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现在你能理解,伟人一双皮鞋修穿了三十多年还在穿为了啥?
一件睡衣,30个补丁为了啥?
他到死,都在念叨不能走修正主义。
现在媒体为何不敢提伟人?又为何污蔑他老人家?
伟人一生说的每句话都有记录,做的每件事都有记录,他真的错过吗?
没有,只要穷苦大众在,伟人一辈子都在斗争。
至死方休。
包括最后一场斗争。
谁脱离群众,他就斗谁。
哎,不知道会不会被下架。
无所谓了。
我也知道你们不愿意看,不愿意听,以后不写这些闹心的事了。
往事如烟,烟雾中伟人的身影在时隐时现。
该做的还是要做,因为错不在百姓。
喊来楼英,给他们看病。
楼英毫不在意,坦然自若,身边跟了四个军卒,在百十个百姓里来回穿梭。
朱雄英喊过几个年轻的百姓。
一翻了解,都是下游逃难来的,赶往丹阳,只为活命。
楼英让士兵去山上采药,亲煮药汤。
随着百姓越来越多,楼英片刻不得闲。
直到刘晨安排的官员接手,楼英这才顾得喝口水。
官员架起大锅开始熬粥,粮食都是马驮人背,肯定不够,又安排百姓吃完粥不要停留,继续往县城赶。
刘晨已经在丹阳备好粥棚,房舍。
百姓不听,眼巴巴的看着粥棚,一时间大家都没了主意。
朱雄英转身,冲着楼英深深一礼,轻声道:“感谢楼太医救命之恩,朱雄英代表百姓,不忘今日。”
楼英赶忙还礼道:“世子言重了,楼英医术平平,哪里值得世子如此看重,医病救人乃是医者分内之事,万不可居功,医治百姓,臣自当尽心尽力,确保安康。”
朱雄英拉着楼英的手道:“楼太医是江南人吧。”
楼英笑道:“臣浙江楼塔人,小地方,不足挂齿。”
朱雄英笑道:“楼太医所言诧异,楼塔四面环山,风景独秀,有一神医被世人称之神仙太公,怎么会是小地方?
我还听说,神医太公行医大江南北,远至云南。
给穷苦人看病,不收分文,免费赠药,活命无数,楼太医,你当的起神医太公之号也。”
楼英眼睛红了,一礼到地道:“多谢世子夸奖,医病救人是臣的本分,臣……实在是……”
朱雄英大声道:“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对百姓好,百姓心里记着,青史也会记着,
有人能留一行,有人能留一页,青史留名,万古流芳,
对百姓好的,我们要尊敬,对百姓恶的,就应该下地狱!
楼太医,请再受我一拜,再次感谢神医太公活命之恩,也感谢神医太公活百姓无数,大明正需要你们这样的人啊!”
楼英急忙跪地相拜,怎敢真受了朱雄英的礼?
说起楼英,百姓可能不认识,但是说到神医太公,长江以南,那是响彻江南。
神医太公楼英,出身医学世家,小时候就跟随父亲行医,年轻时更是背着药箱,在江南行走,百姓看病分文不取,浙江,广东,福建,云南,贵州,都有他的名字。
神医太公就是百姓口口相传而来。
百姓们一听,眼前这位就是神医太公,顿时跪倒一片,齐声高呼,神医太公。
百姓大哭,感谢上苍,感谢神医,感谢朝廷赈粮。
百姓就这样简单,虽然身上苦的没有一条遮身的裤子,依然不忘对自己好的人。
楼英也感动了,一个百姓说谢谢,十个,百个楼英不觉得怎么样,以前就是这样过来的,看不得人间疾苦,这是自己该做的。
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活的开心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
自己喜欢百姓,喜欢看病,喜欢医病救人。
百姓再脏,不嫌弃。
如今百姓跪一地,楼英真感动了,自己何德何能,让这些百姓下跪?
楼英看到了百姓眼中的光,看到了百姓的表情,哪怕此刻是痛苦的。
只要眼睛有光,百姓就有的救。
原来治病救人,也是救心。
朱雄英一段话,也解开了太医们在皇宫所有委屈,不是太医院医者无能,是没有人给他们正名而已,花花轿子抬人,这话从朱雄英口里说出来,那真是要被记入到大明史册里了。
虽没有实际奖励些什么,但是神医太公之名,用不了半个月就会名震天下,这奖励?对于一个医生来说顶了天了,更是青史一页。
将来有一天,朱雄英当了皇帝,神医太公不单是百姓尊称,而是皇帝亲封,名正言顺,万古流芳。
没看楼英都感动哭了,鞠躬都不会了。
吴影服气了,蓝玉傻眼了,这不是五岁孩童,这是孩童里的妖孽,这是上天赐给大明的明君,是老朱家祖坟冒了烟。
楼英声音哽咽:“大家不要感谢我,应该感谢世子殿下,是殿下给你们吃的,也是殿下给你们看的病。
要是相信我楼英,救继续往前走,丹阳有粮食。
这里的粮食还要留给后边来的人。”
有楼英说话,百姓们磕头,给朱雄英磕头。
百姓陆陆续续离去,脚步也变的轻盈,时而能听到他们的议论声。
世子殿下?
是皇上的孙子,
朱雄英。
朱雄英想改变什么,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知府刘晨已经安排人赈灾了,只是冲毁的路还需要修,一时间粮食物资并不能到位。
上万饥民,只能成群结队往丹阳赶路。
朱雄英站在山坡,眺望着远处起伏山岭。
轻声道:“舅老爷,那些士绅地主家里是不是不用饿死人?”
山坡上蓝玉在前,常升和常森在后。
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