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觉悟了很多道理,但是这个道理他不能直接输送给你,不可以!因为你也消化不下去。
所以佛陀把这个道理放在文字里面,他就走了。他说:没关系,我觉悟的所有道理都在文字里面,你把这个文字好好观察,这个道理就会输送给你,它就可以 transfer(转移)到你的心中去了。所以佛陀走了以后没关系,佛陀的道留下来了。
你把佛陀的文字细嚼慢咽,不断地观,不断地观,欸,这个文字相就会把道理释放到你的心中去,就透过文字的桥梁送到你心中,叫作不思议熏,不思议变。你遇到事情就知道:哦,你的心心与道合,你跟无常的道理相应。这个时候你的文字相就不需要了。什么人可以把文字相去掉?这个道理跟你完全相应,这个时候你就有资格说,诸佛义理非关文字,真的是这样。
我自己学唯识的体验,唯识学很多名相,但是它每一个名相都有它的定义。譬如它讲因果,它不讲因果,它讲异熟果。为什么它不讲因果?因为它的果报是变来变去的,还没有得果报之前它有很多的变化因素,所以它不能讲因果。你刚开始的时候,你必须把唯识名相的基本定义都弄清楚。等到你真的懂的时候,像我现在年纪大了,我很多名相都记不起来,但是我那个道理不会失掉。
比方说,你吃甘蔗汁的时候要先有渣,对不对?你必须把那个渣咬一咬,嚼一嚼,才能把汁吃下去。但是你把渣吐掉的时候,那个汁不会失掉。你透过文字所知道的道理,就算你年纪大,有时候那名相真的想不起来,但是那个道理不会失掉。道跟你的心相应的时候,真的不需要透过文字,除非你要表达给别人听。但是你刚开始要得到道的时候,就要文字相,就这么回事。
所以修观的时候,它是要“三摩地所行影像”,你必须把这个文字相的影像现出来,观察、胜解、舍离心相,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会产生很多很多的道。
我们总结,把《广论》所说的般若自性再顺一顺。就是奢摩他是心一境性,它是无分别住的;观,是对于道理的思惟观察,它是有分别住的。这个地方不一样。
庚二、趣入修习般若方便 分 二:辛一 、加行。辛 二、正修。
辛一、加行
在修波罗蜜之前,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请合掌。
《摄波罗蜜多论》云:
俱胝廋他无导盲,路且无知岂入城,
五度无慧如无眼,无导非能证菩提。
首先佛菩萨讲出一个譬喻说,俱胝,俱胝就是亿,廋他就是兆。就是我们在生命当中做了很多的功课,我们也修布施、持戒、忍辱等种种的善法,这样的行门,但是如果你没有用般若空假中的智慧来引导自己,你就象是一个盲人。盲人没有眼睛,他往东走、往西走,怎么办呢?就跟着感觉走,跟着情绪走。你怎么走就怎么走,完全没有一个引导者。
那么这个人,“路且不知岂入城”。他完全凭着自己的感觉,他现在要布施,他就布施了;他要持戒,就持戒了,完全是跟着自己的情绪在变化。这个人为什么不能讲是修菩萨道呢?因为他进不了涅槃之城。他要走哪一个道路都不知道了,怎么可能进得了城呢?
一个人要有道才有灭,修道入灭。没有一个佛菩萨说是不看教理,结果他成佛了,不可能!你连上路都没有,怎么到达目的地呢?所以你不研究佛法的道理,你就像是一个盲人一样,整天在原地打转,积集善业。
这个地方的合法就是:“五度无慧如无眼,无导非能证菩提”。这个五度,如果没有智慧的引导,就像一个人没有眼睛一样,你不可能成就菩提,顶多就成就人天有漏的善业。
我们六度即将讲完,诸位!我们可以慢慢觉得,佛菩萨的六度都有智慧的影子在里面。佛陀要你修布施,他会告诉你:观察为什么要布施,你要先修意乐。六度很重要的就是每一度都有菩提心跟空正见。两大马车:一个智慧,一个愿力,这两个在引导你。有引导性的六度叫作波罗蜜,没有引导性的,你就完全跟着感觉走,你现在的心情想布施就去布施,想持戒就持戒,这个叫善业,就差在这里。
我们佛教是这样子讲,说“诸法因缘生”,有因缘才有结果,所以你的过程就很重要。同样一句佛号你用什么心态来念,就影响到这个佛号所达到的力量。你只是遇到痛苦再求助于佛号,你没有一个完整的目标,没有一种往生成佛的规划,你完全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想到什么就念什么,这个佛号对你来说就是一个糖果。
如果这个佛号是透过你智慧的观察,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有一个强大的愿望加持在这个佛号上,这个佛号对你来说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所以过程很重要!这就是《楞严经》所说的:如果你拿沙去煮,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叫作热沙,你不可能把沙变成饭,不可能!因为你因地是沙。
你念十万声佛号,你的心理素质不对,不对就是不对,你不可能把十万声佛号转成一个真实的佛号,不可能。沙,你用一整山的沙,它还是沙,你不能改变它的本质,它不可能达到超越生死的那种度的力量,它没有波罗蜜的力量。
你一天只念一千声佛号,但是你每一句佛号都有强大的愿力跟智慧的调伏跟引导,你这个佛号叫作饭,米就可以煮成饭。所以你那个因地的心很重要,因地心影响到你果地觉,过程影响到你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你要修智慧。
所以这个六度,整个五乘的法门我们即将讲完,你要慢慢体会。其实人天乘跟菩萨乘是很接近的;二乘的法门相对的比较不一样,因为二乘人他是完全出离的,他恶法也不要、善法也不要,他什么都不要了,断灭的。因为他对痛苦感受太强,他完全都不要。
那么人天乘他积极地投入慈善事业,菩萨也投入慈善事业,你就要体会为什么这两个人同样去做义工,最后结果呢,这个善业只是把他载到天上去,而另外一个人这个善业可以把他带到极乐世界去,这你要体会的。同样一个法门的操作,因为你们两个心态准备不一样,你们两个人的车不一样,你的心理素质不够,你心中的车是人天乘的车,这个善法把你带到天上,它上不去了,它没有能量,它的动力只能带你到这个地方就没了。
你能够把菩萨的空假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