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还念书呢嘛”。
“嗨~”
刘茵把于丽端过来肉酱和干菜端了上来,随后坐上了炕,抱过李姝说道:“来,奶奶喂饭饭儿”。
哄了李姝,边用勺子擓了碗里小米粥喂到李姝的嘴边,边对着老太太说道:“就着他们家闫老师在学校,那孩子还混着呢,猫一天儿狗一天儿的”。
见老太太上了炕坐在对面儿开始吃饭便继续说道:“他三大妈的意思是,他们家老二可能今年再读半年就读不下去了”。
“甭接她那茬儿啊,别给学武找麻烦,他们家没坏人,但也不办事儿,心眼都长在钱眼儿上了”
“就说是呢”
刘茵也知道老太太是个什么意思,点头道:“她说了几次闫解放的事儿,我都没接着,就过去了,这不是刚才看见于丽嘛,这才想起这茬儿来”。
老太太看了刘茵一眼,说道:“这种事儿少说,也少管,他们家的事儿乱着儿,我看他们家老大可不像是正经过日子的”。
“要不您说呢”
刘茵点头说道:“这两口子怪着呢,闫解成一天天不着家,十好几天一趟都不回来,这于丽就跟没事儿人儿似的”。
“能有啥?”
老太太尝了尝肉酱,说道:“不是离心了,就是离德了呗”。
刘茵喂好了李姝便放在一边的炕上去玩儿,拿了馒头也夹了干菜沾着肉酱吃。
“您看人还是准的,我倒是没想到他们家那大小子还有这个能耐”
老太太不屑地说道:“跟他爹一样,有点儿什么支眼皮的就摇头尾巴晃的”。
说了一句看了看炕上瞪着眼睛看着这边的李姝说道:“不说了,吃饭,以后都别说这些了,孩子听的懂呢”。
“嗯”
刘茵答应了一声咬着馒头也不再说话。
倒座房这边,李学武拿了个馒头,看着用眼睛偷瞄自己的老彪子。
“干啥?不好好吃饭瞄我干啥?”
老彪子观察李学武的脸色有一会儿了,这阵儿见李学武不像是生气的模样,便笑着说道:“没事儿,看你培训半个月有没有啥变化”。
“呵呵呵”
李学武轻笑了几声,用筷子夹了干菜夹在了馒头里,又往里面抹了肉酱。
“有啥变化?”
看着李学武大口吃的香,坐在炕边的于丽把李学武面前的汤碗推了推说道:“喝口汤,那酱咸的很”。
这汤是萝卜丝汤,最是适合这个季节喝的,能当人参汤用。
这话是老百姓说的,李顺是不大认同的。
老彪子笑嘻嘻地说道:“变俊了,更俊了”。
李学武咬了一口馒头,看了看这从小一起长起来的兄弟,道:“你也变了”。
老彪子笑问道:“我也变俊了?”
“呵呵”
李学武喝了一口汤,道:“变的会拍马屁了”。
“哈哈哈哈”
老彪子倒是不觉得李学武讽刺他,笑呵呵地说道:“谢谢夸奖,还需要多学习,多努力”。
于丽见两人说的有趣,也跟着笑了起来。
看着于丽笑,李学武也笑了笑,点着肉酱说道:“以后肉不够用了,就去割彪子的脸皮,厚的很”。
“哈哈哈,我看行”
于丽这会拿着馒头喝着汤,也笑着跟着开了句玩笑。
老彪子见气氛好,便舔着脸问道:“武哥,先前那些小子的事儿……”。
李学武看了老彪子一眼,随后看了看炕上的被子,问道:“你咋想的,飘了?学老杜玩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看着一脸讨好的老彪子,李学武轻笑道:“老杜也仅仅是说说而已,他自己都是饿死的,你现在有几个钱儿?要来真的?”
老彪子听了李学武的话愣了一下,随后问道:“老杜是谁?也是混街面儿?不是咱们这片儿的吧?他也收人了?饿死了?”
面对老彪子的几个问题,李学武嘴里的馒头差点儿没喷出来。
看着一脸认真的兄弟,李学武真想把他送回小学深造一下。
“别管老杜了,说说几个孩子吧”。
李学武已经被老彪子的天真打败了。
老彪子还没想明白这个老杜是谁,但应该不是个有能耐的,这四九城但凡要是有能耐他应该知道的,也不可能收些人就饿死了。
“那啥,就跟二爷以前认识的那些,拢共才十三个”
“才?”
李学武瞪着老彪子问道:“咋地?你想重出江湖啊?集齐十三太保打江山啊?”
“不是”
老彪子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干笑着解释道:“真的是赶上了,那天跟二爷出去,遇见先前认识的孩子,几个人正往医院抬人呢,说是一起的同伴肚子疼”。
见李学武听进去了,老彪子绘声绘色地给李学武讲了那天的事情。
“进了医院哥你猜怎么着?阑尾炎,大夫说再不来就得烧炭了,就嗝儿屁了”
李学武喝了一口汤,也没纠正老彪子嘴里的医学术语,把碗递给了要给他盛汤的于丽。
“所以你就搀和了?”
“也不是”
老彪子有些为难地说道:“是二爷,二爷看着几个孩子穿的破衣烂褂的,手都长了冻疮,脸也没好地方,就说给拿治病钱”。
“那就拿呗,整家来干什么?”
“是我说要收留的”
老彪子解释道:“二爷给拿了钱,可没说收家来,是我看着二爷可怜他们,眼里都是不舍,那场景你是没看见,你要是看见了都得……唉~”。
说到这儿老彪子也反应过来了,就依着李学武现在的脾气和性格,就算是看见了也不会像自己这么做的。
李学武这会儿又吃了一个馒头夹肉酱,脸上没什么情绪变化。
“所以呢?这十三太保你打算怎么着?”
“这不是想跟你商量嘛”
老彪子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