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真拔多了。”刚刚只是看到萝卜水灵灵地,就只顾拔了。
“没事,要不干脆再做点萝卜丝包子。”陆海燕想了想说。
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蒸上一些包子馒头,留着年后招待亲戚,晒干的馒头干,春天的时候烫在稀饭里。
陆家本来已经蒸好了,但当时不知道儿子和儿媳会回来过年,蒸的量有点少。
说到蒸包子,陆海燕知道,这越是临近过年,越难预约。
因为这边以吃大米为主,面食也吃的,但不是主食,所以普通老百姓家都不会蒸包子。
过年的时候,一般都要跟老师傅提前预约。
现在离过年没几天了,估计师傅的时间已经约满。
陆海燕让儿子看着锅:“我等会就回来,你们先休息休息。”
然后急匆匆就出去找老师傅询问蒸包子的事了。
爸妈都不在家了,董晓丹和陈朝阳又被安排休息了。
“晚上不是吃羊肉菠菜粉丝汤吗?那我们把粉丝泡上,把菠菜洗好。”董晓丹看看厨房里的食材,对陈朝阳说,
爸妈疼爱他们,但哪还能真把自己当公子小姐?
平日里不能孝敬爸妈也就算了。
“好,我来打水。”冬天的河水比较凉,陈朝阳知道,这时候家里都是用井水。
看陈朝阳打了一桶桶水上来,董晓丹把菠菜洗了以后,觉得倒了浪费,就顺便把萝卜也都洗了。
想着羊汤里面需要葱,又拔了几颗葱,顺便也洗干净了。
这么一会儿功夫,陈朝阳的爸妈像约好似的,一前一后回来了。
见陆海燕脸色不好,陈维可问:“怎么了?我离开前还欢欢喜喜地。”
“想再蒸点包子,可是师傅没功夫,都约满了。”陆海燕恹恹地说。
“跟他说说,我家只是添一点,蒸的不多。”陈维可也觉得,不只是现在家里多了两个人,关键是儿子儿媳难得回来,今年亲戚朋友来得肯定也多,原来蒸的包子肯定不够了。
“说了,没工夫,有几个人家本来没打算蒸,后来看孩子眼巴巴地,又下狠心蒸了,所以一点也插不上。”陆海燕说着看了看陈维可,“你买到鱼肉了吗?”
“买到了,正好遇到晓丹的姐夫,他家里有很多肉,正打算腌制起来,就让了一块给我。鱼也有,有几个村里打鱼打晚了,现在正在街上大甩卖,我买了好几条大鱼。”陈维可乐呵呵地说。
陆海燕叹口气:“还好,总算鱼肉够了。真是的,肉也有,萝卜也有,面粉也有,就是做不成包子。”
“妈,那我们不会自己做吗?干嘛要请师傅?”董晓丹倒不是一定要吃这包子,但看着婆婆特扫兴的样子,实在不忍心。
反正这次回家就是打算过年放松的,刚过去的一年,大家忙着考试,太紧张了。既然是放松,自己动手做点吃的,不更有意义吗?
“我要会做的话,就不要求人了。”陆海燕手一摊,“我哪有这本事?”
“我会啊。”董晓丹说。
“你会?你在海岛跟家属院大嫂学的?”陆海燕问。
这边的人除了几个老师傅,普通百姓基本都不会做,陆海燕也不相信,董晓丹没出嫁前会自己发酵蒸包子。
“是的。”家属院大嫂来自全国各地,确实有很多人都会自己蒸包子,但董晓丹的手艺是前世口罩期间,在美食群、家长群、小红书上学来的。
因为陈朝阳经常出任务,所以董晓丹怎么学,跟谁学,自然他都不清楚,所以这会儿,他一点也不质疑。
“妈,你喜欢酒窖的包子,还是酵母的?”这发面有好多种,抖音上、小红书上各种都有,董晓丹也都试过。
“米酒发酵慢了点,但口感好,酵母的发酵快,明天就好动手了。”这过年也没几天了,不能再拖了。
“好,那这样,我用米酒和酵母结合,就是今晚就要做糯米饭,把米酒做出来,然后用汤婆子保温...”董晓丹说。
“这倒不用,上次我做了好多米酒,天气冷,应该还好用。”陆海燕说着就去西面放杂物的屋子里,把一个钢精锅端了出来。
董晓丹闻闻,很香的米酒味,又拿筷子沾了点尝尝:“不错,可以用,明天早上我来调面。”
“你真的会?”陆海燕还不大放心。
之所以要请老师傅,因为过年的东西,讲究吉利,要是弄得不成功,食材浪费了事小,关键意味着来年不顺利。
“妈,你放心吧,在海岛,晓丹经常做给我们吃,就没有不成功过。”陈朝阳说,“好了,先吃晚饭,明天一大早我和晓丹去买酵母粉,然后回来剁肉。”
陆海燕这才想起来,米饭还没烧,连忙急匆匆地准备淘米。
陈维可埋怨道:“平日里你做事很稳妥地,怎么儿子儿媳一回来,就乱了套?”
“我这是太开心了。”陆海燕也不生气。
“妈,不用做饭了,你不是蒸了馒头么?我们就一边吃锅子,一边羊肉泡馍。”陈朝阳说。
“还能这样吃?”
“能,我们经常这样吃。”董晓丹说道。
然后几个人七手八脚地就围着煤炉台灶开始吃晚饭。
饭后,四个人反正是聊天,就刨萝卜丝的刨萝卜丝,切肉的切肉,把明天要做的包子馅准备起来。
“妈,你去烧火烫一下萝卜丝,其他事情交给晓丹。”
陈朝阳自己动手切肉,安排他爸刨萝卜。
董晓丹准备葱姜。
陈朝阳力气大,手脚快,把肥肉稍稍剁了,交给董晓丹,自己继续剁瘦肉。
董晓丹用油把肥肉熬得香香的,再把葱姜加进去,香味一下子就出来了。
“这还没吃,我就馋了。”陆海燕没想到儿媳不但人聪明,会读书,竟然厨艺也这么好。
当初小姑子不是打听说她好穿懒做的么?
这完全与事实不符啊!
“哈哈,确实,真香。”陈维可也说。
然后老夫俩把萝卜丝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