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给老祖宗直播坟头变景点> 第160章 Judy,别纠结名分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0章 Judy,别纠结名分啦(1 / 2)

【后面我们Judy感觉是爱上了下西洋开盲盒的感觉,毕竟每次郑和回来都会给他带各式各样的土特产。

像是第四次下西洋还带回来非洲黑人,哪怕是朱棣是皇帝,那也很新奇啊。】

别说朱棣,就是其他看到真正一身黑的人都张大了嘴巴,比之前天幕演示的小人还要黑。

海外的人居然长这样?

难怪人家上瘾,换他们也觉得新奇啊。

自家地大物博,但什么好东西都是先给皇帝,该看的都看过了,别人家虽然不是那么实用,但新鲜啊。

【朱棣在世时,郑和基本上就一直在下西洋,一直六次。

等到第六次郑和回来时,朱棣已经去世了。

而朱高煦呢,他没那么好大喜功,要是郑和前面几次带回来的都是什么良种、金银矿石什么的,他还可能支持花费浩大的下西洋活动,但显然不可能。

所以他登基以后就停止了这个活动,但大家也知道,他前面监国太子当了很多年,但正儿八经的皇帝就当了十个月。

实在是太胖了啊,都影响到健康,好口腹之欲。

而郑和闲置的这段时间倒是有功夫和太子朱瞻基讲讲下西洋的事情,等到朱瞻基一登基,重启了这个活动。】

朱棣眼刀子开始飞向胖大儿,不是因为下西洋,而是因为他吃到影响身体。

这个问题一直都是他们努力的点啊,朱高炽苦下脸来,他爹怕是又得下狠手了。

本来现阶段已经在吃草了,过了今天该不会更加苦吧?

【第七次,也是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他死在了航海途中。

或许是预料到自己生命即将走向尽头,在出发前他找到自己的好友交代了后事。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巨大的,遗憾的是,明朝耗费巨大财力,郑和顶着危险下西洋的资料,后来被兵部尚书刘大夏全部焚毁。

因为当时的皇帝想要重启,明朝就是这么一个复杂的王朝,因为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很多次都有触及到发展的机会,可因为种种缘故,失之交臂。】

谁也不能保证朱见深重启下西洋活动就能改变历史进程,可是,万一呢?

万一在下西洋的活动中发现了良种,意识到东西方发展的巨大差距呢?

因为期待,所以遗憾。

刘大夏?

朱厚照知道这个臣子啊,还很有美名。

一想到这里冷哼一声,这些文官都是如此,沆瀣一气,威风得不行,连他这个皇帝都得看他们脸色。

其他人也是满眼的不赞成,不说别的,他们想要都没有。

真以为大海就是有船就能走的啊,郑和几十年的经验可是无价之宝。

你因为想要阻止皇帝就一把火烧了,先不说短视不短视的问题,明朝皇帝如此好脾气的吗?

前面朱元璋和朱棣不是动不动就杀人吗?

朱元璋/朱棣:说就说,干嘛把我们说成杀人狂魔?

被杀的鬼:你们说呢?

朱棣同样愤怒啊,他花了钱的啊,居然把这些一把火烧了,这跟挖他的心头肉有什么区别?

朱元璋冷哼一声,“后世的文官好威风啊!”

一听这阴阳怪气的话,洪武的臣子都沉默了。

他们真是替后辈承担了太多,哦不对,按照天幕说的,他们大部分都被送走得干干净净,算起来后世的文臣绝对不是他们的后辈。

更气了。

【朱棣还有一个流传得意之作——《永乐大典》。

武功是够了,也得来点文治嘛,他也知道自己在文人里面的臭名声,下令“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类似于一本百科全书,两千多人连编带抄,从永乐二年一直到永乐五年,全书22900卷,11095册,汇集了古今图书近八千种。

该说不说,朱棣的目的达到了。

只可惜的是,先不说正本在不在永陵,单说副本却是惨遭浩劫,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800多卷散落在世界各地。】

朱棣还没高兴一会儿,又听到一个噩耗,心痛的捂住胸口。

这都是在干什么啊?

他好不容易便本书,干什么给他玩这一套,该不会还要去挖他的陵看看有没有正本吧?

林书:那倒也不会这么丧心病狂,就是可惜啊,要是现在给她一个副本,想都不敢想啊。

姚广孝和解缙等人没想到他们正在干的事情居然如此有名,立马不觉得自家皇上磨叽要求多呢,前边编写的也得仔细检查检查。

等听到遗失损坏时,他们的心痛不必朱棣少。

解缙心里默想,还是得多找些人多抄几遍,手断不断无所谓,怎么能散落不全呢?

【后面朱棣儿子之间的明争暗斗咱们就不说了,朱棣呢活得也算是长久,逝世时65岁,虽然和现在动不动就七八十的平均寿命没得比,但那会儿要是高寿了。

毕竟还在打仗呢。】

得知自己能活这么长时间的朱棣本来很满足,人生七十古来稀,可想而知这个年龄段有多稀少,他已经算是皇帝里面长寿的呢,不贪心。

不过等听到平均七八十的寿命,连儿子们的明争暗斗都没法顾及了,这是怎么活的啊?

始皇帝/二凤:他们也很想听听,毕竟他们两个活得更短。

林书当然是不可能说的啊,因为两者相差的条件太多了。

【朱棣一生都想要叫自己名正言顺,更是做出种种啼笑皆非之举来掩盖自己的得位不正,很可惜太过拙劣了。

更遑论后面的好后辈直接给他安个成祖的名头。

但是,和李世民一样,因为他的功绩够大,因为他打出大明的刚强,他又是无比成功的一位皇帝。

后代对于靖难之役的可惜只有内耗,对于建文帝更是没有多少可惜。

所以啊,Judy,好好对百姓,好好治理大明,百姓会感恩你的,历史会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