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万块一平米的别墅,是马天可以自己决定购买与否的婚房,朴家、刘家所有的人却连几万块也没见过。
“怎么感觉你心情不好啊?”马天抿了口热美式,开口问朴竹:“难道是觉得那房子太偏了?还是装修风格你不喜欢?我看那装修还是很有格调的,以为你会喜欢。”
正是马天以为朴竹喜欢那样的复古风格,才会询问房主家具是否会留下来。
“不是,那样挺好的。”朴竹摇头否认:“就是心情不太好。”
“怎么了?”马天一脸关切的问朴竹,生怕朴竹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没什么,我们快吃吧。”朴竹低头塞进嘴里一块牛肉,不想继续房子的相关话题。
牵扯到物质、经济条件类的话题,朴竹总不自觉变得窘迫,是一种没有底气的窘迫。
。,
两人吃过牛排后,也没在市中心逗留太久,朴竹便回了自己学校。
接下来的一周朴竹和马天都不轻松,马天忙着办理购买房屋、房产证过户的一应手续,朴竹则在跟随朱文涛和王玉涵选拔想要竞选宣传部干事的大一同学。
经过笔试、面试,最终确定了十名大一新生和朴竹一同在宣传部,只是这十人默契的把朴竹当作了部长定的接班人。
毕竟朴竹和他们同样是20级,却可以面试他们,如何运营公众号文章和短视频平台,朱文涛也教给了朴竹。
俨然一副部长心腹的模样。
大学的第一学期刚开始总是繁忙的,不自觉成为内卷之王的朴竹更是把整个大学的三门选修课一次抢完了。分别是一门创业、一门人文、一门音乐鉴赏。
好在大一上学期的专业课并不深奥,只是给学生打基础,宣传部每次去拍照,朴竹都能跟着去。与其他部门沟通工作时也都是朴竹出面,任谁都押宝朴竹会是明年的宣传部长。
不过朴竹自己对竞争部长的态度并不明显,始终保持一个佛系的心态,与部门里其他要强的干事关系都不错。其他干事只将朴竹这个娇娇弱弱的女生,当成是需要保护的妹妹。
朴竹既上课,又是宣传干事,又是班长,在校的17周匆匆而过。
放寒假时刘伟杰没再开车来接,马天留在学校训练,朴竹只好自己抢了一张高铁车票,搭乘高铁回家。
朴竹搭乘的高铁直通高考时的地级市,从地级市再搭公交车回到家所在的县级市。
朴竹坐在大巴车临窗的座位,贴着玻璃观看路上的风景。
车还未驶进汽车站,朴竹已看到了等在车站外的爸爸朴威。
朴竹一时间也忘了这是冬天,推开窗户开始朝爸爸朴威招手:“爸!爸!”
朴威吸了口右手食指与中指夹着的烟头,抬头看看搭着公车进了车站的朴竹,再低头看看被吸到只剩一个烟屁股,索性把烟头摁到路边的墙上,熄了烟。
车一停稳,朴竹便拉着行李箱冲下车,疾步跑到朴威面前。
朴威是骑着电动摩托车来接朴竹的,看到朴竹过来,一声不吭的接过行李箱,放到了电动摩托的踏板上,厚厚的挡风被与座椅正好把箱子稳稳卡在踏板中间。
“还是回来舒服。”朴竹坐到后座,两只手搭在爸爸宽阔的肩膀,脸颊也贴了上去。
脸贴上黑色皮制的羽绒服那一刻,是冰冰凉凉的,心中的安定感却是朴竹在东安时从未有过的。
“是不是觉得冷了?那你还不穿厚点儿?”朴威看了眼朴竹身上穿着的黑色呢子大衣,那是朴竹在东安用省下来的早餐钱购买的双面绒大衣。
对于几乎没有早八课的朴竹以及其他室友来说,早上是不可能早起的,早饭又是什么东西?
“这个不冷,可暖和了。”朴竹摇头否认。
“我看这儿就是一层绒,怎么可能不冷。”朴威不相信朴竹的说法,只觉得是年轻人为了风度不要温度。
朴竹进家门后第一时间就脱下外套,倒在床上,双臂、双腿伸展,喟叹一声:“啊~还是家里最舒服。”
刘丽看到几个月未见的女儿也是顿感亲切异常,拉着朴竹就要让她起来:“坐了一天车,多脏啊,先洗洗换了睡衣再躺也行。”
“哎呀~”朴竹娇嗔着,极不情愿,但还是被妈妈刘丽薅起来,将身上的衣服全部换成毛绒绒的连体恐龙睡衣,又去卫生间洗过脸,擦水乳时方才听到朴威拿钥匙开门的声音。
“嗯?爸,你去车库停车怎么停了这么久?”朴竹回过头来看着正在脱羽绒服的爸爸,往常停个车是用不了这么久的。
“我在楼下跟1楼那家人聊了会儿。”朴竹瘫坐在沙发上,看到在卫生间里擦脸的女儿,眼里满是慈爱与自豪:“还是回到自己家舒服吧?”
朴竹:“那当然了。”
即使朴竹在家和妈妈刘丽、其他刘家人相处时总是感到压抑得喘不过气,也不得不承认。
家对于自己来说不仅仅是住所,亦是慰藉心灵的港湾,是受委屈、生病时想回去的避风港,是身体与心灵双重疲惫时的疗养地。
可能正是如此,朴竹在家中才会越发的拧巴。既认为妈妈刘丽令人窒息,又割舍不断对父母的爱。
长此以往,又如何会自在洒脱。
“你不知道,自从你考去东安的大学,你爸逢人就说你考了个好学校。”刘丽怀抱朴竹身上的所有衣服,一股脑扔进洗衣机,拧开水龙头往洗衣机中接水用作洗衣服。
朴威并不认为炫耀自己的女儿是什么丢人的事:“咱们家这栋楼,乃至整个小区,考去东安的公办大学的都没有几个,更别说我家闺女在学校还是学生会干部,又是班长,妥妥儿的牛中之牛。”
“真是不知羞,朴竹都是被你给娇惯的。”刘丽拧开洗衣机推着朴竹出了卫生间:“一直在卫生间里干什么,快去把你行李箱里东西收拾收拾,往客厅里一放算怎么回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