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的下午,老师在下课前提了一句作文大赛的事,兴许是日子过得太平淡,李恒很想在某件事情上认真做一回,填补等候的空缺,他课后拿着报名表给到了老师。
老师递给他报名表,纸上有些褶皱,他接过,看着没擦干净的姓名一栏失了神。
“同学,你要参加这个比赛吗?”说话的是他的前桌,他从入学以来还是单人单座,唯一能够有交集的,就是这个名叫“陈秋”的女孩子。
他点头,报名表更加不平整了,可能是紧张又或是逃避后慌乱的情绪导致的。陈秋转过身,眼神四处张望,然后俯身凑近他说:“你还是别参加了吧,你也才来不到一年,不是很懂这些。这个比赛虽然说规模办的很大,但入围的很多都是城里那些条件不错的·,没点资本努力也是白努力。前几年我们学校也只出过一个晋级选手,但很多东西哪里是我们小村里的人可以负担的,之后她自己放弃了。”
听完陈秋的话,他越发觉得纸上那抹字迹浅淡的名字刺眼。
“试试吧,无所谓结果。”
他不在乎最后是否会收获,从看到这份报名表上,林亭被擦去的名字开始,他已经下定决心继续追寻。
在为作文大赛准备的日子里,他终于忙碌起来,进入初夏,风声渐渐听不清了,变成了低喃,沉重得不让每一张写满文字的稿纸从书桌上滑走。
他进出办公室频率变多,很多老师也因此认识了李恒这个学生。
“李老师,这个学生比以往的很多学生都要勤奋呢。”
“很好的一个学生,肯用功。”李老师翻阅着手里好几页的文章,眼神透露出几分欣慰。
“话说李老师,我们一般都不介绍这些比赛给学生了吧,这次怎么有例外?”
“只是一个机会。”
他们沉默了一阵,没再接下话题。
不光是老师这边,班里都知道李恒极其重视这次比赛。在他们这个小县城的学校,很少进行月考或是阶段考这样正式的考试,他们读书的动力可能很纯粹地只是完成任务或是再好一点的,也是因为对学习感兴趣,同学之间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概念可言。李恒看着几个同学向他频频张望,看到他们眼里的期待和好奇,竟感到很庆幸,对这样的气氛很安心。
很多同学都和他问起这个比赛,他和他们大致讲述了写作的题材以及一些有感而发的思路。
渐渐地,他也能够接受和这个村里其他人的相处。
坐在靠窗边的座位可以很容易察觉到景色的变化,李恒每天都在自己的日记里记录下每一天的景色。
“2014年 6月5日 阳光明媚
我把身子往外探,看到学校那道废弃的后门前有一座小拱桥,下面的小溪到生机勃勃地流动着,有很多自然的石头挡住水的去路,溅起一层又一层的水花。这个村里真是不缺柳树,我模糊看见在小溪消失处似乎就有一棵,热烈的阳光过于灼热,泛黄的叶片告诉我,它并不习惯这样。”
这时,他的翻盖手机响起,来电显示“王伯”。
“恒儿,你家里还有一点东西寄到了,你今天得过来拿一趟咯。”
他应声,看着手表时间也差不多快放学,计划今天早点赶过去。
晚上七点,天边还有灿烂的金光,拿完行李,李恒回家要坐公交,一辆长途车,当他吃力地从车上搬下从城里带回的最后一批行李时,夜色已经吞没了晚霞,没有路灯的巷子漆黑无比,公交车的尾灯毫不留情地离开,让这里重新陷入黑暗。
行李有两三件,不过体积大,搬动还是有些麻烦,他将行李一左一右架在肩膀上,洁白的皮肤很快被压得泛红,步子不稳当,像一个醉酒的人漫无目的地在街头晃荡。
他耷拉着脑袋,希望一抬头就看得到家。
背上的行李拼命扯住他的脖颈,让他冒着虚汗。
他正忍受着火辣辣的酸疼,脚步一顿,伴随肩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他察觉不对劲,果断撒下包,快速往前几步。
背后的身影也一同往前踉跄了,并听到闷哼一声,看出来没有预想到刚刚抓着的人会突然做出这些举动。
李恒余光看到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男孩,正朝这边走来,抓住后面那人就要走。
男孩穿着不合身的薄外套,短裤下腿上密密麻麻的小伤口,慌张间男孩回头看了他一眼,随即两人很快消失在了小路的尽头。
保险起见,李恒决定找一处人多的歇脚处安顿一会儿。行李在刚刚的意外中摔散,他重新打包,刚开始收拾,他发现有一个未见过的本子混在其中,他将它放进背包,动身离开。
这一带路灯太少,让他无法察觉周遭的情况,耽误的时间久了,暑气散去,空气薄凉,时时有风吹过,破旧小路扬尘,擦过少年瘦小的身板。
他凭着初次来到这的记忆,走到一家卖热面食的小摊,他卸下重担,坐在塑料凳上,从头到脚都轻松不少。
“大哥,点一份水饺。”
已经八点,饭店却没什么人,这一带房屋建得多,家家户户亮着灯,开着窗的还能看到煮饭时冒出的烟火气,路灯照常亮着,缓过神时,后知后觉对在后街企图不明的两人心有余悸。
如果他们为了抢劫带了作案工具自己就麻烦了,他这么想着,即便是庆幸他们没真正伤害自己,还是会不由自主感到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