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回忆写起来还是很难的,我甚至觉得就算我当初每天写了日记,如果不是特别详尽的话,该忘记的东西还是会忘记。
而记忆深刻的东西,就静静的躺在那个角落,未来的某天可能会出现触发它的条件,也可能永远都不会触发。
不自觉的就会往是不是还有意义这个方向思考,还好看到了一句话,
有意思比有意义更有意义。
第二次被打,让我又好了一阵子。
当时我的班主任很喜欢背古诗,她有一个记录古诗的本子,很厚,看着也很旧。
当时我们的课本上还没有很多的古诗,为了方便那个年纪的我们,教材选的基本都是五言居多。
更多的是一些趣味性的顺口溜,儿歌。
但是我们班主任每个周五会在黑板上留下两首古诗让我们回家背诵,五言七言不一定,有时候一首诗还长的吓人。
说实话,那时候我有点恨写诗的人,数量多就算了,每首怎么还那么多的字?
很巧地是,老妈也是个古诗迷。
所以每周我都能多背一两首,一份学校的作业,一份家庭的补充。
背的时候很难受,而且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
就好像从来没有背过似的,好在看几眼之后能背的快一点。
有一次刚好老师课上讲的一首乐府诗,是我在家里背过的,我非常激动的表现自己,事后用老师的话来说,当时我背诗的时候,摇头尾巴晃。
虽然一开始有点被迫接受的意思,但是后来我也喜欢上了古诗,我依旧不喜欢背,但是会幻想每首古诗的内容。
读过之后,我会盯着它们发呆,精神去身临其境,经历诗人看到或者经历的一切。
那种感觉很奇妙,就好像自己真的变成了诗人,而那曾经发生的一切,也真的出现在我的眼前。
三年级的时候多了一门英语课。
女老师,应该大学毕业没多久。
那时候没有点读笔什么的,应该有了,但是连县城市里的学校都用不上,更别说我们村里了。
而且那个时候磁带也算个赚钱的买卖,学校的英语磁带是教师版的,而书店卖的是学生版。
那个时候一盒十块还是十五我忘记了,反正不便宜。去县里的车费来回才十块,如果赶上熟人或者公交,六块就够。
平时不给我零花买零食的老妈,买英语磁带却是丝毫都不含糊。
老师的教材也是不一样的,随书还附赠很多人物贴纸。
我记得里面有只小松鼠,还有只熊。
和平时我们争夺小红花一样,每次默写单词,课文都努力争夺贴纸。
四年级的时候要分班了,因为上面一个村子里的学校只到三年级,四年级就要来我们村里。
分了两个班,每个班都有将近四十名学生。
之前我们一个班才二十多人啊,而且还就那么没有增长的度过了三年。
一下子多了那么多人,说实话,有点不适应。
四年一班,在背阴的一侧,太阳几乎不会光顾。
巧了,我就在那一边。
人数多了,之前身兼数科的班主任,也轻松了一些,只教数学。
不过貌似也不轻松,虽然科目变少了,但是人多了,还要教两个班。
为了方便教学,我们多了一个语文老师,和一个英语老师。
教了我们一年的那位被分到了二班,我们班是一位新的英语老师,男的,岁数还不小。
语文和数学倒是相同的老师,语文老师也是新来的,是二班的班主任。
一切都变的新鲜起来,而我也和下午的活动课说了再见。
下午也被满满当当的文化课占据,连自习课都是稀有物种。
音乐和美术课虽然不会出现老师生病的情况,但是也没有正经上过己次。
好在不像初中高中那样会被正课频繁占用,只是偶尔出现,大部分时间都是留给我们做一些课题,或者自习。
哦,还多了一门课,那就是多媒体。
主要就是在多媒体教室听歌,看电影。
有时候也会上公开课,毕竟教室够大,还有大屏幕。
因为听了一阵磁带的关系,我特别喜欢张雨生的大海,还有小虎队的一些歌。
一次语文课,老师没有给我们上课,而是直接带去了多媒体教室,听歌看电影。
那个时候哪些新兴的歌手我已经忘记了,快乐大本营最火的时候,我却根本没怎么看过,我一直看星游记,洛洛历险记,灰太狼抓羊什么的。
所以对于一些前沿的娱乐事件毛都不知道。
于是班上不少人都要听那个新人的歌,我喊了好几遍大海都被淹没。
我赌气的趴下看书,其实书也没看进去。
其实自己赌气是没道理的,这种情况本就是少数服从多数,你不是班里的中心,这多媒体教室也不是你家的。
很多时候负面情绪都是自找的,觉得某件事情就应该顺着自己。
老师也看到了状态不对的我,上前把我的书挪到一边,笑着看我没有说话。
等到快下课的时候,教室里响起了大海那首歌。
一楼只有三个班级,一到三年级的集合体,还有四年一班,二班。
五年级的时候,就要搬到二楼。
五年级的时候,教我们一年的那个男英语老师调到了镇里,好像去了初中部。
于是我的英语老师又变回了那个熟悉的女老师。
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英语,到底是学的好,还是运气好。
有时候我就是不知道选项什么意思,或者课文读的一知半解,但是我大部分时候就是能选对。
这也就树立了我在班级里英语好的形象。
深挖有些受之有愧,但是虚荣心又让我坦然的接受这一切。
尤其是在班上女生找我问题的时候。
其实数学我也还可以,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