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珍看到收拾过的仓库,还是觉得不太满意,她累的气喘吁吁,身体像快要散了架似的。
明明打扫干净了,却又发现角落里又产生了新的灰尘,废旧的纸屑以及尘土碎块似乎总是断断续续,清理完了又出现新的垃圾。
仓库外边四周的杂草荆棘丛生,肆无忌惮的在那儿疯狂生长着,似乎毫不在意周围人的目光。
她借来了一个大一点的手推车,把竹制的箩筐放在上面,夫妻二人,默契十足的配合着。
直到污秽不堪的垃圾在箩筐里不断填满,学斌才弓腰弯身推着车子吃力的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那车子吱扭吱扭的节奏伴随着他的步伐,就像一支嘹亮的乐曲。
“学斌,这前前后后推出去的垃圾还真不少,你停下来歇一会儿,换我来。”
“不用,我还能坚持住,毕竟是放杂物的地方,时间长了,越积越多。”
“确实,有的物品扔了真可惜,一坏就用不成了,也没有修好的可能。对了,贷款的事下来了吗?”
“我听结实说,快了,就这几天。”
“学斌,这次我四处打听了好几个匠人,一比较,就这个梨树沟村的吴大有给的价位最低,盖房这活儿他做的不仅又好还很细致,上瓦,粉墙,打地平是样样精通,可以说是村子周边远近闻名的能人,你要不要跟人家见面谈谈?”
“还有这样的好事?梨树沟村?那里离咱这儿只有七八里地,也挺方便的,我看可以,那这吴大有是样样精通,咱盖房不就需要他这样的匠人吗?”
“人家说的是咱这活儿他可以全部拿下,但是至少得需要四个人。
他一个匠人,再来一个大工,二个小工,人家有拖拉机,如果他们出料也可以,从打基到房屋建成,包给他们,唯一的优势就是比较方便。”
“要那么多大工还有小工干嘛?只要他一个匠人就行了,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工钱,咱之前提到方案中的那些建房的材料还得咱自己去准备,这样也能省不少钱呢!”
“那你最好跟吴大有提前商量好,免得到时候,因为钱的事再闹不愉快。”
“这个没问题,交给我来办。对了,你去找个会做饭的,这一旦建房开始,来的人要是多的话,洗洗涮涮,炒菜做饭再蒸馍啥的,你一个人就转不开圈,靠你自己,够你累的了。”
“没啥,一个人的饭也是做,一二十个人的饭也是做,无非是我去花荣家借一些大一点的锅碗瓢盆筷子之类的,饭菜也没有什么难度,能省一分就省一分吧!这往后用钱的地方更多了。”
“只是这样你太辛苦了。”
“我不怕吃苦,不吃苦中苦,怎成人上人?”
“你别总是逞强,这样我会心疼的。”
“放心吧!我能行,到时真顾不过来了再说。”
“那好,我跟吴大有谈好之后,咱看个日子就准备开工,那样不浪费时间,你觉得如何?”
“考虑得很周到,我这就把吴大有叫过来,人家要是同意,咱提前约好,免得又去别的地方干活了,那咱的工期只能拖延了。”
“好,你说的在理。”
吴大有上前拉着他的手热情地寒暄着,露出了一口金黄的牙齿:“你是学斌?”
“正是,正是,你是?”
难道是他?巧珍给他说过的那个匠人。他默默地看着这个中等个,体态微胖,满脸络腮胡子,走路有些跛脚的男人。
“你好,师傅,快来坐。”他提前把准备的茶水沏好,两人说话也很投缘,只为促成一个目的,把房子建好。
攀谈之间才觉得眼前的吴大有性情温和,中年丧妻,和儿子相依为伴。
聆听着他的遭遇,他内心有些同情,原来这世上还有这么多不如自己的可怜之人,但是听到他侃侃而谈盖房上的经验,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眼里露出了几丝期许的目光。
他很满意,有盖房子的先例,最打动他的就是——价格,他当然激动,也拒绝不了,只是通过彼此商量,学斌答应吴大有可以带来一个大工,物料自己准备。
阳光隐隐约约洒在枯叶上,散发出夺目的光彩,它轻轻地跳动着,显得格外温柔,渗透着每一个角落,仿佛给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师傅,申请贷款的资金已经到位,你看啥时候方便的话可以去信用社找幸福办理了,关于利息的事,幸福说只要不超过半年还款的期限,可以不用额外交,要是外人的话,估计不行。为这事,他可花费了不少心思。”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结实,家里那边我也联系好了匠人,只要咱这边的资金已到位,就可以开工了。”
“我听从师傅吩咐,只要需要人手,我保准随叫随到。”
结实的话语如一阵温暖的风,吹散了学斌心中所有的忧愁与烦恼,他满怀期待。
八十年代的农村,瓦房盛行,罕有楼房平房。瓦房有脊,需要搭架上梁,这是首当其冲也是至关重要的关键一步。
按着建房的预算,学斌找来了一辆拖拉机,把需要红砖青瓦,檩条木料、水泥沙料、洋钉构件等物品准备到位,他要为家人创造一个幸福温暖的家。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他虽然没有高深的学问,也没有优越的条件,但是他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从一点一滴累积,从一砖一瓦拾掇,哪怕拾到一颗螺丝钉,也要小心翼翼放在口袋里。
所有的工作都准备妥当,只等开工在即。10多根标准笔直的椽木错落有致,从北向南平卧,宛如四条长龙。
仓库扒完就可以着手动工建房,只是这扒房,也需要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现在这个季节也正是盖房的有利时机,不冷不热,等到过了冬天气温低,泥沙也容易上冻,盖房也就成了淡季。
那个土坯房在,不存在搬家的问题,他见到别的家里扒房前,别的不说,论搬家就得来回折腾,搬好几次,好在自己有个住的地方。
建房自然热闹,除匠人吴大有再加上一个大工需要花钱外,其他的小工,学斌找的都是自己本家的人。
巧珍娘家的一些亲戚也听说巧珍盖房的消息后也纷纷赶来帮忙,这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