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您提交的纪录片《舌尖上的天朝》相关项目的事宜,请问您明天有时间么?”
“明天?”
“对,1月5号。”
“有的,明天我有时间。咱们要面谈么?”
“是的,我们很中意您提供的计划书预想,所以想和您商谈一下计划书的立项。”
“好,那罗组长您说个时间,我过去……是在央视么?”
“是的。那……明天上午9点半,如何?”
“没问题。”
许鑫一口答应了下来。
之前方修就说过,这些纪录片计划是作为2010年的开年项目,陆陆续续是否通过的结果会在元旦之后产出。
没想到竟然来的这么快。
竟然刚过元旦
电话挂断,旁边一直听着的杨蜜便问道:
“纪录片的事情?要开始拍了吗?”
“是通过了。但什么时候拍还不好说呢……”
“那山楂树怎么办?”
“继续拍啊。这个纪录片虽然是出自我手,但不代表我要亲自去拍。我又不是摄影导演……更多的时候我是作为那个把控者,制定好拍摄方案,大家去拍,拿回来后我来把控大方向。不用事事躬亲的~”
一边说,许鑫一边起身:
“我去书房了。”
“嗯,好。”
书房内。
他再次拿出了比提交预案时厚了许多的《舌尖》计划书。
凭心而论,许鑫真觉得自己挺忙的。
从《山楂树》开始,再到从老方那得到了央视要拍纪录片的消息后,他每天乍一看是闲出屁了,可实际上这几样工作哪个也没落下。
《山楂树》有时候卡壳了,他就转换思路弄《舌尖》。
《舌尖》没啥灵感后,他又开始弄《山楂树》。
然后从自己的文学顾问陆海波那拿到了《太阳黑子》这本书后,为了改编成自己想要的故事剧本,他还在一直梳理整体的故事走向。
而这些都忙完后,还要弄《交易》的事情。
这些工作都是要靠脑子琢磨的,而且全都得他自己来。
一般人还真弄不了。
这不……
原本的《舌尖》在提交给央视时,计划书才十来页。
可现在连资料带准备工作的,如今已经快弄成一个练习册了。
里面的内容也是五八门,什么都有。
都是他一点点的添加删改弄进去的。
不敢说特别成熟,毕竟纪录片和电影一样,有着相当多的细节都是需要集思广益的。
但至少主要的思路有了。
而整个思路的核心灵魂,就是“吃”。
用“吃”来探讨天朝人的文化与民族的根源。
柴米油盐酱醋茶,寻常百姓平凡事。
于平凡处见真知。
这是他想要“看”到的一个故事。
……
1月5号。
央视。《魅力纪录》栏目组小会议室内。
许鑫到的时候,整个会议室里已经坐了十来个人。
兴许是“名人效应”?
他从被文员带领到整个大办公室内时,收到的关注就没少过。
而进到了会议室内,看着这些人,他赶紧客气了一声:
“抱歉,来晚了。”
“哈哈,许导,欢迎欢迎。”
一个面膛黝黑的四十来岁老大哥率先迎接。
“我是罗铭。”
见到了正主,许鑫笑着和他把手握在了一起:
“罗组长你好,我是许鑫。”
“来来来,坐下说。许导,请。”
“不敢不敢,罗组长太客气了。”
许鑫赶紧谦虚了一声。
之前在奥运会的时候,他没少和央视的人打交道,所以谈不上什么紧张或者胆怯。
大家是来谈事的,又不是来攀关系。
正常交流就好。
不过这气氛倒是挺正式的。
别的不提,就自己桌前这一看就是用卡尺标出来的位置摆放的茶杯,稿纸,书写笔,就知道这里也是延续着体制内开会的那一套。
而等许鑫落座后,罗铭便说道:
“许导既然来了,那咱们就开始今天的会议……大家掌声欢迎!”
哗啦啦的掌声中,许鑫再次起身,欠身鞠躬后,重新落座。
罗铭继续说道:
“许导,今天约您过来,目的就是关于《舌尖上的天朝》纪录片的项目立项相关事宜。”
“嗯。”
许鑫点点头应了一声:
“是我的方案通过了咱们的审核?”
“是的,已经通过了。我们想听听许导您的拍摄思路。”
“好。”
许鑫从包里拿出了那一叠文稿。
但却没打开,而是交给了身后的记录员:
“麻烦帮我复印一下。”
“好的,许导。”
记录员点点头拿着这份文件快步离开。
接着许鑫才说道:
“其实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思路很简单,就是以“吃”的行为,探讨我们的文化根源……”
他开始讲述自己的拍摄理念。
虽然整个理念已经在计划书里有了书面描述,但有些东西还是通过本人来口述显得更清晰一些。
也方便大家提问。
许鑫这段陈述,做了大概20分钟左右。
核心观点总结出来,其实就是许鑫最后这一段话:
“整个纪录片的目的,就是展现天朝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我的陈述完毕,谢谢各位。”
当以这句话作为总结,结束陈述时,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