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的海上,上百盏灯笼犹如繁星一样。
熟悉明军舰队的人都知道,那是大明舰队正在路过航道。
昼行认旗帜,夜行认灯笼。
渔火可以避免船只相靠太近,发生碰撞,同时,也是分辨敌我的一种方式。
现在还是冬天,海面上可见的渔火只有胡义舰队。
不过,前方传来的敲锣声,顿时,整个舰队都传出了脚步声。
王伟、胡义、汪朝明和几个副官聚集在福船的船楼里。
“发生什么事?”
汪朝明开口问道。
“发现几艘不明船只,现在正在围捕。”
胡义身为舰队领袖,这种消息,自然是先汇报到他的卧室。
“是商船?”
王伟皱眉迟疑道。
闻言,胡义摇了摇头,道:“不是,对方没有悬挂国旗,悬挂也不是商船渔灯。”
大明的国旗,只有制定织造厂才能缝制,现在民间可没有流通,可以当作是一种通行证。
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如此看来,那么可能性就只有一个了。
海寇!
渔民不可能晚上出现在舰队面前。
这不仅是因为大明的禁海政策,还有就是渔民捕鱼只有在近海,基本都是朝出晚归,夜里的大海,单独的渔船还是十分危险的。
情报分析很快就能得出结论。
“现在是在哪?”
汪朝明继续问道。
“东海,大致是在松江府或浙江外海域。”
一个副官开口,他是钦天监的星官,算是导航员,利用牵星术指引船队航海方向,是现在海航的基本方式,当然,现在有更好用的工具,也能让航道更加安全。
“浙江?”
王伟直接皱眉,随后看向窗外,严峻道:“这附近是不是有岛屿?”
副官当即看向海图,手指着一处,道:“若是最近,那应该是舟山了。”
“胡都督,或许,该准备作战了。”
王伟看向胡义,没等对方开口,继续道:“福建邓茂七之乱,其中还连带着各司狱越狱大案,人数牵扯众多,到现在还没能理清楚。”
原因无他,福建一片糜烂,很多事情都是理不清的。
而舟山,当初朱元璋指派汤和到浙江巩固海防后,开始大幅削弱舟山的军备,汤和放弃外岛,主要经营沿海沿海地区。
以至于原本舟山岛上的卫所,也移到了沿海陆地。
这就导致了和在登州长岛一样的局面。
山匪海寇,一连串的信息相互编织,胡义也就明白了王伟的意思,面色随之郑重了起来。
舰队在海上,可以说是与世隔绝的存在。
只有舰队向陆地传递消息,而陆地要想找到舰队,还是有点困难的。
“已经在准备了,不过现在是晚上,只能先将见到的船只控制起来,之后还需要等天亮在看。”
胡义捏着下巴,现在不过是发现几艘不明船只而已,还用不着大动干戈,不过,若真如王伟所说那般,那么就要向备倭城请求支援了。
毕竟,他们的任务并非剿灭海寇。
“理当如此。”
王伟身为监军,不会过多干涉将领的决定,除非将领死了。
而且,相比自己,他也更相信比自己更专业的胡义。
当晨曦从海平面上升起,光线犹如一根根长柱,穿破云层,洒向海面,照耀世间事物。
而福船舰队的样貌也从海面的薄雾中显现。
几艘小船被禁锢着,上面还残存着些许的血迹。
一些人双手被捆绑在身后,双膝跪在甲板上,脸颊已经被抽肿。
经过审讯,舟山确实存在海寇,而且还不少。
很多在陆地上犯案的囚犯,越狱之后就集结在舟山,至于始作俑者,这些人并不知情。
“或许要耽搁些时日,舟山离宁波最近,可是在这航道,明显是去松江府。”
胡义皱眉,思索着说道。
“松江府纺织业。”
王伟眯起了眼,补充着:“圣上要拆分南直隶,而松江府,将是下一处开放市舶之地,而纺织业,便是松江府立根之本。”
说着,王伟目光看向汪朝明,问道:“海外我大明的织物作价几何?”
突然被点到,汪朝明随之回应:“若是名贵丝绸,便是价值连城,而棉麻织物,也比在大明高出几倍。”
胡义倒是不知道这些,不过也是一点就通,目光看向几个海寇,说道:“那现在不说也没关系,反正往后,舟山也不再有尔等立足之地了。”
“传令,分出两艘令船,一艘往松江府,一艘往宁波府,以将军印绶,八百里加急,通知备倭城驰援,汇报京城。”
事关朝廷大计,胡义也不得含糊,必须把情况通报到京城。
至于宁波和松江的官府,舰队高悬海外,属于独立的集体,并不受他们掣肘。
而大明的八百里加急,各驿站只要接到将军印绶,不能干涉,也不能打探。
“胡都督,就不怕官府有勾结?”
汪朝明皱着眉,现在知道的信息太少,胡义直接传令,会不会打草惊蛇。
“汪同知放心,不会有麻烦。”
对此,王伟倒是显得平静。
他可不仅是监军,还是兵部侍郎,对于大明内部的局势,兵部自然有过分析。
就算是海寇和官府有所勾结,但涉及八百里加急,而且还是将军印绶的战报,那么干预就代表着造反。
对于官府来说,敛财的胆子,他们很大,但是造反,他们可是万万不敢。
福建邓茂七的代价,现在陈懋依旧钉在泉州,就给了南方官府一个明晃晃的警示。
随着胡义下令,两艘船只脱离了舰队,悬挂着大明的国旗,向着两个方向驶去。
“消息到备倭城和京城,大概要三天。”
胡义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