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诸子,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
李渊让出军政大权给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下诏曰:“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
公元626年9月4日,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改元贞观。
】
贞观年间,李世民看到天幕上说大唐将来会在他的治理下变得繁荣昌盛,不禁感到心情舒畅,再看到后面的对自己杀兄弑弟的行为的看法时,终于放下了最后一点心结,握着长孙皇后的手,开怀地笑了起来。
看到李世民的笑容,长孙皇后就知道一直困扰着自家陛下的心结他现在终于放下了,她也安心了不少。
看到后面说让自己给始皇当儿子的话,李世民也不禁感到无奈,后世之人是真敢想啊。不过他仔细思考了一下发现如果能实现说不定真的很不错呢,始皇更看重能力,自己肯定能顺利当上太子,而且不会有任何后顾之忧。
秦朝,嬴政也看到了这个想法,他倒是没什么感觉,能在帝王排行榜上登上第一的人能力肯定不错,至少秦朝绝不会二世而亡。
虽然现在他的秦朝也不会二世而亡了,但自己终究是还没找到合适的继承人,正在发愁呢。这么一想,嬴政倒是有点遗憾对方不是自己的儿子了。
而扶苏抬头刚好就看到了他父皇脸上一闪而过的遗憾,只觉得更伤心了。
【因隋末战争而人口锐减,公元628年,唐朝只有二百九十万户人口,李世民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致力复兴文教,令隋末动荡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
他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此外,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圭,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才济济。
又命高士廉、令狐德棻等人重修《氏族志》,着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又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用科举代替门第。从而,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增,为政坛带来新气象。
此外,更接纳封德彝之议,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贵的恶习。
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
又如王圭、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晚年的李世民因国富民强,纳谏的气度不如初期,偶尔也发生误杀大臣的遗憾,但是大致上仍克制、保有纳言的风范。
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地方上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监区。
此外,行府兵制,寓兵于农;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皆有所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