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商鞅,咱们就再来说说北宋的王安石变法。
之所以商鞅的结局残酷还说幸运,便是因为后来千年沉浮里面,有太多竭尽全力而又无能无力的变法所在。
王安石便是其中的代表。】
总算是说到大宋了,老赵家的皇帝一个个都老精神了。
失败了但可惜说明有可取之处,尤其是宋神宗和王安石本人更是关注。
至于其他反对变法的臣子虽说不赞同,可此刻也能静下来好好的思考。
【我一直都说大宋有钱,确实是有钱,但有钱的同时大宋花钱也是一把好手,并不单单是给别人岁币,那个钱在大宋君臣眼里就是毛毛雨。
王安石变法时在位的是宋神宗,北宋的好几个皇帝都是没有儿子,宋神宗他爹宋英宗那就是有名的备胎皇帝,因为宋仁宗无子可以被退货好几次,把本来就精神衰弱的宋英宗折腾的更加心理有问题。
起起落落的,宋仁宗赵祯想要立自己儿子为皇帝能理解,但你也不能生不出儿子把人接进宫当太子培养,一有人怀孕就把人送出宫啊,还折腾不止一次,这种落差和害怕对人的压力可不小。
宋英宗继位后没多久就去世了,才36岁,他儿子宋神宗继位的时候才20岁。】
一群人听得都无语了。
家产想要给自己儿子能理解,但什么叫做把人接进宫又送出去啊?还好几次?
备胎这个词太贴切了。
赵匡胤也很无语,而且,他弟弟家的子孙身体有点问题啊,还好几个都没有自己的儿子,继任者岂不是一次次的从宗室里面挑选?
大臣岂不是得关心继承问题?
宗室不得蠢蠢欲动啊?
能当皇帝,谁想当宗亲啊。
还能安稳才是个鬼,别说生不生得出儿子,就是生的出来,有这么个‘前科’在,宗室都得努力一把啊。
【宋神宗出生的那点异象就不说了,基本上皇帝都得被安上这些名头。
在前面开封府城区的生活中,宋神宗的记载并不多,只能知道是个好学生,枯燥又片面。
宋神宗上位肯定得先把他爹的葬礼办一办嘛,这个规格肯定少不了,所以就得找三司查查账看看能有多少银子办事。
这一查可是直接把刚登基的宋神宗查懵了,大宋治平二年的总收入是一亿多白银,这个多也是千万打底,可不是小数字啊,像是后面大明,啊……】
朱元璋黑着脸,觉得很丢脸,啊什么啊?
为什么要把他们大明拎出来?
没钱又不是他们的错。
忍不住在心里恨恨的想大宋有钱有什么用?可又难免羡慕嫉妒。
具体的数字一出来,没有人不羡慕嫉妒,谁家都不富裕,赵匡胤更是眼睛都要绿了,该死的,赵光义子孙到底是怎么搞钱的?
不单单是他的疑问,也是其他皇帝的疑问,大宋虽然弱,但是真的有钱啊。
【钱赚得多,可花销同样不少,一年的支出是多少呢?
也是一亿多白银,这个多还比收入要大。
也就是说,入不敷出。
啧啧,这还不算完,大宋还有一些零星的支出,有个专门的话术叫做非常出,也是一亿多。
明面上的账目,支出是收入的两倍,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财政赤字,而是要崩盘了。】
多少?
刚刚还羡慕,立马就是目瞪口呆。
强大如嬴政刘彻这般的帝王也忍不住咂舌。
好家伙,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能花了。
烧钱也不能花这么多吧?
这账目,不对啊!
谁都能听得出账目不对,败家也是有个限头,而且明显没有花钱的名目啊。
北宋的百姓听得更是茫然,他们家里有十两存银日子都能过得很不错,现在听到这么大数目,换算下来一个个只觉得要晕倒。
“钱,花到哪里去了啊?”
询问的人语气像是飘在半空中,是啊,钱到哪去了啊?
他们压根想象不到花钱的地方,问题是他们也没感受到啊,还一直在交税。
【宋神宗觉得他和他爹很冤枉啊,他爹登基也不过四年时间就挂了,现在倒好,他爹的葬礼和他的登基仪式都得节省着来,只有前面宋仁宗的三分之一。
说实话,宋神宗都想把他的登基赏钱给省了,只可惜没办法,勉强咬牙花了钱出去,剩下的那真是捂得死死的啊,然后开始讨论这个问题。
他赶紧颁布命令,第一是请大家把裤腰带勒紧了,省着点花钱。
不过真的很奇怪,宋仁宗也是出了名的节俭,大宋的这个钱就跟见鬼了一样消失。】
宋仁宗赶紧点头,他也觉得见鬼了一样,他不算是奢靡的人啊。
其他人则是一脸讥讽,钱没见鬼,但人肯定是鬼了。
【第二则是立马叫人讨论献策,宋神宗知道当官的会糊弄人,这次直接把题目都给定好了,那就是‘论仁宗、英宗两朝积弊’。
再不解决不行啊,这钱赤字的太鲜艳了,比大宋内部用朱丹刷新的都要红艳。
此次谏言的关注点落在了张方平、韩维、吴奎、韩琦、司马光等人身上,主要是这群人都是大佬。
像是张方平之前便主理三司、经营过地方财政,更是直接提出钱是国家最重要的东西,和一般自命清高的儒生完全不一样,但他是个合格的执行者,没有宏观的设计能力;
韩维是神宗做皇子时的亲信,可以背后谈谈的那种,朝堂上反而并不突出,但人家和皇帝私底下说什么总不能传出来啊;
韩琦更是出名,大宋的宰相,顺带说一句,他那一届的简直是进士天团,仁宗养士,三代受益,指的就是他们,从仁宗一直活跃到宋哲宗;
司马光砸缸那是很出名啊,虽然我不喜欢他,但人家在北宋就是君子的标杆。】
北宋怎么这么多出名的人啊?
大家只有这样一个感受,然后就是无语,如此名人居然还折腾不回来,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