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爸爸抱抱。”
把可爱至极的大女儿抱到了怀里。
老夫老妻的默契让俩人都不用言明。
等孩子交给许鑫的刹那,杨蜜就抬起了头。
而抱住、抱稳了孩子之后,许鑫对着妻子的嘴亲了一口。
“……”
刘一菲嘴角一抽。
低头看了看眼睛直勾勾看着老爸的阳阳……
没来由的心里冒出了四个字:
“同病相怜。”
甚至她觉得阳阳比自己更可怜一些。
明明年纪这么小就要经受这种“毒打”。
这时,她听到了许鑫的话:
“准备的怎么样了?昨晚你们都聊了什么?”
思路收束。
刘一菲刚要回答,就听杨蜜说道:
“就聊的对静秋这个角色的把握。静秋这个角色,我俩有一个小小的争议……或者说对你的拍摄思路的猜测。
我是觉得你想拍的电影主题,应该是一个过程。
从静秋的懵懂,到和老三的热恋,再到你说的那场只是睡觉的床戏……这一个过程带来的是一种隐藏式的表达。
表达在这一刻,静秋的心态已经从女孩变成了女人……
我不是之前了解过“熊音”这个人的经历么,她的丈夫是一个极像老三的人,可最后她却离婚了。而之所以她会离婚,会和艾米说她的丈夫婚前婚后变了一个人,我觉得与其说是“变”,到不如说是“醒”。
也就是说……她的丈夫明白了自始至终,自己只是老三的一个替代品。而延续这种思路,是个男人都无法接受自己的妻子明明和自己结婚了,可心里想的、念的、处处比较的都是另外一个男人。所以才会有那种变化。
熊音这个女人的下场就该如此,因为是她从心理上先对不起她的丈夫的。”
“嗯嗯,继续说。”
许鑫没说对,也没说不对,只是让杨蜜继续说下去。
“所以呀,按照我的理解,电影剧本故事里,从静秋和老三挤在一张床上睡了之后,作为一个保守的女人,她其实已经“结婚嫁人”了。
而最后老三的死,静秋就像是丧偶一样。她表现出来的心理变化是非常完整的……
后来,她那个朋友……叫什么来着。带着怀孕后被抛弃的身子来找静秋之后,她的反应应该是婚内出轨那种感觉,表演里应该是忐忑与恨。
而整个人……要是我来演的话,无论是麻辫还是身上那种少女感都要改变。因为从她遭到了“老三的背叛”开始,她就已经迈入了成年人的行列。而故事的最后结局也应该是一种成年人的结局。
山楂树,还是那个山楂树。可静秋却不应该是剧本开场时候的那个静秋了。”
说到这,她忽然顿了一下。
莫名的看着自家哥哥,语气里陡然出现了一抹柔软:
“而且,我觉得老三最后躺在病床上浑身青紫那段剧本,也应该处理一下,太简单直白了。哥哥,老三他……爱极了静秋,你知道吗?
就算他……去世了……他也一定会在天上,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静秋……
我想,熊音身上发生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巧合。老三,一定是用自己的方式,帮静秋找到了一个能和自己一样对她如一的男人。在冥冥之中保护、守护、关心着她。
但他想让静秋明白的绝对不是希望静秋永远停滞不前。
他的爱……很宽广。
之所以把一个如此像自己的人推到静秋……或者说熊音面前,就是希望熊音能够向前看,向前走,去迎接自己的新生活。但是可惜……熊音没有,她只是把她的丈夫当成了替代品。所以才重蹈覆辙……这是我的想法。”
杨蜜说完后,似乎怕许鑫察觉到了什么,赶紧又一指刘一菲:
“但她的观点是静秋应该是懵懂的,就算俩人一起睡,可她的变化也不应该如此明显。应该还是以那种少女感贯穿始终,这样才能保证电影整体基调的一致性。也就是所谓的一纯到底。”
说着,她看向了许鑫:
“你心底的正确答案是什么?”
“我……”
这下,轮到许鑫犹豫了。
其实导演和演员交流剧本走向,共同研究剧情发展的事情很常见。
毕竟一万个哈姆雷特心里有一万个哈利波特的布拉德皮特。
每个人对于某些东西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作为导演,如果能汲取到别人的意见与闪光点,这对导演来讲,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因为大家共同努力,帮一部作品完成的更加深刻了。
而眼下妻子口中的话语就是如此。
刘一菲的视角,是他原本的拍摄思路。
纯、干净。
干干净净的一镜到底。
纯的纯粹。
可杨蜜的话,却又像是给他原本已经搭建好了的屋子里开了一扇明亮的天窗。
不自觉的,他就在思考。
要是……按照杨蜜的说法,静秋的心里路程用一种明线的方式中过渡暗线的心路历程,感觉会是什么样?
和老三一起睡,象征着静秋的心理已经从女孩过渡成了女人。
原剧本里呢,俩人一起睡了之后,
俩人隔着河有一个凌空拥抱的片段。
是俩人升华感情的一个爆发点。
这段戏的灵感是来自顾小白看柳永的《雨霖铃》那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成。
在许鑫的脑子里,俩人互相隔空拥抱,默默哭泣,是一个表达感情非常直白的方式。
可是,如果顺着杨蜜的思路走呢?
老三知道自己得了白血病。
静秋不知道。
所以,隔着河,就是隔着生死。
俩人的隔空拥抱看似是给对方表达自己的情绪,可实际上却象征着生与死的一线之隔。
他们只隔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