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出此话的正是疾驰而来的高志云。
刽子手可不会听别人的话,况且挥下来的大刀也来不及收了。
眼见形势危急,高志云用尽全力将手中的马鞭扔了过去。
“叮当”一声,马鞭不偏不倚地砸在大刀的中央。
马鞭的力量实在太大,刽子手往前一个踉跄,手中的大刀贴着杨正的头皮砍在了前面的地板之上。
张海大惊,一拍桌子,怒喊道:“光天化日之下,何人敢劫法场?来人,给我拿下。”
说完,手下三十余名士兵纷纷拔出兵器,一拥而上,准备将高志云拿下。
高志云一个纵身下马,接着将杨如颖从马上抱了下来。
此时,杨如蜜、刘策众人也骑马赶到。
见到父亲安然无恙,杨如蜜、杨如颖姐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高志云拨开众人走了进来,张海这才看清来人的脸庞,急忙让众人放下武器,快步来到高志云的面前跪拜。
“下官江宁知府张海,拜见云国公。”
眼见如此,刑场之上的所有纷纷跪地。
杨如蜜、杨如颖两姐妹冲上行刑台,一下子跪在父亲的身边。
看到日思夜想的两个女儿,杨正瞬间热泪盈眶。
“我的女儿啊,为父终于见到你们了。”
高志云走上前扶起张海,转过头面向众人说道:“各位,吾乃当朝云国公,朝廷中有人上奏,原江宁通判杨正乃被奸人设计陷害,由大理寺重新审理。”
张海也瞬间明白了高志云的意思,立即遣散众人。
高志云来到杨正的面前,只见杨正面黄肌瘦,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一看就知道在大牢中受了不少苦头。
“杨大人,还要辛苦你在牢中待几天。等大理寺重审之后,自会还你一个清白。”
杨正连忙磕头致谢,知道自己有救了。
一个月前,张海前去狱中查探之时,杨正便发现江宁知府已经不是周承允了。
杨正通过狱卒的口中得知,周承允父子在龙湾县衙作乱,已经被云国公当众斩杀。
奈何张海刚刚上任,困难重重,有些事情不得不按照周承允原来的结果处理,更何况关于杨正的处置还有刑部的公文。
回到府上后,张海立马给高志云和杨氏姐妹安排了厢房,毕竟她们原先居住的宅院已经荒废。
看着厢房内的布置,高志云会心地点点头。
当初张海升任江宁知府的时候,高志云亲自让人选了这处宅子,又让张美云亲自帮忙布置。
张海可以节俭,但作为一个江宁知府,该有的面子还是要有的。
晚膳时,高志云邀请杨如蜜、杨如颖一起用餐。
父亲的事情总算有了转机,两姐妹心情也好了许多,自然接受了邀请。
饭桌上,高志云不时和张海谈着上任后的种种事宜,眼神却不时瞟向杨如蜜、杨如颖两姐妹。
杨如蜜脸上的冰霜彻底不见了,竟然还多了一丝温柔和娇羞。
杨如颖则更加大胆,一双美目不时地向高志云传送着秋波。
上任这三个月,张海还是老道了很多。
毕竟,许多事情只有站在高位的时候才能看得更清楚。
高志云深知朝堂险恶,眼前大牢之中的杨正就是一个例子,仍叮嘱张海要小心应付。
张海自然知道,毕竟刚刚上任一个月的时候就被暗杀过一回,幸亏高志云派来保护的侍卫拼命保护才没出什么事。
饭后,高志云一行人来到长江边漫步。
望着滚滚东去的长江水,高志云感慨万千。
当年,陈友谅亲率十万大军沿长江顺流而下,直逼应天。
如果不是朱元璋和高志云采用反间计将陈友谅引去龙湾的话,恐怕就没有今日的大明了。
此情此景,高志云不由得想起了和朱元璋并肩作战的日子,想起了朝堂上日益消瘦的朱元璋。
高志云情不自禁地吟起了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高志云的声音中透露着一丝悲凉和无奈,引得众人感伤不已。
看着高志云那伟岸的身影,杨如蜜这才发现,眼前的这个人不只有杀伐果断、才情出众而已。
此刻,在杨如蜜的心中,高志云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云国公,而是一个真真实实的人。
第二日清晨,高志云安排好一切,便带着众人返回金陵了。
在大理寺还没有重审的情况下,高志云还是将杨如蜜、杨如颖两姐妹带回了金陵。
毕竟,重审是需要一些时间的,而且她们两人待在张海的府上也不合适。
回城之时,杨如颖主动地和高志云共骑一匹马。
高志云自然不会拒绝,经过一天的相处,两人逐渐熟络起来。
由于没有来时的那种匆忙和着急,高志云和杨如颖在马背上有说有笑。
高志云给杨如颖介绍着沿途的风景,说起以前行军打仗的趣事,惹得杨如颖时而惊讶时而大笑,偶尔还会往后躺在高志云的怀中。
高志云搂着杨如颖那纤细的腰肢,闻着杨如颖身上那香甜的味道,听着杨如颖那银铃般的笑声,不由得心猿意马起来。
杨如颖当然感觉到高志云身体的变化,捂着嘴偷笑起来,不过却没有挪开自己的身体,一时间弄得高志云有些许尴尬。
看到妹妹和高志云相谈甚欢,在一旁的杨如蜜心中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滋味,有那么一刻也曾幻想过高志云怀中抱着的是自己。
虽然杨如蜜不想承认,但她的心中已经慢慢爱上了眼前这个男人,只是不愿意放下自己的面子去接近而已。
返回到住所,高志云亲自将两姐妹送到门口。
“如蜜姑娘,如颖姑娘,本国公就送到这里了。今日没有去上早朝,还得进宫给皇上请罪去。”
杨如蜜知道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