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着自家老爹这般不要脸的话都说出来了,朱棣差点没脸见人。
娘咧,要是以后跟自家大儿子相认了,想起这些事儿,那这当皇爷爷、当父王的,还有啥面子?
可转过头朱棣就暂时不打算想这些事情了。
实在是,银矿一事太过诱人了。
哪怕朱棣只是一介藩王,也眼馋!
实在是大明朝廷太缺银子了。
大明的白银储量本就低,翻遍整个大明也没能找着什么大型的银矿不说。
最要命的是历朝历代的地主豪强、世家勋贵都有个很不好的习惯。
那便是藏银子!
往猪圈里藏、往地窖里藏,往各个犄角旮旯里想尽办法藏。
然后再换上绣娘精心织就的“粗布麻衣”,扮演个“耕读传家”的模样来。
这就是这些人这么些来独有的智慧。
尤其是在元朝统治时期,一为避税,二为避祸,家里的银子那可是藏得死死的。
哪怕如今到了大明,积重难返之下,这“狡兔三窟”“留条后路”“惠及子孙”的习惯还是传承了下来。
故而,大明无论开采多少银子。
最终这些手握大批良田、老家还有无数佃农附庸的地方
豪族,总能想办法用粮食、桑麻等各种东西把国库的银子弄走,然后埋起来。
这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顽疾了。
正因为如此,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对于朱高煜口中所说的银矿格外的感兴趣。
但朱高煜怎么可能让他们俩如愿。
这可是将来自己老爹起事之后跟朱允炆对抗的资本,可是老底子来着。
能告诉眼前二位一声,已经说得上信任有加了。
同时,朱高煜也在感叹,到底是商贾啊,眼见着有银矿的消息,这眼珠子都红了。
平日里张老爷子可是一脸的淡定来着。
想到这里,朱高煜觉着逗逗这老爷子也挺有意思的。
因此,装作一脸感慨的模样说道。
“老爷子、李叔,你们这么眼馋这银矿,在下倒是能理解。”
“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嘛!”
“可平素里一些小钱或者不甚重要的买卖,带上你们发发财也就算了。”
“也算是不枉你们相信在下的一番富贵。”
“但那银矿不一样,那可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银矿。”
“光是那白银储量,就占了如今整个世界的三成
以上,是能挖掘百年以上的超级大矿!”
“这天大的富贵,在下岂能轻易拿出来与人共享?”
“要知道,这可是我将来打算用作我父王起事的底牌!”
朱元璋和朱棣听到这话,呼吸都粗重了起来。
全世界最大的银矿?
虽然这父子二人不知道全世界有多大,但是单单就这银矿能开采百年以上这一条,就足够二人开始打起脑筋了。
老朱家农户出身,马上打天下,而眼前这父子俩又是最信奉强权那一套的,这眼瞅着有笔天大的买卖在眼前,能忍住才奇怪了。
朱元璋嘿嘿一笑,似乎丝毫不在意刚刚自家大孙子的拒绝一般,反而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小友,你如今有船队能出海,之前听你所说,人手怕是也不缺,那你为何不直接先把那银矿占了呢?”
这问题,属实有些超纲了,但朱高煜只是楞了片刻,便玩味的看着眼前的这位老爷子道。
“道理其实很简单,如今在下不过是个没见光的藩王私生子。”
“若是让人知道手头有了海量的银钱,那无异于稚子持金过闹市,别说我自己了,就是我父王也保不住我!”
“毕竟
,这数量委实有些多了!”
这话一出,朱元璋父子俩倒是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这个理由倒是颇为实在。
不过……
朱元璋仔细的打量了朱高煜一眼,心中暗暗感叹道:“自家到底是怎么出这么个生而知之的麒麟儿的?”
“这年纪轻轻手段高超也就算了,少年天才也不是没见过。”
“可为何这同样年纪轻轻的,比起那允炆来,不仅手段老辣了不止凡几,关键是这心性强了何止百倍?”
“允炆只是因为立储一事,就能在朝会之上大惊失色、举止失措。”
“可高煜却明明干的是这最骇人的大事,却滴水不漏、处处打埋伏。”
“唉……人比人气死人,这么些年允炆到底学了些什么东西。”
朱元璋再次感叹齐了自己对于皇宫里那个孙子的教育失败,虽然往日里太子还在的时候,他也没太过注意也就是了。
可朱棣却没想那么多,他就一个想法。
自家大儿子,对自己太好了。
固然这提前好些年就为自己将来造反、登基的事儿做准备,说起来有些吓人。
但从这些天自家大儿子的那些安排、举措来看。
一桩桩一件
件的,拿出来都是花了大心思的。
那是这下了大力气的。
不说其他的,看看眼下这个巨大无比的地下城镇,还有大量的工坊、人手、粮草、兵刃乃至火器。
这些事情,可都是为了他的将来做的准备。
只要将来真出现朱允炆登基消藩的情况,那么燕王府立刻就能以这些家底迅速崛起,而后疯狂扩张。
朱棣固然对自家老爹那是实打实的敬仰、佩服,也绝不敢在老爷子还在世的时候,有什么其他心思。
可若是老爷子不在了,真要是朱允炆那小子登基,那就不好说了啊。
自己可看不上那小子,而且那小子似乎从小就跟自己不亲,看自己跟看仇人似的。
既然如此,那自己何必畏畏缩缩?
想到此间,朱棣心头一片清明,头一回在老爷子面前挺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