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那样给的那么享尽。
所以许鑫只能靠自己脑补。
陈玄奘的设定是一个呆头呆脑、心智单纯的角色。
那么……势必,段小姐在感情线上要变成主动一方。
主动、倒追……而拥有这种性格的角色必须要身居善良属性,最后才能在死亡后完成升华。
猴妖不是主角,而是配角。
这个配角是反派,那么必须要很邪恶……
想到这,他眉头微皱……
又是一个颠覆传统的大圣。
至于其他配角……感觉倒没什么过多的线索。
可能延展性也不是特别高。
这部戏最主要的地方应该就在于玄奘、段小姐、猴妖这三个人之间。
缓缓合上了这份资料。
他陷入了沉思。
而这期间,周煋驰始终没有任何打扰。
许鑫把这个故事消化的差不多后,抬头问道:
“星爷,两个疑惑。”
“嗯,你说。”
周煋驰饶有兴致的点点头。
“
随着许鑫的问题,田双河和齐雷也都放下了手里的资料。
资料可以慢慢看。
但俩人的谈话必须得认真听一下。
而面对许鑫的问题,周煋驰没直接回答,反倒是反问了一句:
“你觉得和《大话西游》像么?”
“唔……”
许鑫倒不是被他问住了,而是组织了一下语言后,才说道:
“首先,这个故事给我的感觉很熟悉。不是说情节多么雷同,而是源自于创作方式。我看到了您过去的影子。可能我的概括不是很准确,但我和您聊聊我心里对于您的作品一些认知。可以么?”
“好。”
周煋驰点点头,继续聆听。
“我指的很熟悉的创作方式,其实就源自于您之前的电影。核心是底层人物,熟悉的味道就似乎这些人虽然在互相拆台,甚至对于对方……性格也好,人品也罢,都存在着一种讽刺。但同样的,这些看似互相讽刺的人,在最后却往往抱团在一起,相互给予对方支持。这种方式是您所熟悉的,也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而这个故事……”
他指了指自己手中的资料:
“爱而不得,造化弄人,以及失去后的痛彻心扉,其实也是《大话西游》的要素之一。我觉得在这方面,它是一致的。所以……虽然只是看了大纲,但我大概能猜到,故事的走向应该是……”
略微思考,他给出了答案:
“段小姐应该是通过某种……陈玄奘表露出来的特质,而喜欢上了他。开始倒追,但因为她性格大大咧咧的,不会倒追,所以会做出来一些很愚蠢的事情。
陈玄奘应该是对这种愚蠢……不喜欢,或者是……没感觉。惹的段小姐伤了心……最后俩人应该会有一种交错。或者说错过……这样可以激发观众的共情心理。
在《大话西游》里如此,这里亦如此。可又因为在《大话西游》里是遗憾的,所以观众应该会觉得您会给他们一个完美的结局。
可转折……或者说“惊喜”的地方也就在这。最后的结果依旧一致,看似救赎,实际上,它什么都没做。
所以,这个故事的内核与大话西游的感情线,也是统一的,是悲观的……我这么说,对么?”
周煋驰的眼里浮现出了一丝惊讶。
而在他惊讶时,许鑫又补了一句:
“或者说的更干脆一点,我觉得两部电影共通的地方,都在于……佛法之中所谓的“有生皆苦”上面。
又或者可以论述为“苦海无边”、“不得解脱”等等。
我不知道这个剧本您是否是主创,但……整个故事的思路,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因为我们是普通的众生,所以生活在苦海,不得解脱?
本身这个故事可以更高,但……在创作者眼中,这种高,是强行的拔高。我们本来就是众生,无论如何都不得解脱,所以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不需要回头是岸,也不需要放下屠刀,从生到死,就像是那只猴妖,我们始终逃不过所谓的贪嗔痴、怨憎会、爱别离……作者可以赋予这样的思想,但他并没有这么去做。
所以,它的内核依旧是悲观的。哪怕最后唐三藏看似“超脱”了,可实际上,他最爱的姑娘也成为了爱而不得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凡人永远不会得到空寂涅槃的大圆满。是这个意思么?”
“……”
“……”
“……”
他的话,换来的是在场所有人的沉默。
大家都在思考他话语之中的道理是否在这个故事里得到了具现。
唯独周煋驰。
“鑫仔……猴西雷啊。”
他带着感慨一般的点点头。
这个故事在完成后,他其实给了几个好朋友来看。
其中也不乏一些港圈的导演之类的。
而所有人的反应其实和许鑫没什么两样。
“和《大话西游》好像。”
“很类似。”
“简直一模一样。”
大家的反应都是如此。
但……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只是通过一份大纲,就猜到了他具体安排的故事情节。
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明白自己到底赋予了这个剧本怎样一种精神层面的悲观内核。
啧。
他发出了感慨的声音。
可是却没有直接回答许鑫的问题。
而是问道:
“你的
听到这话,许鑫想都没想,就直接说道:
“您这个故事……没讲完吧?”
“!”
这下,周煋驰是真惊讶了。
下意识的问道:
“怎么看出来的?”
“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