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小娘数次想要害她们,差点将她们害死,她姐姐为了不让她们的小娘认出她们,只能是将自己的脸用污渍抹得脏兮兮的。又躲到了桥洞处。为了让姐妹俩活下去,她姐姐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
听到两姐妹的身世,江凡感慨难怪洛清雪天赋如此之高,原来是商人世家出身。
她们家那个小娘还真是恶毒,占了人家家产不说,还想要赶尽杀绝,初见洛清雪时,她那一身的防备,估计就是她们那个小娘造成的。
甚至她们父母的死,跟那个小娘都有关系,谋财害命啊。
想到对方家里开了个造纸工坊,江凡心头微动,他不是正愁会出现盗版吗?
若是能够将洛家的造纸工坊帮两姐妹抢回来,哪怕活字印刷的技术外流,他也不用担心了。
或者,等晚上洛清雪回来时,可以跟她好好聊聊。
………………
桃月湖,此时的映月楼中,正值下午时分,楼中吵闹的声音,让整个映月楼显得热闹非凡。
看着高朋满座的大厅,春三十娘满脸春风,比起之前的映月楼,整个映月楼的生意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楼前的两首诗,以及她特意传出去的,关于一首妙曲的消息。
想到如今的生意,她感觉自己那三百两银子花得一点都不亏。
若是可以,她甚至还想从江凡那买几首诗词,或者是曲谱。
可惜,她那天太过高兴,忘了问江凡住哪了,若大个桃城府,她想找到江凡都难。
不过,说起来也是,若是知道江凡在哪,估计此时江凡家都要让那些文人才子给踏破。
现在整个桃城府都在讨论江凡的两首诗,有人甚至隐隐将江凡比作诗仙再世了。
此时的映月楼内,热闹非凡,映月楼外,也有不少人驻足,他们在看楼前挂着的两首诗文,全都在那评头论足的。
在楼处一处空地处,五人站在那。
为首的老者,乃是当朝太师李长风,身后跟着的四人,分别是桃城知府黄光信,通判顾城。
团练使李子禾,户部六品从事赵德才。
半月前,新皇登基,钦天监夜观天象,算出桃城府会遭遇百年雪灾。
为稳定朝局和新皇登基可能造成的民心不稳,太师李长风亲自领命前来预防雪灾,他于三日前抵达桃城府。
他来此,就是想看看桃城府这几天流传甚广的两首传世佳作。
对这位当世大儒,文人领袖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具吸引力。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好词!”太师李长风嘴里发出一声轻叹。
六十多岁的他,看起来精神亦亦,黑须虽长,却也让他多了几分儒雅和正气。
但此时他眼里多了几分萧瑟和落寞,还有几分身不由己的无奈。
“高处不胜寒,人生如诗,诗若人生啊。好一句高处不胜寒!”李长风细细自喃着,脸上的苦涩浓了几分。
这时,他将目光看向另一首诗词,嘴里再次轻念出声。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这句几得有几分萧瑟,还有几分郁郁不得志,此人倒是有几分狂傲几流!”
轻喃间,李长风看向身后步入中年的知府黄光信,淡淡道:“光信,这写诗之人,可知身在何处?”
知府黄光信闻言,连忙回道:“回太师,下官问过映月楼老板娘,她也不知道那人身在何处,不过,既然他为映月楼写诗,花魁节决赛当日,他应该会出现。”
“此人,倒是有几分才学,就不知道他有几分真才实学。若是可以,老夫倒是想见他一见。”抚了抚须,李长风再看了眼身后的诗,他转身就朝前走去。
身后几人看着他离开的身影,对视一眼间,眼里露出一股复杂之色。
“李兄,太师这是……”黄光信凑到团练使李子禾身旁,小声问道,这位是李长风的亲侄。
“如今朝局动荡,奸相当道,伯父有心除贼,却有心无力。那江凡之诗,勾起了伯父心中无奈,他这是生了爱才之心。”
黄光信闻言,愕了愕,光凭两首诗,就对作诗之人生起爱才之心。这事怎么看都感觉有些扯淡啊。
太师的爱才之心,可没有那么简单,若能够得到太师的看重,平步青云怕也不是难事。
哪怕,如今奸相当道,可当朝能够跟奸相对抗的,就只有这位当朝太师了。只是,就凭两首诗就爱才,会不会太儿戏了。
作诗可不比当官,诗写得好,不一定官就当得好。
“不过就是两首酸诗而已,为官一任,可不是写诗就可以的……老师实在是有些儿戏了。”
这时,跟在身后的青年语气有些发酸的道。
他是太师李长风的关门弟子赵德才,也是户部六品从事,此次是陪同太师前来预防雪灾的。
说到这,他转头看向映月楼前挂着的白布长条,眼里满是嘲讽和不屑。
对黄光信等人拱了拱手,赵德才随即跟上前行的太师李长风。
黄光信和顾城、李子禾对视一眼,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随即也跟了上去。
………………
莲花巷这边,江凡今天一天几乎都在接待来进货的掌柜,西厢记销售更是达到了五万本,几乎是十天的产量。
他没想到生意会如此之好,本以为销量可能只会有一半,三万本的样子,可哪想到因为洛清雪那出人意表的销售之法,给他带来了如此多的销量。
当然,最主要还是西厢记的故事吸引人,再加上洛清雪几乎将整个桃城府的书店全都跑了个遍,这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而且,他无意间问起一些书店的掌柜,隐隐听到,好几家书店购的书,是销往外地的。
这些人是看到了书的潜力,这是准备在其他地方也打开销路。
桃城府许多家书店,可不只有桃城府这有字号,有的甚至整个大夏都有店铺。按照这个趋势,光是西厢记一本书,可能销量可达百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