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河镇回来的第二天,就下起了雨。
叶西林原本还打算去大山村给李果儿送牛肉干、送耳钉的,现在也没办法过去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绵绵的细雨,一下就是好几天。
春耕十分重要,村里不少人家冒着雨在田里犁地、翻地的。
叶家和唐家的水田早就犁好了,因此这几天有不少人上门借牛借驴的。
两家人心善,想着都是一个村子的,也不好拒绝,两家的牛和驴子都借了出去。
随着春雨雨的滋润,山间、田里的野菜长得越发的好。
竹林的笋子也纷纷从土里往外冒出来。
村里里不少妇人冒着雨上山挖野菜、挖春笋的。
唐肖景闲着无事也冒着雨去后山的竹林里,挖了不少的笋子回来,最后都被叶母做成了酸笋。
下雨天,叶父不能去北街那边摆摊,也不能做货郎卖货,被迫清闲了下来。
前段时间每天忙着,叶父天天想着休息。
等到下雨天不能出去摆摊了,叶父心里又痒痒的,特别想去摆摊赚钱。
这些天没有进账,叶父心里不踏实。
不过这个天气也摆不了摊,叶父只好冒着雨在村里四处转悠,收了不少东西回来。
收回来的东西大多都是村里的手艺人做的,有蓑衣、草帽、木盆木桶和芦苇编织的凉席。
甚至他还去王朵朵家里和村长家里,收了不少的绣品回来。
加上在小河镇买回来的新奇东西,叶父信心满满的,正等着天气变好后,去北街大展身手。
雨一直下到清明节的前一天夜里,才停了下来。
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祭祖,祭拜过祖先后,唐家和叶家就要开始忙着插秧了。
家里的大公鸡还没开始鸣叫,村里的人就纷纷起来了。
唐肖景是在一阵早饭的香味中醒来的,睁开眼睛的时候,外面的天还是黑着的。
这时叶青青还在梦乡之中,唐肖景轻手轻脚地起来,摸黑穿好衣服。
唐肖景刚走到厨房,唐山也推开房门出来了。
父子俩一人煮早饭一人挑水,忙活了一阵子,天边才微微有些光亮。
惦记着春耕的事情,唐山也不等叶青青起来了,自己先吃早饭。
吃过早饭,就带着大黄和小黄去石头山那边的山谷忙春耕。
唐山出门的时候,天才刚刚亮起来。
唐肖景回屋准备喊叶青青喊起来吃早饭,发现人已经起来了,正在穿着衣服。
叶青青见唐肖景推门进来,手上的动作也没有停拿过椅子上的外套给自己穿好。
穿好衣服后,轻声问道:“爹已经吃过早饭了?”
“吃了,刚刚才出门呢。”
叶青青有些不好意思,每天都起不来,长辈都出门了才起床。
唐肖景和叶青青日夜相处,一眼就看出她心里想的事情,抬手轻抚着她的秀发。
“没事,你现在怀着孩子需要多休息。爹还特意叮嘱我让你多休息,别累着呢。”
唐肖景确实没有说假话,叶青青肚子里的孩子已经9个月了。
肚子越来越大,站直身子叶青青几乎看不到自己的脚尖。
这个时候唐肖景一刻也不敢放松,只要在家,时时刻刻都要跟在叶青青的身旁。
两人吃过早饭后,唐肖景把叶青青送到叶家。
唐肖景把人送到厅堂,离开前还弯着腰亲了亲叶青青圆滚滚的大肚子。
孩子仿佛感应到唐肖景的动作,在肚子里面轻轻动了动。
感觉到孩子的回应,唐肖景激动得地又多亲了两口,这才匆匆忙忙赶着牛车去忙活。
唐肖景非常期待小家伙的到来,每天干活都充满干劲。
毕竟家里马上就要多一口人了,怎么也要多赚点钱养孩子。
毕竟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
叶青青站在厅堂,见前院一个人都没有,又去了后院。
这时叶老太太和王春雨正在猪圈里喂猪。
猪圈里的大猪小猪估计饿疯了,正在大声嚎叫着。
十几头猪叫起来,简直比叶西林和叶东林平时打闹的时候还要吵。
吵得叶老太太脑瓜子疼,这个时候也不嫌弃两个孙子平日里打打闹闹的了。
叶青青扶着腰慢慢地走了过来,“奶奶、嫂子,怎么是你们在喂猪,西林呢?”
叶老太太把八分满的猪食,提到猪圈里面。
“今天开始,家里的水田要插秧了,你爷爷和西林去了小后山那边插秧了。”
“那爹还有大哥呢,是去了田里帮忙,还是去镇上赚钱了?”
叶老太太将桶里的猪食倒在大木盆里面,边上的母猪和小猪崽子一窝蜂地涌了过来
叶老太太抬头笑眯眯地说道:
“当然是去镇上赚钱了。家里有长工,他们两个娇生惯养的,也干不了多少活,还不如去赚钱呢。”
“而且他们做一天生意,赚到的钱都抵得上一个长工,大半个月的工钱了。”
叶老太太十分精明,这一笔账算得明明白白的。
在旁边猪圈喂猪的王春雨也笑道:
“爹和相公也不知道多久没下过地了,还真不如家里的长工能干,还不如多赚点钱请长工帮忙呢。”
王春雨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擅长的地方。
专心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比你努力做着自己不擅长的事情,要事半功倍。
叶老太太提着空桶走到叶青青身旁,一脸慈爱的看着孙女圆滚滚的肚子。
“猪圈里又吵又脏的,你别在这里待着了,去找你娘吧,你娘在烤炉那边做烤鸭和烤鸡呢。”
叶青青见自己确实帮不上忙,只好慢悠悠地走过去找叶母。
这时叶母正在给烤鸭翻面,而小七被关在竹栏外面,专心地的看着蚂蚁搬家。
小家伙特别喜欢看蚂蚁,平时在地上一蹲就是半