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下祸端的种子……
我们什么都不懂。”
在许鑫那沉默的目光中,田双河又拿出了那个蹩脚的借口:
“上次去开研讨会,里面有人提出来了一个很有趣的论调,叫做信息茧房。
大概的意思是……信息操控之中,你可以永远给别人看到他想看到的东西,也可以让他一辈子都看不到他不想看到的东西……
我觉得当初的老厂长其实不见得会想的那么深,但……他老人家一辈子坐在这个位置上,一定具备了某些敏感性。而这种敏感性,让他看到了如果真弄了这个电影节之后,产生的一些后患无穷的事情。
所以,以我现在的角度来看,就像是你,或者其他人……厂里不会拒绝你们任何要求,也不想成为你们的枷锁。给予你们最大的创作自由,是咱们的基本方针。
而我们最需要做的,也不是帮助你们达到怎样一种高度,而是帮你置办好你身后看不到的事情。”
说到这,他竖起了一根手指:
“所以你瞧,之所以你现在没看到咱们有个什么西安电影节的
许鑫认同这话么?
肯定是认同。
可问题是……他察觉到了田总思维的一种惯性误区。
或者说习惯。
不过这时候还不是聊这件事的时候。
他只是继续问道:
“那
“很简单,人。”
田双河耸耸肩:
“你觉得,一个电影节……或者说以戛纳这种形势所举行的电影节,需要多少人力?”
“呃……”
“我给你说一个数字吧。1993,46,45,24……唔……大概是7000,以及1600……你知道这些数字背后的含义么?”
“……”
许鑫想了想,试探性的说道:
“1993年……46的话,《霸王别姬》?
见他能猜出来的基本全对后,田双河也就不卖官司了:
“不错,1993年,46届戛纳电影节,当时我就在现场。我亲眼见证了7000人的工作人员,维持住了接近4万人的戛纳一整个活动周期。而1600,是当时戛纳接待的这45部参与展映、点映的片子的剧组成员总数。最后入围了24部电影,咱们厂连剧组带人员一共去了37人……”
一连串的数字说出口后,他耸耸肩:
“我姑且就问你一句,咱们要是搞电影节了,这7000人,你上哪去弄?
是对电影一窍不通的普通人呢?
还是说挂着工作人员牌子,拿着个大记事本,看到明星就往旁边凑要签名的临时工?
亦或者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工作团队?
好,就算你有稳定的工作团队……别说七千了,就按照五千人来算吧。小许,从工作人员,到审核、接待等等一系列的各个部门,整个电影节就像是一个精确运转的机器。
每天要安排放映单元,场次协调,收取门票……一系列的操作就算他们能得心应手,可一年,我们也就举办一次。
这种固定的工作团队在平常该怎么去养他们?5000人就算一个月两千块的工资,那也是一千万的支出。
一年12个月,那就是1.2亿。而你付出了1.2亿,却只有10天的工作时间……你把它当成一份生意,这笔生意你会做么?”
“要是志愿者呢?”
回忆着自己在中传经历的那一幕幕,许鑫下意识的来了一句。
“……”
田双河一愣:
“志愿者?”
然后他就无语了:
“几千名志愿者……你把这当什么?奥运会吗?”
“奥运会的志愿者可比这人多多了。”
许鑫吐槽了一句。
田双河哭笑不得:
“喔?这么说我倒忘了,坐我面前的可是咱们奥运会的大内总管嘛……”
“……嘿嘿。”
许鑫尬笑了一声,接着就听田双河叹了口气:
“唉……所以说,能搞。确实能搞……甚至,你的来意我明白。现在也确实是个好时候,咱们省要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只要电影节得到省里支持,那么人力与场地场馆这些,其实都好协调。
也能用这个噱头,吸引游客来到西安来拉动经济……甚至,那些电影门票之类的预售,也能跟现在的歌星演唱会似的,弄个什么套票……乍一看前景真的很美好。但是……”
说到这,田双河满眼遗憾:
“你可以回顾一下三大的历史。他们作为电影艺术界的至高殿堂,在一开始的规模可没有那么大。人家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走过来的。一点点发展,一点点的成熟。从大家摸索,到有了一个成熟的经验团队,最后老带新那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我们真正差的地方,在这,能明白我的意思么?”
“但只要弄下去,路总能走得通的,对吧?”
“……?”
许鑫这话一出口,田双河就露出了意外的神色。
是自己没说明白么?
还是……
然后就听许鑫说道:
“田总,我是这么想的……您看啊,首先,
“嗯。”
“我觉得不一定事事都要和国际接轨。”
许鑫摆手,语气异常坚定:
“因为我想到的这个点子的初衷,其实就是它可以结合咱们厂那吸收新鲜血液的需求。我承认,老厂长有大智慧。但时代不同了……您说的困难,那是
他满眼无辜的一摊手:
“外国人认不认可,跟我没关系啊。就像是我的采访里说的那样,我只负责拍电影,而电影拍好了,名利自然就会到来。
我就没考虑过什么国际电影节之类的……
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我是先要在国内站住脚,接着才一步一步拓宽到国外。咱们得自己人先认可,认可咱们的含金量,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