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了,基本就是沿着蒙古征讨的路线,像是印度第一次出现火药,就是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路上。
成吉思汗啊,一代天骄,提到咱们就夸夸,没有多盘点元朝就适当的补在老祖宗身上了。
不过人家老祖宗是真的猛,好感度拉满,武力值拉满。】
“一代天骄?”始皇帝显然是察觉到了天幕的夸赞,不说什么吃醋那种拉低始皇大大逼格的话,但显然他意识到这是个异族中称道的对手。
就凭天幕三番五次见缝插针的夸赞,就足够了。
刘彻也同样好奇,“真不知晓这位异族首领到底如何天骄,居然叫后人如此夸赞?”
他们对异族可是没有任何的好感,注定做不了其乐融融的一家。
林书也没期盼着他们能现在就做到民族大和谐,起码得先打服了再说什么教化、融合。
大棒加大枣,永远的套路,但就是好用。
【别的不说啊,蒙古军队跑得那是真远,人家游牧民族打起仗来嘎嘎猛,在对越南和缅甸等国发动军事行动的过程中,将火药、火器的技术传入这些地区。
大明的时候,我们国家还把硫磺和硝石作为出口商品销给外国。
反正主打就是咱们发展,大家喝汤,当然,也不能完全抹灭人家‘引进’过去后自我的发展,但源头都在咱们这是事实。
但我们老祖宗也是挺有意思的,还挺喜欢和周边的国家做生意。】
其实是喜欢周边的小国朝贡,每年送上一些土特产到大明,然后捧回去一群金银珠宝丝绸,他们自然愿意做这个买卖。
至于气节?
小国嘛,还是先图实惠,别讲那些虚里吧啦的。
【出去南亚,蒙古人西征的路上通过战争还把火药传到了欧洲。
蒙古大军对欧洲的战争说出来都叫人羡慕,人家打得那叫一个痛快,不过元朝的版图最大也是因为当权者对外战争的疯狂。
当时欧洲还处于一个低迷期,天灾人祸那是叠满buff,旱灾疫病一个不落,本土战争频繁经济萎靡,蒙古帝国凭借着武力还在这些地方设立汗国。
成吉思汗西征时,打到了中亚西亚,然后经过波斯到了伊拉克。
再次感叹一声,我都没走过这条路,成吉思汗能带着人一路打过去,衷心服气。】
瞧着天幕表明蒙古西征的路线,说实话,他们也挺佩服的。
那都是什么地方啊?
虽然说不认识,但瞧着离他们中原也太远了。
皇帝和武将则是眼馋,但心里明白他们不可能如此做,朝廷要抽调如此壮丁投入到战争当中,那基本上是放弃本土的安定了。
只能眼馋看一看。
当然也有许多冒险心旺盛的人见到这份路线,立刻蠢蠢欲动:好想去。
【在《波兰史》一书中记载了蒙古打仗时使用了威力强大的火器。
人家的火药学家也是运气加大胆,当时就躲在两军交战附近的一座修道院内,抛开国家立场,人家那是在这种环境下,还偷偷描绘了蒙古士兵使用的火箭样式。
我都得说一句一心为国啊。
根据波兰的描绘,蒙古人的火器从木筒中成束的发射出来,木筒上还绘有龙头,因此被波兰人称为中国喷火龙。
呃……我还以为蒙古人军队刻的会是鹰,没想到居然也是龙,不愧是咱们一致的审美啊。】
众人点头,龙确实就是最厉害的,他们都喜欢。
就是这西方人取名字怎么怪直白的,而且这成吉思汗带着的蒙古军队怎么越走越远呢?
之前他们看到的远远不是结束,走这么远能跟得上补给吗?
还是说边打边补给?
【成吉思汗的脚步没有停下,后来蒙古军队又和伊拉克、叙利亚交上手,火器也被投入战争中使用,当时的战斗方士,人和兵械近战相斗还是占据主力,毕竟之前讲过火药的娇气。
但无论是近战还是远战,火器的威力绝对是一骑绝尘,别人吃亏了自然就会开始努力追赶、学习。
当时阿拉伯人对我国的称呼是契丹,他们的兵书有写学会了两种武器,分别是契丹火枪和契丹火炮,近战远战各一样,发展挺均衡。】
百姓:生气……好生气……那是我们的东西……
皇帝:该死的,又是熟悉的被偷家的感觉,更该死的是后面的朝代还被人反超了。
【蒙古大军带着火药还有骑兵席卷东欧大陆,人家可不迫切的想要发展研究火药,只是当时阿拉伯人最缺乏硝石的提炼技术,想要通过贸易进口,但蒙古又不是真的傻,也不会给他们时间。
蒙古人灭亡阿拉伯帝国后,建立起了伊利汗国,本意是为了蒙古军队在欧洲驻扎过程中提供火药,但不可避免的,被欧洲人偷学火药提供了方便。
其实人家阿拉伯人也不废,先一步学会火器火药的制造,在攻打其它欧洲国家时可是大杀四方。
蒙古刺激了阿拉伯人,阿拉伯人通过战争又刺激了其它欧洲国家,这就是使得火药一步步的传播出去。】
这叫人没法说出来什么责怪的话,人家蒙古都打到那里了。
说到底还是被人超了。
赵家皇帝:你们刚刚可不是这么说的。
【接下来就是欧洲对火器的疯狂研究期了。
1326年英国人制造了铁火瓶;
1345年法国人制造了铁炮;
1357年,英国制造了名叫“提拉尔的火器的武器;
……
在近代科学兴起后,都不能用超车来形容,而是把我们远远的甩到了后面,机关枪、迫击炮灯武器直接轰开了咱们的国门,穿透了咱们的人民。】
林书挑选了一些电视剧里面交战的场面,绵绵不绝的轰隆声下尘土飞扬,是一个又一个倒下来的身体。
哪怕前面隐约被天幕透露过,可看着不知道什么东西就炸飞一群人,看不见武器就倒下去的场面,百姓还是忍不住害怕。
他们见识到火器的厉害,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