肖翰去御书房,询问这骑兵之事。
肖翰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臣以为可以在边境就地招募兵勇,也可以吸收一些北狄人,单独成制,加以赏赐动人心,他们本来就是为了利益来掠夺的,要一些散民反戈并不难。”
“那谁人负责此事呢?”元明帝问道。
肖翰道:“皇上不妨从御林军底层提拔一批有经验的将士,一来御林军将士都是勇武之人,善于作战;二来天子亲军,对边境新军也有震慑力。”
肖翰没有直接推荐人选,这种事,还是应该交给皇帝自己做。
元明帝点头:“御林军中确实有不少好苗子,朕心里有数了。”
肖翰从御书房出来,便回到吏部当值了。
罗家栋见他来了,立即拿了一推荐册上来,说道:“大人,这是下官们拟定的几个边陲小地的知县和知府人选,请您过目。”
肖翰接过来一看,仔细看了几个人选的资料介绍,大致都没问题。
拿着笔勾了,只独留一个没有。
罗家栋看见,是安固府知县——候选人:钱清芳。
不禁问道:“大人,可是这人不妥?”
肖翰笑道:“这钱清芳人如其名,清正廉洁,但听说他性格古怪,得罪了不少人,这才被人排挤到安固府的吧!”
罗家栋讪笑了两声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肖大人,这钱清芳性子确实是古怪了些,人缘不好。
安固府在边陲,蛮荒清苦,很多人都不愿意去。
我们几个也实在找不到人了,正好钱清芳任上满期了,他是同知,让他做安固府知府也是升职,也不算为难他。”
肖翰摇了摇头:“你这话不老实。
此番和亲,估计北狄会借机挑事,一旦他们有所异动,那靠近的安固府便首当其冲,朝中人谁看不出来。
所以这接任的知府人选就成了问题,谁也不愿意去,就怕蛮夷来犯,不是死于非命,便是失职被罚。
你挑钱清芳去,没有战事还好,若有了,你不是让他去送死吗?”
“这......”罗家栋讪笑道。
“钱清芳虽然清廉,却为人迂腐,又从未接触过军事,让他坐镇安固府,岂不是置当地的百姓于水火之中!”
罗家栋听出肖翰言语中的怒气,连忙躬身请罪道:“是下官的不是,一时疏忽了,只想着和亲会有用,一时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