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能站在山上,看着友人的背影渐渐模糊,最后消失在他的岁月里。
下雨了,伸出的手只能握住一团虚无。
他以为,此生缘分已尽。
他祝福,友人一生顺遂。
他渴求,再遇。
也许上天也怜悯,他们再遇了,在友人年三十的时候。
友人再次来到了峨眉山,举办礼佛仪式,带发修行。
他容颜未改,友人却已染上了时光的痕迹。
友人不复少年活泼,是历经风雨后的沉熟稳重,熟悉又陌生。
也是这一次,有人选择了留下,手捧佛经,看花落,看云舒。
他们心照不宣,有意无意忽视了一些问题。
相比于隐居深山的他,友人更为通晓世事,虽然不是刻意,但日日夜夜的相处中,仍是教会了他很多。
偶尔,友人会语气清淡的跟他谈论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人与故事,并说,“就留在这里也挺好的,无法离开也挺好的。”
最后,友人在自己怀里逝去,苍老的容颜,平静安详,友人说,不要伤心,你好好的,保护好自己,就在这里也挺好的,选择留下也挺好的。
好像下雨了。
从此,再也不曾与人类结交。
“走啦!交朋友去了!”风灵笑意满满,唤回了飘飞的思绪。
峨眉抿抿唇,跟上跑的飞快的风灵,想,近乡情怯,却也悄悄地渴望。
寂寞吗?有点吧?不知来者是谁,恰好此时此刻来到了这里,恰好风灵在这里,恰好自己有点想念……
(二)倚天仙山锦囊术
仙迹缥缈,神秘向来引人遐想,李白不仅喜爱幻想还付诸于行动,游学途中,偏爱往僻静又多有奇闻异事的深山野林里钻。
这次来到了峨眉山,又怎能不尝试登上山峰,一览其绝特奇异的风光景致呢?
只见那辽阔无垠的蓝天下是两座青苍的山峰相对而立,阳光下,色彩斑斓如同画中山。
峰顶紫霞绚丽夺目,恰似祥瑞东来,李白顺着山道,踏步而上,想起了《汉武内传》,上载:西王母和上元夫人传授汉武帝仙经,帝大喜,并把成仙之术放在紫锦囊中。我平生渴望遇仙缘,从而修道学仙,也不知道我是否有福得到那锦囊术。
思绪飘飞着,眺望远方紫霞,飘飘然,恍恍惚惚中,似乎有那么一刹那,自己真得到了修道成仙之术。
“兄长!好巧呀!”
熟悉的清脆声音从前方传来,李白从迷幻中清醒,抬头望去,是之前认识的小娘子,因甚为投缘,以兄妹相称。
山林中偶遇亲朋,李白大喜,快步向前,笑着问道:“阿灵何时来的?林中偶遇,实为缘分,当浮一大白!”
“来了一段时间了,我有友人隐居于此,特来访友。兄长是来赏玩风景?”
“是的,我在游学,到了峨眉山,怎能不登山赏景。同时,也是为了碰一碰运气,看能不能到仙缘,”说着李白看到前方山路有一气韵非常的男子正拾步而下,不疾不徐,猜测那便是阿灵的好友,出声问询,“那便是阿灵的朋友吗?”
“是的哦,我感觉你们性格颇为合得来,你们一定能成为好朋友。”
“在下李氏,名白,可唤我太白。”尽管男子相貌年轻,李白敏锐地察觉到男子身上岁月的气息,行了个晚辈礼。
“在下无姓,名峨眉,太白唤我峨眉就好,”峨眉回了一礼,补充道,“我与阿灵是好友,你是阿灵兄长,我们同辈论交即可。”
“峨眉?峨眉山?”李白听闻,面露诧异。
“是的。”峨眉点头确认。
“哈哈,好,以后我就称你峨眉兄。”闻言,李白不再多作询问,隐居山上的隐士,自称峨眉,嗯,很正常。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来到了山峰,各自在树下席地而坐。
他们谈起了音律。
“峨眉尤善音律,兄长也颇有研究,要不要来个以乐会友?”
“自无不可。”
“白之荣幸。”
李白和峨眉对视,同时出言应允。
语毕,峨眉起身入草庐,拿出两件乐器,玉箫和宝瑟,乐器可以看出来有一定的年头了,但是保养很好,可见主人的爱惜。
李白试了试音色,感叹道:“价值不菲,且保养良好。”
峨眉看着青年的动作,仿佛又看到了少年友人意气风发的当初。
“峨眉兄?”
“这乐器均是我一名故人所赠,亦师亦友。”
李白感知到峨眉淡淡的感伤,心下了然,转移注意力,“那白献丑了!”
说着谦辞,神情却是十足的骄傲自信。
李白在云间吹奏玉箫,峨眉在山石上弹起宝瑟。
风灵在一旁凝神细听,仿佛看到李白脸上萦绕烟霞之气,有仙人之姿,不见尘世烦扰牵累,也许,李白的确是仙人在凡间。
《列仙传》卷上载:“葛由者。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羊卖之。一旦骑羊而入西蜀,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山在峨眉山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复还,皆得仙道。”
若此时遇上仙人骑羊子,李白或许就能抛下一切,与之相携手共凌跨白日。
不过,一曲终了,李白终归属于凡尘,有着自己的人世未了缘。
而风灵,将继续前行,随心所欲不逾矩,是故事的参与者,更是故事的旁观者,她在世间行走,她在世间成过客。
峨眉,一如既往地,目送着新结识的两位好友离去,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弯弯曲曲的山林小径中。
也许,此生难再遇,但时间总会带走离别感伤,留下幸福美好的记忆。
峨眉在此祝君顺遂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