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武道多年,张三丰的武学造诣早已冠绝天人,境界更是达到了陆地神仙。精通各类武学,更是自创了多种功法。
这么多年来,我以为我已经不再执着于名利与胜负,重心也早不在武功技法的修炼。
我自认这些年来自己的心境有很大的提升。
我已经达到了宠辱不惊,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保持冷静和从容的境界。
是,没错,自己是很久没有用心专门修炼吐纳之法了。
但好歹自己达到圆满境界这么多年,无时无刻也都在吐纳。
现在居然被一个刚刚入门的弟子超越了?
我接触武道多少年了?
这是什么情况?这年轻人?
此时此刻,张三丰隐隐有一种道心崩溃的感觉。
张三丰一言不发的盯着苏承。
苏承被张三丰盯着,感觉他的目光好像能穿透一样,在他的目光下,一切秘密都无可遁形。
苏承转头看向宋远桥和俞莲舟,寄希望于他们开口,能帮自己解围。
宋远桥从来没见过师父这副模样,在宋远桥的印象里,师父永远都是笑嘻嘻的,好像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他吃惊。
宋远桥刚准备开口询问,就听见张三丰神色温和,笑眯眯道:“你叫什么名字啊?师祖年龄大了,刚刚没有听清楚。”
苏承恭敬的回答:“回师祖话,弟子苏承。”
“苏承啊,苏承,承上而启下,好名字!”
武当山,事实上虽然是江湖中响当当的正派。
但除却张三丰,武当七子的水平虽然不算差,但也绝称不上是绝顶,
再加上张三丰本人的成就过于显赫,更显得武当七子与张三丰之间的差距说是断代也不为过,相比之下,同为正道,少林,华山都是英才辈出。
这些年,张三丰鲜有露面,也是有意一步一步的退居幕后,将武当七子推到台前历练。
然而差距依然存在。
这个问题已经萦绕在张三丰心头,隐隐成为了张三丰的心魔,越想割舍就越是无法消弥。
如今武当来了这么一个天才少年,又让张三丰看到了一丝希望。
张三丰心想,怎么这么凑巧?天才少年,承上启下!莫非这就是我武当的希望?真是天佑武当!
张三丰回过神,理了理道袍接着说:“只是刚接触吐纳,就能修炼到如此地步,资质惊为天人。”
张三丰眼神火热的盯着苏承,像是见到一块稀世珍宝。
宋远桥自小跟随张三丰习武,对于师父的性格很是熟悉,师父看起来总是很温和,实际上内心深处也有着天才的骄傲。
宋远桥很清楚师父的天赋有多夸张,学武功心法一学就会,片刻就能精通,再加上刻苦的修炼,是让自己师兄弟几人望尘莫及的原因。
能够获得师父如此高的评价,实属不易。
宋远桥不知道的是,张三丰的评价是已经打了折扣的,他害怕对苏承的评价太高,苏承心高气傲。
实际上,张三丰给苏承的评价是:妖孽!
“苏承你可知道修炼武道可不是什么容易事,你是否认为单凭悟性就足以在武道上登峰造极?”
苏承知道张三丰是在考验自己,想了想回答道。
“回师祖的话,悟性固然重要,但弟子从未接触过内功修炼,缺乏内力积累。更别说实战经验,弟子认为,弟子应当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向前进步,弟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在武道上有所成就。”
苏承知道,悟性的高低确实会影响练武的快慢,但是悟性与武功的高低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张三丰听到苏承的一番话,眼睛一亮,十岁的少年就能有如此的心态,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这孩子果然就是上天派下来的!
张三丰接连点头称赞:“好孩子,小小年纪,就不骄不躁,知道脚踏实地的道理,即便是许多成年人,也怕是比不上你了。”
张三丰本来已经想好了说辞,要告诫苏承不能骄傲,没想到苏承根本不用自己多说。
张三丰现在是越看苏承越喜欢。
张三丰在宋远桥的心中,如同高山一般巍峨。他无时无刻都在观察师傅的言行举止。
这么多年,对于师父的情绪变化,宋远桥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
只需要张三丰的一个眼神,宋远桥就能捕捉到师父是开心还是忧虑。
师傅啊,师傅,注意形象啊,收敛一点。
真是没眼看了啊。
“苏承,你可愿意拜我为师,做我的闭门弟子?”
听到这句话,宋远桥和俞莲舟都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自己的师父。
这可是大事一件,这要是说出进去,整个江湖都要沸腾了。
要知道,自从张三丰收了武当七子之后,这么多年来,再也没有收过任何一个徒弟。
然而今天,居然收徒了?
宋远桥转念一想,苏承如此妖孽的天赋,不骄不躁的心性,被师父收徒合情合理。
自己与苏承一比,完全没有可比性。
作为大师兄的宋远桥也知道,他们师兄弟,虽然省心,但修行武道,说到底还是要靠拳脚功夫,武无第二。
如今有了苏承,自己总算是能够安心一点了。
“弟子愿意!”
苏承连忙拜倒在地,连连答应。
这可是江湖中武功高强的一条大腿!
穿越过来,自己正愁自己未来一片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
瞌睡就来个枕头!
拜张三丰做老师,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靠的是人情世故~”
“今后行走江湖,别人再见到我,都得先掂量掂量自己在武当面前,够不够数。”
苏承心里都要乐开花了。
“好!很好!非常好!”张三丰抬手一推,一股柔和真气,直接将苏承拖了起来。
“师傅,我这就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