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3章 富川瑶寨(1 / 2)

定南王孔有德已经攻占了桂林,他将成为湘军的下一个目标。

在谭无名的计划中,本来是攻打完郴州后,就返回到临湘府。但现在孔有德打下了桂林,要是让他掌握了整个广西,那以后湘军面临的压力将会很大。

想到此,谭无名决定北上,他要一举击溃孔有德,将湘军身后的这颗钉子拔掉。

第二天早上,谭无名整顿好队伍,带领湘军的船队开始了他们的行军,向着广西贺州的方向前进。

剑拔弩张的气氛笼罩着整个队伍,每个士兵都充满了渴望。

前往广西攻打孔有打,这个任务既充满了挑战,也让谭无名燃起了斗志。

孔有德的正红旗,将近二万士兵左右,加上地方的绿营兵,以及在广西境内招降的明军,合计有二万五千人左右。

而湘军此次南下只有一万人左右,而且为了驻守衡州府、郴州府,都调拨了一千的湘军。

算下来,湘军此时兵力只有八千人左右,虽然这二个府也有一些投降的绿营兵,但是谭无名暂时没动,准备将他们操练合格后才敢放心使用。

在谭无名看来,兵在精而不在多,虽然孔有德的兵力多,但是他们摊的地方也多,就像孔有德的中军在桂林,而前军到了梧州、南宁,还有一些先头部队,为了抓到永历抢到头功,甚至都追去濑湍了。

历史上,孔有德被李定国围困在桂林,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兵力分散的原因。集中优势兵力,逐一击溃清军,这实际上也是明末时,南明军队对阵清军时,最有效的取胜方法。

临行前,谭无名叫来张山,让他通知李来亨带着湘五团的二千人马,同时多携带几门火炮,过来贺州会合。他们对广西地形比较熟悉,有他们在,胜算会更大一点。

这样临湘府就只留了谭有文的湘二团,加上其它军队留下来的湘军,大概有四千多湘军。

考虑到清军的反扑,原来是预留了二个团的湘军守在湘临,但现在为了歼灭孔有德,谭无名也只能将李来亨调了过来。

经过几天的航行,湘军的船队终于抵达了离贺州城不远的贺江。

谭无名站在船上,眺望着远方的贺州城,心中思绪万千,短短一年的时间,这已经是第三次来贺州了,看来和这地方还真是有缘。

谭无名下了船,在离贺州五里的地方驻扎好军营,下令张铁正的湘一团开始准备攻城。

湘军士兵们纷纷整装待发,为攻城作战做好了充分准备。

他们挥动着光芒闪闪的刀剑,士气高昂地等待命令。

张铁正作为湘军此次攻城的将领,整齐地列队站在最前方,等待谭无名的指示。

"张铁正,是时候向他们展示湘军的实力了!“谭无名冷厉的声音传遍战场。

"是,湘王!湘一团,出发!”张铁正立即下令,率领着他的湘一团冲向了贺州城。

湘军士兵们怀揣必胜的信念,带着呐喊声掀起了冲锋的浪潮。

张铁正:“兄弟们,贺州城就在眼前,勇往直前,拿下它!”

此时留守贺州的清军只有几百人,见到湘军如此凶猛的攻势,心中已经丧失斗志。

他们虽然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会儿,但毫无希望的情绪迅速蔓延。

"怎么办?湘军太强大了,我们无法抵挡啊!“一名清军将领焦急地问道。

"撤退!撤退!只能往桂林方向逃跑了!”另一名将领嘶声力竭地喊道。

清军士兵们只顾着逃命,纷纷仓皇地向桂林方向逃跑。

贺州城中,湘军如入无人之境,张铁正领着的湘军士兵,迈过那些被抛弃的城门,顺利地占领了这座城市。

谭无名带领湘军进入城中,一片废墟和摧毁的城墙映入眼帘,他心生担忧。

残败的城池,处处弥漫着烽火硝烟的气息,无不是一幅凄凉的景象。

高楚晴焦急地跟在他身后,心中同样充满了焦虑不安。

就在谭无名等人急得团团转时,后方传来谢林的声音:“湘王,有人找你,说有要紧事情禀报。”

谭无名转过身,发现谢林正带着一个穿着类似少数民族服饰的年轻人朝他走来。

年轻人见到谭无名,连忙抱拳道:“见过湘王,我是瑶族义军的陈二。”

谭无名略微迟疑了一下,问道:“陈二,你找我有何要事?”

陈二答道:“湘王,我是何图复将军的手下,他让我告知您,太后和堵大人他们都在瑶寨。”

原来高太后和堵胤锡已经前往瑶寨,谭无名这才松了口气。

他微笑着问道:“何将军是怎么知道我们会来贺州的?”

陈二答道:“何将军并不知道,他只是让我在附近留意,如果看到湘军进入贺州,就通知他们。同时,他还派了人前往临湘府报信。”

“这样啊,何图复看来是个人才啊,办事还挺周到。”谭无名点了点头,“何将军他们现在在哪里?能否带我们去?”

说完,他让身边的何忠闻拿出十两银子,交给陈二作为报酬。

陈二答道:“没问题,我在前面带路。”

谭无名安排亲兵给陈二提供了一匹快马,他和高楚晴及骑兵营紧随其后。

很快,他们到达了瑶寨,之前他们都是借路经过,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进入这个村寨。

瑶寨隐藏在山势之中,地势崎岖,呈现出九宫八卦的布局。

村口位于山崖陡坡,上面有一块匾额,写着“富川瑶寨”的字样。

由于村内地势不便骑行,谭无名决定在村口下马,并让士兵留守。

随着陈二的带路,他们进入了村寨,开始沿着阶梯向上行走。

这是一个由瑶族居民建造的山顶村落,村子里的房屋众多,都是采用传统的竹木搭建的吊脚楼风格,居民利用周围的木材建造房屋,把木块一块一块地拼凑在一起。

村中的巷道都用青石铺设,巷弄纵横交错,连接着每个角落。花藤爬满小青瓦顶,榕树根盘踞其间。

好一个“古荫庇护,小径幽深”,谭无名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