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浓,随安睡在念之的旁边,沉沉的睡着了。小脸还非常的甜美,虽然已经十几岁了,念之躺在旁边看着这张脸,觉得幸福,也觉得歉疚。
房间里还有随安小时候的照片,笑得像花朵一般,露出上下两排牙齿,满头大汗的样子。那个充满朝气的孩子,都经历了什么,每次想到这些,念之都会非常自责,觉得没有保护好孩子。
是从上小学开始的,陆铭就给随安寄予厚望,各种乐器班、画画班、舞蹈班、书法班,恨不能全方位的让孩子练习一遍……然而,随安并不像是念之那般乖巧,随安非常有自己的主见,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放弃的速度永远非常快。
陆铭是慢慢的熄灭了心里的火,熄灭了对这个孩子的期望。
其实在上学前,念之甚至很少见到陆铭甚至发火的样子,然而当随安开始识字、写作业、考试、陆铭的怒火就开始抑制不住的爆发了。
他本就工作繁忙,没有什么时间陪孩子写作业。偶尔有时间跟孩子讲题,就恨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点到面,网络串联知识,全部灌输给孩子的大脑里。完全不管那个小孩的大脑是否能接受,也不管孩子的状态如何……
越是这样,随安越抵触。
陆铭是从小到大的学霸,念之也是全校的前几名,可是,他们的孩子却考全班倒数,这种均值回归,让陆铭痛苦不已,也慢慢在痛苦中接受这个事实。
然而,最让念之不舒服的是,陆铭从眼中流露出来的对孩子的失望和鄙视。
一个父亲对孩子的不喜欢,那么明显。
这恐怕是一个家庭里最残忍的真相,而且外人看不出来,没有人会知道。所有人都会告诉孩子,你的父母非常爱你,最爱你。
孩子们也是这样相信的。
可是,念之有了孩子后,发现这是一句谎言。不是的,父母可能会对孩子倾之所有,会很负责,会很努力,但同时,可以不断的鄙视这个孩子,让这个孩子承受失望和恐惧。
孩子会混乱,他的感受可能就是父母不喜欢自己,可是,现实又觉得父母很爱自己,付出很多,他分不清楚……
直到他长大,直到他成为父母,他会明白这中间的区别。
还是在随安一年级的时候,有次陆铭发疯骂哭了随安,念之立即冲出来挡在前面,拒绝陆铭再说一句话,让他立即离开孩子房间。
后来念之和婆婆张雪聊天时,说起陆铭对孩子有多控制不住怒火。张雪叹气,说陆铭小时候,她对陆铭太严厉,常常打他,尤其在学习上,打断过家里的各种小家具。自己那时候着急,也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
而这一切,张雪跟念之说起时,转过头的瞬间,眼泪飘落。
张雪想起来的是那个抛妻弃子,远走他乡的男人,陆铭的父亲……在陆铭五岁时,就离开了,去了北方再次结婚成立家庭,从此没有和张雪母子俩联系过。
张雪提起陆铭的小时候,就会眼眶发红。她几乎是愤恨的,血液都要变成黑色,那些她一个人带着孩子的时光,不断求着亲戚朋友帮忙照顾孩子的岁月,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的过去……她都终于熬过去了。
疲惫至极,孤独至极的时候,她也被恐惧紧紧抓住,她没有力气和耐心再付出更多,只能通过简单的“打”来处理一切孩子的问题。
可是当陆铭和随安的问题再次出现时,张雪更加自责,她只能跟念之申请,她来辅导孩子,她来做更多的事,她想弥补……
念之忍不住觉得荒谬,为什么男人做错的事情,全都是女人们在抱歉,女人们在想办法弥补?男人们呢?他们到底怎么想?
他们可真有意思,小脑袋里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