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玄幻魔法>九重天之三国英豪> 第七章 暗流涌动 泰山匪首臧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暗流涌动 泰山匪首臧霸(1 / 2)

乾皇此时表现的如同期盼儿女幸福的慈父一般,李阑秀也闭口不谈昨日发生的不愉快。

朝天殿充满了温馨的氛围。

七皇子除外。

他的“好色”人所共知,并且由于极度自负,认为天下的美女都应该属于他。

原本想要和镇北军联姻,大多考虑的还是政治因素。

可是如今见过李阑秀真人后,忍不住生出了其他的想法。

散朝之后,杨运恰巧和杨睿走在一起。

“我有些理解你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连我现在都有些羡慕五弟。”

“英明神武的宣王什么时候也动了凡心。”

两人素来关系不睦,杨睿自然对其不假颜色。

“那是面对那些庸脂俗粉,可是如今却不同,恐怕就算神仙下凡也会动心。”

杨运越是称赞,杨睿的心里越是难受,不自觉的加快了脚步,想要摆脱前者的纠缠。

杨运却丝毫没有被嫌弃的觉悟,快步的追了上来。

“父皇安排郡主直接住进了汉王府,这就是给五弟创造机会,近水楼台先得月,我看不用等到大婚,汉王没准儿就能事先圆房。”

“宣王是没事情做了吗?况且就凭汉王那个病秧子,给他机会,他能把握吗?”

“别的事情不敢保证,面对如此尤物,哪个男人能够把持。”

“我们是皇子,不是市井之徒,告辞。”

杨睿再也不想听到杨运的“唠叨”,逃跑似的消失在宫殿拐角处。

李阑秀离开朝堂返回汉王府,并没有前往她的住处,而是带着王伦和她的贴身侍女“明照”直奔正殿而来。

“郡主,何事?”

不出意外他们果然被阻拦。

“我刚见过陛下,现在有事要和汉王商议。”

通传过后,他们被带到殿中。

杨逸端坐在主位,并没有起身相迎的意思,华佗则是陪伴在侧。

李阑秀则是大方的坐到了左首的位置,凝神看向汉王。

“殿下似乎对联姻十分不满。”

“难道郡主是心甘情愿。”

“我亲身入京还不能表达诚意。”

“大家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本王虽然愚钝,但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皇命在上,难道殿下想要抗命不成。”

两人初次见面,便开始了唇枪舌剑的激烈交锋。

“本王体弱,不想耽搁郡主大好年华,父皇恩宠,自然要感念于心,不过大家虚应故事就好。”

“汉王殿下真的这么想?”

“这不就是郡主此番来找本王的真正用意吗。”

李阑秀紧紧盯着杨逸,然后方才起身行礼。

“多谢殿下成全。”

她原本也不想因为一桩“交易”而失了清白。

只是没有想到汉王竟然如此通情达理,让她之前想好的说辞都未能派上用场。

看着对方俊秀的面庞,她鬼使神差的说了句“殿下莫非好男风。”

使得杨逸将刚刚饮下的热茶喷了出来,并且开始剧烈的咳嗽。

“本王的喜好和郡主无关,如果没有其他事,你们可以离开了。”

李阑秀没有想到对方竟然没有否认。

她所接触的青年男子,哪个不都是争抢着在其面前表现男性雄风。

杨逸却丝毫不在意在她心中的形象。

说明是真的不在意她的看法。

三人回到住所,忠叔正在那里等待他们。

“明照,如何?”

“小姐,汉王坏的很,他说的没有一句实话。”

明照天生感知敏锐,能够判断话语的真假,并且准确率极高,鲜有失误。

“很少有年轻男子能够在小姐当面表现的如此平静。”

王伦也给出了评价。

“汉王体弱多病,不具备武者热血,表现的平淡些倒也正常。”

忠叔则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只要他不来纠缠,我们大可以不理会他,反正都是将死之人。”

李阑秀则表现出冷酷的一面。

要知道她可不是养在温室中的花朵,而是镇北军中声名鹊起的领军人物。

小小年纪就已经是武帅前期武者。

这样的战力除了大皇子之外,其他人都不是李阑秀的对手。

关键她还智计百出,并且善于掌控人心。

因此深得其祖父喜爱,否则也不可能放心让她跑到京城搅动风云。

“我们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执行。”

“是。”

李阑秀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种宴会,很快就成为京城权贵圈子的焦点,尤其受到年轻一代的追捧。

每每看到她迷人的风姿,众人对杨逸的恨意又增添了一分。

陈淮南满面愁容的向书房疾走。

虽然只是京兆副使,无奈京兆尹朱子夫压根儿不理事,将所有事务都交由他打理。

为了诸多百姓,他又无法拒绝,只好全部承受下来。

但是如今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甚至就连京郊的农户都无法保全自家的土地,让他深感忧虑。

“长此以往,可怎么得了!难道大乾要终此一朝。”

“陈副使慎言。”

陈淮南没有想到自己书房内竟然会有其他人。

定睛看向安坐椅中的青年人,发现竟然是汉王。

其身后站立的两名老者也给人高深莫测的感觉。

“世人都言汉王体弱多病,早就已经退出了储君之争,可见传言有多谬误。”

看到杨逸的一刹那,陈淮南并没有表现出慌乱。

他的府邸虽然比不上朝中的一些大员,但同样是警卫森严。

汉王三人能够在不惊动护卫的情况下,神不知鬼不觉潜入到他的书房,本身就是实力的体现。

“陈副使不必惊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