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上。
许东站在船头的甲板,手里捣鼓着天气收音机。
“今日许村天气,晴,微风,风速……”
“今日许村近海海域天气,晴,微风,风速……浪高0.2米……”
“今日1号海域天气,晴,微风,风速……浪高0.1米……”
他开的音量很小,这个声音只有他自己能够听见。
其余人也不知道许东在干嘛,他们也没有过来打扰许东。
黄炳锐不是第一次坐船出海了,以前他来许东村里的时候也跟村里的渔民们出海过几次。
所以他并不晕船。
不过即便出海过几次,站在船上面对着茫茫大海时,黄炳锐的心中都忍不住会有一种害怕的感觉。
这种感觉就像是把自己的小命交到别人的手中,别人随时可以拿走一样。
毕竟大海太大了,整个世界的海洋加起来肯定要比陆地大得多。
当然,这种感觉会随着他上船的时间增加而变淡。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左右,黄炳锐的心里就不再害怕了,转变成了好奇。
以前跟渔民出海的时候都是他在一旁看着,从来都没有动过手。
这一次,他就要亲自参与到捕鱼的活动中了。
“老爸,我们还是先去收延绳钓吧。”
今天系统划分出来的两个已到过的海域不管是1号还是2号,都是风平浪静的好天气。
所以不管去哪个位置都是合适的。
当然,那个小岛所在的海域如果要抽水坑的话估计是不行的,因为不可能每次涨潮都恰好能碰上有鱼跑到那个小水坑里面,得要多等一段时间才行。
所以如果要上之前的那个小岛,那就只能上去钓鱼了。
而许东之所以要先选择收延绳钓,是因为他在捣鼓着天气收音机的时候,发现系统的运气值已经被消耗掉了一部分。
所以还是趁着上钩的鱼还新鲜,赶快过去把鱼给收了才对。
对于许东的提议,许路广当然是没有意见的。
他觉得自己的儿子是有妈祖娘娘庇护的,那么许东指到哪里,说不定妈祖娘娘就已经在那里为许东准备好了鱼获等着许东去捡。
调转船舵,铁皮船就朝着昨天他们下延绳钓的位置驶去。
……
半个小时后,船只抵达了目的地。
先停好船,许路广便招呼着黄炳锐,“炳锐,你今天上午的话就先站在我们旁边看着我们是如何收起这些延绳钓的,如果你感觉自己学得差不多了,那就可以上来帮忙了。”
“好的爸。”
黄炳锐点头说道。
这边的人管妻子的父亲叫岳父叫爸都行。
之前叫岳父,是因为他感觉到了许路广的疏离,叫爸怕被怼。
如今许路广有了好脸色,那黄炳锐自然会换回以前的称呼。
许东已经启动了卷线的机器了,阿德站在一旁瞪大了眼睛,等着第一条鱼获从他的眼前经过,生怕漏了任何的一条。
黄炳锐见状,便站到了阿德的身旁,仔细看阿德是如何操作的。
顺带着,他也想跟阿德这个家伙搞好关系。
毕竟阿德一看就知道是那种会搞事情的人。
不过还没有等他开口,眼尖的许东便看到了有鱼上来了,他喝了一声:“来了!”
阿德立马进入战斗状态,伸着戴好手套的手随时准备收鱼。
“东哥,是巴浪鱼!”
巴浪鱼是当地人对蓝圆鲹的称呼,这种鱼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海鲜中的佳品。
关键是这种鱼的产量大,在近海地区通常人们都是采用灯光围网的方式对其进行捕捞,产量很大,所以这种鱼的价格也不高,在海鲜贸易市场4块钱就能买到一斤。
当然,这种鱼最好卖的时候是在冬天,因为冬天的巴浪鱼肉质最好。
绳子上面不止有一条的巴浪鱼。
一条主线下面一般都分有好几条子线,每条子线都绑着一个鱼钩。
被拉出来的这条绳上面有20来个钩子,其中有15个钩子上面都挂着巴浪鱼。
比较尴尬的是这种鱼最大也就只能长到25厘米,体重最高也就300克。
眼下挂在鱼钩上面的巴浪鱼,看个头都是200克到300克之间的。
不过不管是许东还是阿德,甚至许路广也没有嫌弃这种鱼。
毕竟第一个绳结就有鱼获了,而且看样子挂得满满当当的,后面会有不小的收获。
第二条鱼也很快出现。
当这条鱼出现的刹那,阿德惊呼道:“哇铺!”(这个词作者没有解释过,现在解释一下,就相当于是卧槽的用法)
“是马鲛鱼!”
“好大的马鲛鱼!”
马鲛鱼学名鲅鱼,也叫蓝点马鲛。
当地人也有人称呼这种鱼为麻鲫的。
这种鱼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肉质坚实紧密,呈锥子状,大概与它游泳较快有关。
除鲜食外,这种鱼也可加工制作罐头和咸干品。
当地人喜欢吃鲜活的,咸干的也不拒绝。
当然,当地更多人还是更喜欢将其肉剁碎,制成当地的特色美食——马鲛丸。
许东比较喜欢的还是拿来红烧。
不过眼下这一条是红烧不成了,因为这条马鲛的确很大,看个头的话都将近10斤这样。
这样的个头他之前问过刘前进,收购价是70元每斤。
虽然靠近山区,但黄炳锐那边还是能够吃到马鲛鱼的,经常会有小贩骑着摩托车,车上焊个铁架载两个大号的塑料桶走村过镇,里面就有卖很多品类的海鱼干。
鱼贩子还会大声地吆喝着:“卖鱼卖鱼,海鱼海鱼,又靓又便宜的海鱼咯!”
咸干马鲛鱼的和马鲛丸这些都有。
不过就算再怎么便宜,山区那边都会比海边贵上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