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佛法修学概要> 第41章 第36集《佛法修学概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章 第36集《佛法修学概要》(3 / 6)

的功德?因为有佛号!

你必须把来生所有生命的愿景跟佛号做充分的连结,你才知道佛号跟你的关系。这是一个成败的关键!如果你的佛号跟你未来的生命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你这个佛号一定念不好,因为它跟你没有关系。它只是在你生命出现痛苦的时候,扮演你度过痛苦的角色而已。它跟你的来生没有关系,这个佛号对你意义太少。所以这个正知是关键!你如果能够把你未来的生命跟佛号连结,这个佛号你就丢不掉,你自然会把它找回来。

这个地方就是禅定的关键,从正念的档次提升到正知,专注提升到相续,就是你如何来引导自己跟你的所缘境做一个正确的关系连结。这个地方很重要!

庚三、修习禅定差别内容

禅定有哪几种呢?我们把它念一遍。

一、世间禅;二、出世间禅;三、出世间上上禅。生善,身心安定,引生智慧;破恶,度散乱。

禅定有三种:

第一个是世间的禅定。一般这是叫外道的禅定。外道禅定的特点就是有禅定没有智慧,就像如石压草,他完全用止来压制心中的妄想。当然这个问题以后会很严重,后遗症很严重,等到你从禅定出来,被妄想破坏时,内心会产生极大的邪见跟恐怖。这个是不好的。

第二个,出世间的禅定。出世间的禅定,他在修禅定时就有一点空假中的智慧了。以空观安住,以假观来做调伏跟引导。不过圣道的角度偏重空观,净土宗偏重假观。它的假观:第一个,观娑婆世界的痛苦;第二个,观极乐世界的功德,它是偏重于假观。

那么最高级的禅定,叫出世间上上禅,这是禅宗的禅。就是一念相应即如如佛,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正念真如。我们的心如果能够成功地跟本来面目做一个连结,你能够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处理你今生所有的问题,你就是进入了出世间上上禅。它就不一定要在佛堂,这个地方就完全是智慧的问题,就是正念真如。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业障;站在本来没有生死的角度了生死。你能够这样修学就是出世间上上禅。

这有什么好处呢?“身心安定,引生智慧,度散乱”。这个禅定,就是加强我们心灵的力量,使令我们所修的一切功德都能够更加地增上圆满,是这个意思。

己六、智慧度 分三:庚一 、般若自性。庚二、趣入修习般若方便 。庚三、修习般若差别内容。

庚一、智慧自性

《广论》云:奢摩他者,谓心一境性,毗钵舍那,谓正观察。

我们把这个观的体性做一个解释。请大家打开补充讲表,附表三:这个观的部分:

“观”:

“又凡拣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诸善妙慧,悉皆摄为毘钵舍那品。”

─《菩提道次第略论》─

“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毘钵舍那。”

─《解深密经》─

观它也有简单地说明跟比较详细地说明。我们先看比较简单地说明,看第一个。我们把它念一遍,请合掌。

又凡拣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诸善妙慧,悉皆摄为毗钵舍那品。

这个观也是分成因跟果。因地有两个:整个观的特性就是“又凡拣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拣择”这两个字怎么说呢?前面的止,我们对于佛号是忆念而已,它是无分别住的。除非你这个佛号操作得很不好了,你必须要用正知来引导,暂时把佛号放下,思惟一下娑婆世界的苦,思惟极乐世界的功德,把佛号引导你加强皈依,这个例外。正常情况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只听声音没有做任何分别的,这个叫止。

但是观就不一样了。拣择它是有分别的,它叫如理思惟。当然这个如理就是依止教理起观,依教起观。观察什么呢?观察两个重点:

第一个,“如所有性”。这个“如所有性”就是观察因缘所生法的总相,因缘法的总相就是空观。空观为什么叫如呢?因为它是不变的。你造了善业,你的本性还是清净;你造了罪业,你的本性还是清净,它不随你个人因缘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所以你观照真如的时候,你的心是安住的,它不随你一时因缘的变化而躁动。这个叫作“如所有性”。

第二个,“尽所有性”。就是观察诸法的差别相,各式各样的因缘,整个十法界的因缘果报。这个是随因缘变化的。

这个就是因地,空观观察真谛理,假观观察俗谛理。

观察以后有什么好处呢?“诸善妙慧”,成就不可思议的空假中的无漏智慧,这个叫作毘钵舍那。所以这个智慧是透过你经常地去观察得来的。

应该怎么观察呢?我们看详细的说明,看第二段。

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

这个地方就讲得详细了。什么叫观呢?首先我们看它因地的第一段,“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止故”。修观的条件是以“止”做基础,先从寂静才起观照。所以我们进入佛堂的时候,你不能直接观照,不可以。理论上进佛堂不能直接诵经,也不可以,因为你的心散乱。也就是说你的心造业力薄弱,你的心光已经外泄太厉害。

进入佛堂第一件事情先拜佛,先把能量积集起来,加强你的造业的功能。先拜佛,拜完佛以后经行一下,然后打坐,这个时候完全是无分别,只是把你心的能量收摄回来而已。也就是说,观一定是以身心的寂静轻安做依止的,这样才能够起观。等到你的心觉得:喔,明了寂静的心现前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起观了。

怎么观呢?“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这个“如”就是随顺,随顺于你所“善思惟法内”。“善思惟法内”就是说,你曾经学习过且熟悉的佛法。修观跟胡思乱想最大的差别,就是你要先学习。修无常观,你要知道什么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