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明殇,修真者也绝望了> 第3章 车轮战蒙多身死有天助雷托叩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车轮战蒙多身死有天助雷托叩关(2 / 2)

跑到了姬逾身后大声叫嚷:“蒙多首级在此!蒙多首级在此!”

其实,绝大部分金兵听不懂夏语,也不会随便相信一个死人头,但是看见自己的中军大纛被人给夺了,心里禁不住打起鼓来。重伤的蒙多被亲兵救走。护卫队一撤,围攻姬逾等人的禁卫军跟着纷纷后撤。禁卫军这一撤,中军的士兵不明所以,开始乱了。皇帝死了,中军被攻破的谣言传到了前军。远远看见中军旌旗纷纷后移,金军前军的兵将开始动摇了。

郭大侠抓住战机,指挥军队乘势掩杀。武林人士们抖擞精神,拼死冲杀。修士们纷纷使出神通,一个个蓝色、绿色的光球再次飞向金军,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光柱。金军修士见状立即施法,一堵堵蓝色、绿色的气墙挡住光球。金军士兵头顶上当场开了锅,一阵阵冲击波排山倒海般涌来。本来就军心不稳的金兵,彻底乱了。一时间,金汗军队混乱不堪,很快就崩溃了。金汗国师担心大汗安危,无心恋战,手下的高人们也跟着溜了。

兵败如山倒,溃逃的前军冲散了中军。后军是第三批部队,本来属于劲旅,最后的杀手锏。可是眼下情形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后军大将眼看形势节制不住,一面命人严令各部稳住阵脚,一面亲率精锐骑兵朝着乱军杀去,为撤退中的禁卫军开出一条血路。蒙多被禁卫兵抬着,由国师亲自护送。放过了禁卫军,金军的后军拼命拦着不断溃逃的乱军,眼看支持不住了,也开始纷纷后退。赵军骑兵乘势追杀了十几里路……

一场赵军与金军的殊死之战,以金军惨败结束了。第二次襄樊之战,赵军完胜。蒙多回去后不久,伤重死亡。此后四年,金汗军队再也没有来犯——因为金汗帝国真的大乱了!

姬逾来襄樊之前,已经卜卦推演过两国的国运。赵朝十年之内不会灭亡,金汗十年之内无法灭赵。但是向后推演,赵最终还是亡了,金汗最后鼎定天下。这是姬逾敢于干涉天下大势,但是又畏畏缩缩的原因。短期来看,他顺应天下大势,充当老天爷的棋子;然而长期来看,他在逆天而行!所以,时间和尺度的把握非常重要。

蒙多死后,金汗帝国的三位实权人物阿里不哥、雷托、旭烈兀争夺汗位,帝国内乱开始。姬逾觉得自己向后推算的结果可能有错,毕竟他的能力只在十年之内。当他再次推演,发现卦象示意的内容竟然没有变化!妇好苦苦相劝,要他见好就收,不要再管了。不过,现在的姬逾已经是一个讲义气的江湖大侠了。在金汗帝国第三次进攻襄樊的时候,他毅然前往。姬逾之所以敢于冒着逆天而行的风险,一是郭大侠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已经远超传统的“侠”和“士”的境界了;二是这个时候的姬逾有点飘了,错把自己的推演结果当成了天意;三是他觉得时间点还在卦象之中,赵还没到灭亡的时候,只要自己不阻止赵的最终灭亡,应该不算违逆天意。

金汗帝国这边,雷托如有天助,仅用两年时间就平息了内乱,休整两年,再度兵发襄樊。

第三次襄樊之战拉开了序幕。郭大侠依然邀请一众武林高手、法术高人前来助战。有了前两次的战绩,来的人更多了。

这次进犯的金汗军如有天助,火炮、投石机打得奇准,就连士兵抛射的箭矢,命中率也高得吓人。很多武林人士、修法之人莫名其妙地被火炮、炮石击中,相继殒命。而赵军则倒霉透顶:痢疾频发,火炮经常炸膛,投石机莫名其妙地散架,粮仓失火……

更为致命的是,襄樊一带的天地灵气变得紊乱不堪,修法之人的法力消耗严重,而且恢复缓慢。术法高人主要修神,法力见底、丹药用完后,还不如那些身强体壮的大头兵。武林人士也不好过,他们的内力也在逐渐消失。内力与法力同源,都是来自身体对天地灵气的消化。因此,修炼内功和修炼法术殊途同归,都是借假修真,把虚无的能量变成现实的力量。只不过,绝大部分武林人士是形神兼修的,既修炼内功,又锤炼身体,刀枪棍棒拿手活儿多,即使没有了内力,战斗时也不太吃亏。

姬逾的法力也是用一次少一些,久久无法补充。幸亏他法力深厚,只要省点用,跟一群凡人士兵肉搏还是没有问题的。坏就坏在,他开始霉运缠身。多次被火炮命中,伤势不轻,为了恢复伤势,消耗了大量法力。

金军的高手似乎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相反的是,他们好像突然间有了长足的进步。此消彼长,仗就没法打了。在一次突围战中,姬逾遇上金军的武功高手,一个叫什么法王的。这人的兵器是五个飞轮,对战时五个飞轮依次抛出,又能回旋返回,随接随抛,总能保持三个在空中回旋攻击,两个在手上攻防。本来此人的强度连半仙都算不上,姬逾完全没放在眼里。没想到此人竟然超常发挥,裹挟着内力的飞轮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让人难以招架。姬逾却频频失手,法力老提不上来,手忙脚乱之间被一个飞轮击中,透入右肩,右手几乎被整条砍下。要不是郭大侠及时搭救,后果不堪设想。

数战过后,一些术法高人、武林高手相继离开,他们或称等法力恢复、内力恢复之后就回来再战;或直言力有不逮,不再回来了。最令人遗憾的是,那位方士半仙也走了。他说得很直接:“我已经飞不起来了。如果被困死,我连逃跑的机会都没了。修行不易,大侠请保重。”郭大侠毫不介意,都一一相送了。后世有一句诗“去留肝胆两昆仑”,如果郭大侠知道的话,估计这个时候会用来送行。后来,有的人确实又回来了,但是更多的是一去不返。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坚持留下的武林人士、修法之士大多认为,一身本事,身死术灭,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激昂澎湃这么一回,也是死而无憾的。凡人的无畏感动着姬逾,也在一点点的改变着他。大夏从来不缺慷慨悲歌之士,这种悲壮的情景,姬逾也不是第一次经历。但是他没有麻木,每次都是感动不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