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清梦醒> 第63章 兄终弟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章 兄终弟及(1 / 2)

德光帝对于皇位继承人的选择,可以说是导致后来黛青王朝经历的种种屈辱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这并不是说如果德光帝选择了其他皇子,情况就会有彻底的改变。因为导致黛青走向衰落的原因是非常多的,其中有些早在德光帝即位之前就已经埋下的伏笔。

更有甚者,有些问题是在黛青王朝入主中土之前就已经长期存在并多次引发灾难的了。

这些问题中,有些人们发现了,并且解决了,但是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的根源。

还有一些人们或者没有发现,又或者即便发现了,也毫无办法。

黛青并不是在一片空白上建立了新世界,他只是许多历史沉积的结果。这注定了有些东西终究成为他的宿命,无法自赎。

比如像奕詝和奕訢,原本是性格和能力非常有互补性,情感和关系也从小非常要好的一对好兄弟。可是一旦其中一人成为皇帝,甚至仅仅是为了成为皇位继承人,就不得不发自内心的开始手中相残了。

这样的场景,在黛青的历史上,并不陌生,反而屡屡发生。

在黛青之前的历朝历代,也是如此。

“定于一”,和“尊祖训”是中土文化最根深蒂固的观念。

这与北土塔拉人在历史上大多数时期奉行的“会与盟”和“两王并翼”形成鲜明的对比。

古伦人,东土四大强族的中最强的一支,始终是在塔拉文化和西尼文化之间做选择题。相比之下,他们自己的本身文化更多的只是一个标题而已。

入主中土之前,古伦人更多的学习塔拉人的文化,而在入主中土之后,整个黛青都开始全面的中土化,具体的说就是中土西尼化。可是古伦人对于“定于一”的接受却要早于入主中土,尽管在整体上还是维系了“会于盟”并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力量,甚至在最初尚未定号立国的时候也曾经有过短暂的“两王并翼”时代。但是很快,随着黛青正式立国,“定于一”在帝国最高权力层面得到了绝对的确立。

这就意味着,只要在帝国顶层出一个微小的失误,整个帝国就得跟着错到底。并且,由于“尊祖训”的原因,很多错误都得不到纠正,因而不断积累。这种错误积累,不仅是德光一代,甚至不仅是黛青一朝,是“天下五方”历世历代几千年来各种问题积累的总合。

这样的积累到了咸富的时期又遇到了以吉利帝国为首的西洲列强开始向东洲和整个堪忍世界全面扩张的特殊时期,于是黛青的衰落就不可避免了。

当然,如果咸富帝真的掌握了“仁而孝”的精华,那么就可以包容并且有效的使用奕訢这样的人才,大刀阔斧的推行新政,或许黛青还是有机会触底反弹的。即或不然,至少太平光明国和绺子军的平定,以及与西洲列强的关系,是可以得到提前并且更妥善的处理的。

或许在德光帝看来,奕詝虽然废物,但是正因为废物才不得不重用奕訢,这样就会形成“兄弟合璧”的效果;而奕訢凡事都行,如果做了皇帝根本用不着奕詝,反而会导致兄弟失和。

又或者,这只是中土“定于一”发展到一个极致的必然结果。兄弟也好,父子也罢,都只是落在旋涡里的一片叶子,根本无力自救。

咸富帝终于没有因为自己的无能而与才华横溢的弟弟合作,他坚持要“定于一”。

然而,拒绝了合作,也就意味着最终的彻底失败,不管多努力都没有用,越努力,败得越惨,死得越难看。

不过随着咸富帝时代的结束,黛青居然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团结合作”的共治时代。从这个年号就可以看得出这时代的特殊性。而且,共治的属性是非常有普遍性的。东慈与西慈两宫是一种共治,两宫与皇帝的几位叔叔也是共治,而两宫、皇叔,与皇帝之间,又是第三层共治。

而且,这一时期的黛青一改入主中土两百余年来的最大禁忌,开始授予普民西尼族大臣统兵大权,所以也可以称得上是黛青难得的一次“固山-西尼”共治。

这种共治,非常有利于团结帝国各种力量。而且效率极高。正是靠着共治,黛青帝国终于打败了太平光明国、绺子军,并且暂时建立起了与世界列强的和平外交关系。

当然,这种共治模式,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妥协,可以出现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因为帝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而是帝国法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只是一个未成年的小孩。

一旦皇帝成年,那么这种模式也就走到了尽头。

虽然每个人都不甘心放弃自己已经拥有的权力,但是随着共治帝的成年,黛青真正的共治时代也即将终结这种“非正常”的“共治模式”了。而一旦这种模式终结,那么之前所有人在这种模式中获得巨大利益的人,都将蒙受巨大损失。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少年的共治帝载淳,仅亲政一年之后,就突然病故了。

死因,官方的说法是“天花”,民间的流传是“梅毒”。

不管哪一样,随着共治帝的死去,原有的“共治”模式又被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下来。

按照黛青的传统,是要“父死子继”,可是共治帝死的时候还没有儿子。按照礼法这个时候可以过继其下一辈,即溥字辈的皇族中过继一人为载淳的嗣子。可是德光帝一脉中,唯有已故皇长子奕纬的嗣子载治有两个儿子:溥伦、溥侃。

可是当有人提出在这两个皇孙中选择一人过继给共治帝为嗣的时候,立即遭到皇五叔惇亲王奕誴的强烈反对。

奕誴只说了四个字:“疏属不可!”。原来,奕纬死的时候并无子嗣,咸富继位后,不忍心看到大哥就此绝户,于是在远支皇族中选择了载治过继给奕纬做儿子。因此,载治名为奕纬的之子,但是在血统上并不是。此时虽然奕詝、载淳都已经故去,德光帝的第八子奕詥也已经在共治七年病故。但是共治帝还有四位在世的亲叔叔——皇五叔惇亲王奕誴,皇六叔恭亲王奕訢,皇七叔淳亲王奕譞,皇九叔孚郡王奕譓。他们都是德光帝的儿子,当然要竭力维护德光帝一脉的权益。

而在之前的整个共治年间,由于“共治模式”的原因,四位皇叔权都是权高位重,他们也确实有阻止皇位落到德光系以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